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春秋晉國為何如此強大?

晉國(前1033年—前376年),周朝周武王之子的姬姓諸侯國,首任國君唐叔虞,為周武王姬發之子,周成王姬誦之弟,國號初為唐,唐叔虞之子燮即位後改為晉,早期的晉國,就是一部對外爭霸和對內奪權的殺戮史,晉國一共經歷了38位君主。

晉國在周王朝的北部,挨著戎狄等蠻族,是抗擊蠻族的前沿陣地。歷史上晉國多次派出軍隊參與周王朝對戎狄的戰爭,立下不少軍功,這也使得晉國一直保持著強大的武力,成為中原諸侯裡面軍力最強盛的一支。這一點跟秦國類似。甚至到數百年後,晉國的繼承者趙國,軍事實力也非常強大,一度威震天下。

晉國強大的秘密

晉國改革;「郭偃之法」,強調由經濟領域人才開始實施改革動作,進而接著擴充套件到用人制度上面。雖然此法並沒有全盤否定傳統的用人政策「親親」,不過更加註重「尚賢」這個最大原則。「郭偃之法」甚至大膽採用「君食貢」概念,要求國君從此之後不再保留任何土地,而是要求從土地擁有者身上收取稅賦,這些思想不但快速促進晉國社會的蓬勃發展,更為將來三晉法家思想提供思想泉源。

士蒍之法,政治上,大膽起用異姓人才(有點 不拘一格降人才的意思),實現“國無公族”,徹底解決了公族爭奪君位問題,加強了君權的基礎,維護了晉國的統治;軍事上,將晉國軍隊從一軍擴充為二軍,壯大了軍事實力,晉國亦因此強勢推進對外開疆拓土。

晉國稱霸的幾場重要的戰役

第一戰:城濮(pú)之戰

公元前632 ,晉、楚兩國大戰於城濮(山東鄄城),楚國敗北,晉國大勝,遂霸天下,晉文公繼齊桓公,成春秋第二位霸主。

第二戰:崤(xiáo)之戰

公元前627年,秦、晉兩國大戰於崤山,晉軍全殲秦軍,從此秦軍無力東犯,向西征伐西戎,以開疆土,晉國繼續稱霸天下。

第三戰:邲(bì)之戰(兩棠之戰)

公元前597年,晉、楚大戰於邲,此次楚軍一雪城濮戰敗之恥,大勝晉軍,奠定楚莊王的霸主地位。

第四戰:鞍(ān)之戰

公元前589年,晉、齊兩國大戰於鞍(濟南長清),齊軍打敗,晉軍大勝,齊國臣服於晉國。

第五戰:鄢(yān)陵之戰

公元前575年,楚共王割地求和鄭國,鄭國背叛晉國,與楚國結盟。同時,鄭國征伐宋國,宋軍大敗。此時,因此兩件事,晉國氣憤不過,遂發兵攻打鄭國。晉國出動六軍,軍力強大。鄭成公自知不敵,求救楚國,楚國遂派六軍與晉於鄢陵對峙。

春秋五戰,晉國四勝而一敗。霸業始於文公,繼於襄公,在成公、靈公時一度中衰,到景公、厲公、平公時又恢復霸業。前後歷經九十載,晉國為諸侯各國最強之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