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資治通鑑:真正的高手過招從來不留痕跡,都是在談笑風生中顯殺氣

《資治通鑑》第22卷 漢紀十四

漢武帝后元二年(甲午,公元前87年)

【原文】

上病篤,霍光涕泣問曰:“如有不諱,誰當嗣者?”

上曰:“君未諭前畫意邪?立少子,君行周公之事!”

光頓首讓曰:“臣不如金日!”

日亦曰:“臣,外國人,不如光;且使匈奴輕漢矣!”

【譯文】

漢武帝病重,霍光哭著問道:“萬一陛下不幸離去,應當由誰繼承皇位呢?

漢武帝說:“你難道沒有理解先前賜給你的那幅畫的含意嗎?立我最小的兒子,由你擔任周公的角色!”

霍光叩頭推辭說:“我不如金日!”金日也說:“我是外國人,不如霍光。況且由我輔政,會使匈奴輕視我大漢!”

【解析】

上述材料主要講的是漢武帝臨終託孤的事情,三個人看上去只是輕描淡寫談事情,實際上都是在相互試探,揣摩、挖坑等等。霍光和金日有一個回答不滿意,就容踢出權力中心,甚至身首異處。我們分析一下霍光與金日如何巧妙應對別人給自己挖坑的。

1、霍光的明知故問

在上述材料之前,漢武帝曾經命人畫了一幅畫,畫裡面是周公揹著年幼的周成王,接受各路諸侯的朝拜,並且還給霍光看了。這個意思不言而喻,要霍光做當代的周公,輔佐年幼的天子。

在這種情況下,霍光卻明知故問,裝作沒搞明白這幅周公背周成王的圖是什麼意思。他之所以這樣問主要有幾個原因。

其一、明眼人都知道這是漢武帝在暗示讓劉弗陵作為繼承人。但是問題來了,漢武帝只是給霍光看這幅畫,這畫裡面也沒有明確暗示誰為繼承人,更沒有說你霍光就是周公。霍光有此一問,讓漢武帝的態度徹底明確————你沒有理解我的意思嗎,立我最小的兒子為繼承人。這可是你漢武帝親口說的,不是我霍光說的。這樣就可以避嫌,因為如果不尊重漢武帝的意志,霍光自作聰明說是不是立某某為繼承人,說對了還好,說錯了漢武帝怎麼想?哦,你霍光原來還有自己的如意算盤,難不成等我死了,是不是開始造反。這樣霍光是很危險的,所以這個話只能讓漢武帝親口說出來。

其二、面對漢武帝這種不清不楚的暗示,未嘗不是一種試探。霍光這樣問,其實是為了避免漢武帝的猜疑,同時也表面自己不做主,一切聽漢武帝的安排,讓他對自己放心。

其三、霍光謹小慎微大半輩子,現在漢武帝快要死了,自己這個小媳婦馬上熬成婆,這個時候要把最後一崗站好,絕對不能在勝利即將到來之前出了事情。

2、霍光客氣謙讓

面對漢武帝明確的點名,他就是將來輔佐幼主的人選,霍光聽後即使內心十分喜悅,也裝作誠惶誠恐的樣子。

霍光卻推讓說,自己不如金日。同樣的,這裡有三層含義:

其一、故作推讓的樣子,表示自己毫無權力之心,算是一種謙虛。

其二、以此來試探金日的反應,看對方是不是跟自己有爭權之心。

其三、給金日挖一個坑,把他推到臺前,意思是跟漢武帝表明,我霍光發自內心地認為他金日比我還牛逼,他也能作為輔政大臣。讓他放心我霍光和金日關係好,不會出現爭權奪利。另外我霍光如果做了輔政大臣,你金日會怎麼想。

3、金日的推讓

面對霍光給自己挖的坑,金日也知道對方的意思,無非是在試探他有沒有野心。但是金日也不傻,知道這是個坑,自己作為外人不能傻了吧唧的接球。於是他的回答是這樣的。

臣是外國人,不如霍光,而且如果任用我作為輔政大臣,以後大漢帝國會被匈奴看不起。

他這樣說就點明瞭幾個問題:

其一、自己有自知之明,身份不合適

金日說自己不是中原人,身為匈奴休屠王王子,這個身份不適於做輔政大臣,如果讓他代替霍光,必定被其他人拿來說事,甚至以此來搞事情。如此一來,不僅讓金日陷於不利的局面,霍光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一方面霍光是霍去病的弟弟,另一方面,霍光本人做事謹小慎微,無論什麼地方不容易被別人拿來做文章。

其二、使用的後果

如果讓一個匈奴人做首席輔政大臣,而那些資格老的大臣怎麼想,他們會不會善罷甘休,會不會不服氣?忠心耿耿為大漢,結果到頭來連個外國人都不如,必然會心生怨氣,從而大機率出來搞事情,事情搞起來就不利於國家穩定。到時候真亂起來,唯恐天下不亂的人就會渾水摸魚,到時候這才是真正的大麻煩。

其三、讓霍光放心,自己不會與其爭權奪利

金日把球又踢給霍光,同時也向漢武帝表明自己毫無權力之心,而且也知道自己不是這塊料。這樣不僅讓漢武帝放心也讓霍光日後不會因為自己提心吊膽。

【啟發】

1、當別人暗示我們某些事情時,不要天真地直接接過來說出自己的意圖,好事情還好,如果是壞事情,如果自己率先表明了,到時候出事情了,對方會說他沒有說這樣的話,我們留下了證據,百口莫辯,到時候容易吃虧。

2、別人明確給我們東西時,要學會謙讓,因為我們不知道對方的真實想法。也許對方是在試探我們,如果提前表露自己的想法,對方怎麼想?原來你這小子早有打算,我只不過隨口說說而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