首頁/ 歷史/ 正文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晨雲說春秋:重耳歷經19年流亡生活,遍嘗人間酸甜苦辣,一旦秉國執政便大展宏圖,城濮一戰定乾坤。齊桓公死後,中原霸主缺位,宋襄公浪得虛名,楚成王不為中原各國普遍接受。晉文公重新扛起“尊王攘夷”的大旗,伐衛破曹討鄭,每戰必勝,擴建六軍,威服四方。踐土會盟,晉文公接任齊桓公霸主之位,隨後又在河陽大會諸侯,朝覲周天子,刑訊衛侯。晉文公雄霸中原,名副其實。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齊桓公死後,爭霸戰爭一時陷入混亂狀態,齊孝公想恢復父親的霸業;宋襄公想接過霸主之棒;楚成王覬覦中原霸權已久。晉楚城濮之戰則使形勢立時明朗,中原霸主非晉國莫屬。昔日齊桓公討伐楚國,召集了八個國家,而城濮之戰,晉國憑藉一己之力便打敗了楚國,晉文公聲威比之齊桓公有過之而無不及。城濮之戰改變了南北力量態勢,楚國敗退回南方,而北方各國聚集於晉國周圍。

夾在晉楚之間的鄭國最具有典型性。城濮之戰之前,鄭國還投靠在楚國麾下,雖然沒有直接派兵幫助楚國,但是背晉助楚之心已是昭昭。城濮一戰,楚軍大敗,鄭國非常恐懼,覆巢之下,安有完卵?鄭文公著急忙慌地向晉文公表示投誠,晉文公依然難以忘記當年鄭文公對他的無禮之舉,想起氣就不打一處來。但是現在晉文公謀取霸權不但依靠兵威也要依靠道德感召,如果為了報當年私怨而討伐鄭國,難免有窮兵黷武之嫌。於是晉國與鄭國在衡雍(今河南原陽西)結盟,鄭國加入晉國的陣營。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雖然城濮之戰是一場爭霸之戰,但是凱旋的晉文公卻不能把這場勝利標榜為晉國的勝利,因為周王室的空架子還存在著,透過周王室更容易把戰場上的勝利轉化為道德的感召力。這也是各個霸主喜歡用的“借屍還魂術”。周襄王聞知晉國在城濮取得大捷,便要親自犒賞晉國三軍。齊桓公死後,中原各國多屈服於楚國的兵威之下,現在終於有個人為他們出頭了。雖然各國臣服於楚國或是晉國,本質上沒什麼差別,但是當時人們心中的華夷之分的觀念還是非常深的。

楚國是蠻夷,中原各文明國家怎能臣服於蠻夷呢?作為天下共主的周天子當然要獎賞晉文公這位抵禦荊楚蠻夷的英雄了。晉文公命令軍隊在踐土修建王宮以迎接周天子的到來,同時向各諸侯國發出邀請,在踐土會盟。宋、齊、鄭、魯、衛、莒、邾等國紛紛參加。但看這次會盟的陣容就知道晉國的影響力有多大,中原大國紛紛參加,小國就更不用說了。周天子接待晉文公的規格之高,可謂前所未有。一方面賜予晉文公諸侯之長的名號,可以挾天子之威而征討各國;另一方面賜予晉文公大輅之服、戎輅之服、彤弓、虎賁之士,這些禮物雖然不是什麼值錢的東西,但卻具有巨大的象徵意義。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踐土之會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事先沒有經過複雜的外交穿梭,是晉文公大捷之後的一次“加冕”儀式。美中不足的是,晉國的近鄰秦國沒有參加這次會盟。這需要下一次會盟來彌補。河陽稱霸踐土會盟,晉文公一舉成為霸主,令晉文公感到遺憾的是,秦國這個大國沒有參會,鄭國懾於晉國的兵威雖不得不表示歸順,而心中未服。衛國更是出現變亂,顯然晉文公的霸主之位還不穩固。雖然晉文公的武功堪比齊桓公,但是遠遠沒有達到齊桓公一呼百應的名望。

晉文公決心鞏固自己的霸主地位。鞏固霸主地位不外乎戰爭與外交,晉軍元帥先軫贊成用軍事手段樹威:“晉軍整日厲兵秣馬,已經做好充分的準備了。”狐偃主張用會盟鞏固霸主之位:“霸主之所以可以領導各個諸侯國,關鍵在於霸主存亡繼絕,德被四鄰,現在應該藉助天子的威名鞏固霸主的地位。”文公對狐偃的一番高論深以為然,但是以什麼名義召集會盟呢?趙衰給文公出主意:“天子的朝覲之禮廢弛甚久,現在君侯以霸主威名重新恢復朝覲儀式不正當其時嗎?晉國既能賺取尊王的美名又能懾服各國,一舉兩得。”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文公派趙衰前去拜見周襄王並通報會盟的計劃。周襄王並不樂意各路諸侯齊集洛邑,況且舉辦一次會盟也耗資不菲,周王室難以承擔各國諸侯的飲食起居之費。但是晉國已經向各國發出邀請,如果就此取消會盟,晉國毫無顏面。趙衰想了個折中的辦法,一方面可以使盟會如期舉行,另一反面可以使王室省卻錢財支出。周襄王以“巡狩”的名義到河陽(今河南孟州)接受各個諸侯國的朝覲。

當初,周襄王的弟弟叔帶曾經在河陽大建王宮,與襄公的妻子叔隗在此淫亂,後來晉文公帶兵勤王,將叔帶和叔隗殺死。周襄王在此接受諸侯的朝覲,頗有諷刺意味。河陽是周襄王的傷心地,顏面盡失,現在他將在此撿起已經破碎的尊嚴,只是這個機會是晉國給予的。這次會盟可謂盛況空前:齊、宋、魯、蔡、秦、鄭、陳、邾、莒等九國紛紛前來,加上召集人晉國,一共十個國家。等周襄王一到,各個諸侯便峨冠博帶,整整齊齊,恭恭敬敬地給周天子施大禮。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自周平王東遷以來,周天子還未受到如此隆重的叩拜,這一切都歸功於晉文公的努力和恩賜。河陽之會雖然是以朝覲天子的名義召集的,但是晉國才是最大的贏家。透過這次盟會,晉國集合了中原地區的主要大國,參與會盟的國家地域範圍更廣,會盟的儀式更為莊重。此次盟會,秦穆公參會,秦晉兩個西方大國成為政治舞臺上的主角。

在河陽會盟上發生的更有戲劇性的一件事情是,晉文公把參與會盟的衛成公帶到公堂上加以審判,當然周襄王是主審官。透過這件事情也能看出晉文公與齊桓公稱霸方式的差別:前者以威服人,後者以德服人。晉文公率軍攻打衛國時,衛侯逃跑,讓自己的弟弟叔武暫時攝政,大夫元晅幫助叔武操持國事。晉文公退兵之後,衛侯聽說元晅已經擁立叔武為君,於是就把元晅的兒子元角給殺了。等局勢稍稍平靜下來,叔武準備迎接衛侯回國,衛侯內心狐疑,害怕回國之後叔武會把自己殺了,於是又派人把真心實意幫助他打理國事的叔武給殺了。此時,元晅跑到晉文公那裡告衛侯的狀。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衛侯接到晉文公召集諸侯在河陽朝覲周天子的邀請後,內心忐忑不安,他不僅獲罪於晉文公,而且還殺死了自己的弟弟,參加會盟有可能遭不測。但是如果不參加會盟,晉文公肯定會興兵討伐,只好硬著頭皮參加。果然不出所料,朝拜完周天子之後,上演了一場激烈的廷堂對質:一方是衛國大夫元晅,一方是衛侯的“代理人”士榮和莊子。雙方辯論得非常激烈,元晅備述衛侯諸多不仁不義之舉後,要求周天子嚴懲衛侯以安人心。士榮與莊子皆不是元晅的對手,元晅本來就佔據道義的高峰,而且此人口若懸河,滔滔不絕。士榮為衛侯辯護道:“古往今來為君王枉殺的臣子不計其數,衛侯殺叔武也是受奸臣蠱惑,衛侯已經把奸臣斬殺並且厚葬了叔武,可謂賞罰分明,何罪之有?”

士榮的辯護實在是有失水準,結果為元晅抓住把柄,一頓狂轟濫炸:“當年紂王枉殺比干,武王伐之。叔武有守國之功,卻為衛侯所殺,難道不能治罪嗎?何況衛侯不過是一個封國之君而已,上有周天子,下有方伯,難道不能懲罰衛侯嗎?”經過幾個來回的辯論,最後裁決:砍士榮的腦袋,剁莊子的雙腳以示懲處,將衛侯交由周天子羈押,聽候發落。

晨雲說春秋:晉國最後的霸主晉文公河陽會盟威霸天下審判衛侯

齊桓公以安撫各個諸侯國為己任,而晉文公則以強力彈壓不服從的諸侯國。同是霸主風格迥異。強力彈壓建立的霸權更加脆弱,因此,晉文公要想在如此廣大的區域內維持霸主地位,就需要比齊桓公付出更多的努力。關注小編“日月晨雲”更多歷史精彩為你呈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