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前面,曉評三國談到了曹操長子曹昂被殺對曹操陣營的影響。同樣的,孫權的長子早逝對東吳影響也很大。曉評三國認為是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孫權的英明在長子孫登死後變了

孫權有七個兒子,長子孫登,出生於公元209年,公元241年去世,享年33歲,做了七年王太子,十二年皇太子。很多人可能會產生疑問,認為孫登死的時候,吳國沒有出現變故,一切還比較平穩,為什麼說孫登的死影響這麼大呢?如果有假設,把孫登去世的一年到孫權去世的一年,這十一年間的歷史省去,孫權將是那麼的完美。這十一年,孫權在折騰著吳國,一切源於孫登的早逝。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孫登享年33歲,他的死改變了孫權,也改變了東吳

孫權生育孫登的時候已經28歲了,放在今天28歲做父親沒有大不了的,在古代是典型的晚育。等於孫登的出生填補了孫權無子的遺憾,對東吳的穩定作用可想而知。而孫登的綜合表現讓孫權非常滿意,他對這個儲君非常稱意。史書記載孫登處理政事都會先廣泛諮詢,然後施行,他尊重愛護人才,身邊聚集了一大批名士,常常勸諫孫權。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孫和,孫權的第二任太子

孫登去世之前,還上疏孫權舉薦人才。孫權聽聞孫登死訊,哭道“國喪明嫡,百姓何福”,後來只要一提到孫登就會淚流滿面。孫登之死對孫權的打擊可想而知。為什麼孫登之死對孫權的打擊這麼大?曉評三國認為孫登是唯一孫權精心培養的繼承人,孫權付諸了心血,寄予了厚望,隨著孫登的去世,這一切都化為泡影。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孫亮是孫權的第三任太子,吳國第二個皇帝

孫登出生於赤壁之戰的次年,孫權稱帝的時候,他剛好二十歲。孫登等於參與了吳國建立後的政權建設的很多方面。從一定意義上講,他是孫權的得力助手,完美的充當好了儲君的責任。孫登死的時候,孫權已經六十歲高齡了,從歷史看,壽命超過六十歲的皇帝,在孫權之前加上王莽也不過四個人而已。孫權也許對自己的身體有信心,但是借鑑歷史,他肯定有英雄垂暮之感,而這個時候新立的太子孫和不過二十歲。孫權肯定會想孫和一定要能力上可以與孫登相比才行,一定要威望上可以比肩孫登才好。

長子殤,孫權亂政的源頭,吳國滅亡的基點

孫休是孫權第六個兒子,不被重視,沒有想到最後他也成了皇帝

期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孫和沒有相似的閱歷,他和孫登相比肯定有差距,於是孫權又喜歡另一個兒子孫霸。這樣就直接造就了“南魯黨爭”,這個黨爭時間長達八年,造成了吳國內部嚴重的割裂。而當孫權發生問題嚴重時,進行嚴酷的打擊,他廢掉了孫和太子之位,降位南陽王,處死了孫霸,孫和黨、孫霸黨都殺的殺,流放的流放,雖然打擊了四大豪門為首的豪強勢力,卻動搖了吳國的統治基礎。可以說從孫權結束“南魯黨爭”的時候開始,吳國以前同仇敵愾一致對外的精氣神不見了,埋下了吳國滅亡的伏筆。

而這一切都起源於孫登的早逝。

插圖來自網路。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