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穰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圍歐趙雲,趙雲是輸是贏?

在演義武將對戰體系裡,並不能起到1+1=2的效果,張飛單戰呂布五十合不分勝負,關羽再出助戰,兩人雙戰呂布三十合,僅能取得些許優勢,而張飛、關羽兩人武力與呂布很接近了,這讓關羽的助戰彷彿沒多大效果一樣。

故而禳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如果圍毆趙雲的話,也將會是這種“戰力基於許褚的稍上調”的表現。曹操軍力眾多,雖被關羽、張飛、劉備三面衝擊敗了一陣,面對劉備的繼續挑戰,曹操分兵先圍住了運糧的龔都,又圍了去救援的張飛,再分軍夏侯惇抄出劉備大軍後背去打汝南後方,劉備不得已分關羽去救,再度被圍。這下子劉備就不敢迴應許褚在營寨外的挑戰了,打算暗中撤退,被曹操截擊了。

穰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圍歐趙雲,趙雲是輸是贏?

此前許褚和趙雲戰過一陣,三十合不分勝負,此次又是兩人相戰,“許褚追至,與趙雲力戰”,所謂“力”,意指在面對不易對付的人或事時盡力用心,能輕易應付得了的人或事自然不需要用“力”。一般武將間的對戰,會形成四種情形:對A方不構成壓力(A方至少佔有略微優勢) 對A方構成壓力,但能解決(輕微壓力) 對A方構成壓力且不易解決,但尚能支援 對A方構成嚴重壓力,完全無法解決。

第種不必多說,第種,見之於袁紹和曹操的倉亭之戰,“許褚飛馬當先,力斬十數將”,長坂坡之戰,趙雲力敵四名曹將和湧過來的曹軍,殺出重圍,以及渭南之戰馬超韓遂中了曹操的離間計,馬超起疑心要殺韓遂,一人力敵韓遂手下五將。第種,即是許褚戰趙雲這種,同樣的情況還有面對張郃、夏侯淵、徐晃和許褚的車輪戰,龐德“力戰四將”。第種,就屬於被擊敗或擊殺的範疇了。

就在許褚大戰趙雲之際,于禁、李典二人就率軍殺到了,劉備一看勢頭不對就落荒而逃了,而且是脫離大部隊專撿深山僻路而走,可見劉備在情急之下還是有急智的,由趙雲和軍士在前拖時間,走的又是難以大規模行軍的深山之路。

此時于禁、李典兩人有三個選擇,直接助戰許褚打趙雲,或是不助戰許褚,只截殺趙雲軍士,或是丟下許褚、趙雲去追擊劉備。鑑於曹軍在截擊劉備時大喊:“休教走了劉備!丞相在此專等!”,說明曹軍上下得到的指令很明確,所以第二種機率最小,唯有助陣許褚打趙雲或繼續追擊劉備才有功勞拿,于禁、李典儘管武力算不上一流,多少還是會衡量的。如果是去追擊劉備,則僅為許褚與趙雲間的單挑,算不上三人圍毆趙雲,此戰的結果即為趙雲略佔優勢。

穰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圍歐趙雲,趙雲是輸是贏?

然後有人說 ,哎,不對呀,如果於禁、李典真去追擊劉備了,怎麼還追不上?難道不是趙雲擊退了三人,趙雲才有機會先行追上劉備嗎?以曹操善用兵、充分算計的特點而觀,曹操既令許褚、于禁、李典大戰劉備,當然也相到了派其他人往別的方向堵截,這樣一項任務就落到了張郃、高覽手裡。張郃、高覽四下搜尋,登上山頭開闊視野,正好劉備在山溝溝裡騎馬走的時候,偶然遇到劉闢數千敗軍,劉備心裡還驚了一下。

一旦劉備跟劉闢軍匯合了,很容易就被張郃、高覽發現了,趕緊圍過來,“只見山頭上紅旗磨動”,四處裡尋找劉備的趙雲看見高覽軍旗招展,猜測到己方人馬可能被對方圍攻,於是也趁機去探測,就救了劉備。

現討論第一種可能,許褚、于禁、李典圍攻趙雲。于禁的水平處於二流末尾水準,曾與樂進雙戰呂布不住;徐州之戰,劉備殺車胄而反,于禁與張飛交手數合不分勝負,但是劉備軍士大進之際,于禁就立馬敗走了,渭南之戰,八九合敗給馬超,李典則處於二流中上水準,新野之戰戰趙雲十餘合,料敵不過,撥馬而回。如果繼續打下去,大約十五合左右就敗了,論表現要比李典、馬岱之流略強。

穰山之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圍歐趙雲,趙雲是輸是贏?

以呂布能戰兩個比自身實力稍次一點的對手三十合不敗作參照(呈略微劣勢),則趙雲同樣能戰兩個實力稍次一點的對手不敗,則趙雲能戰許褚+龐德或許褚+徐晃(呈略微劣勢),無論是前一種還是後一種,都說明趙雲的實力很突出,這就能從側面解釋為什麼漢水之戰,趙雲大秀武藝讓徐晃、張郃二人心驚膽戰,都不敢上前迎戰,因為徐晃勉強五十合內能敵住許褚,而張郃上限也僅為徐晃,兩人聯手也沒把握占上一點優勢。而徐晃戰于禁、李典大約也是佔上風,於是乎劣勢優勢相抵消,趙雲戰許褚、于禁、李典三人聯手最有可能仍是平手。

假設穰山之戰趙雲真戰平了此三人,李典顯然就清楚了趙雲的實力,也就不會還在荊州的新野之戰中與趙雲交手,所以推測到這裡,最大的可能仍是于禁、李典沒有和許褚一塊圍毆趙雲,而是去追劉備了但沒有追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