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大家好,我是尼摩船長,歡迎乘坐鸚鵡螺號,尼摩船長帶你遨遊知識的海洋。

炎興元年(263年),魏將鄧艾逼近成都,蜀臣譙周於是力勸後主劉禪投降,蜀漢自此滅亡。但劉禪之子劉諶(chen)卻十分有骨氣,力勸父親力戰不降。如果劉禪採納劉諶之策,能否避免蜀漢滅亡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

一,出身皇室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劉諶出身蜀漢皇室,為後主劉禪之子,所以自幼受到良好教育,為人性格剛烈。景耀二年(259年),劉諶與兩個弟弟劉恂、劉璩同時獲封,自己受封北地王,劉恂獲封新興王,劉虔獲封上黨王。

二,反對投降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景耀六年(263年),曹魏權臣司馬昭為了提升聲望而派大將鄧艾、鍾會等人伐蜀,引發了魏滅蜀之戰。然後魏軍進展迅速,鍾會率領的主力與蜀軍在劍閣對峙;鄧艾率領的偏師則發動奇襲,走陰平小道逼近成都。劉禪慌忙派女婿諸葛瞻出擊,結果其兵敗身死。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劉禪見形勢危急,急忙召群臣商議對策。蜀漢群臣對此莫衷一是,分為出城降魏,投奔東吳,退守南中等三派。光祿大夫譙周於是勸劉禪投降,認為魏強吳弱,東吳早晚為曹魏所滅,所以投吳不行;魏軍逼近成都,逃往易守難攻的南中已來不及了,還不如早日投降;曹魏志在一統天下,為了招撫東吳,必定會善待蜀漢君臣。

後主將從譙周之策,北地王諶怒曰:“若理窮力屈,禍敗必及,便當父子君臣背城一戰,同死社稷,以見先帝可也。”後主不納,遂送璽緩。是日,諶哭於昭烈之廟,先殺妻子,而後自殺,左右無不為涕泣者。(漢晉春秋)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劉禪思慮再三,認為譙周說的十分有理,便決定向鄧艾獻城投降。劉諶對此感到不可思議,於是出言勸諫說:“如果到了窮途末路,國力耗盡的地步,禍患一定會降臨。那我們父子君臣就應該背水一戰,為江山社稷而死,那死後也就有面目去見先帝了。”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但劉禪不聽兒子劉諶之言,執意派譙周帶著玉璽等物品出城向鄧艾投降。劉諶對此感到十分絕望,於是先去祖父劉備的廟裡大聲痛哭,然後殺掉妻子與孩子,隨後自殺。劉諶的下屬對此感到十分痛心,無不為他的死嚎啕痛哭。

三,能否拯救蜀漢

如果劉禪採納劉諶的建議,死戰不降,那蜀漢極有可能會繼續延續下去而避免滅亡,主要是以下幾個原因:

詔諸軍大舉伐漢,遣徵西將軍鄧艾督三萬餘人自狄道趣甘松、沓中,以連綴姜維;雍州刺史諸葛緒督三萬餘人自祁山趣武街橋頭,絕維歸路;鍾會統十餘萬眾分從斜谷、駱谷、子午谷趣漢中。(資治通鑑·卷七十八)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首先鄧艾是孤軍深入,兵力只有三萬多人,加上沿途損耗及駐軍,圍攻成都的兵力並不多。況且江油守將馬邈等人投降鄧艾沒多久,人心未附,所以鄧艾對他們也不敢十分信任。如果鄧艾攻打成都不利,那馬邈極有可能再次叛變而回投蜀漢。另外鄧艾是從江油小道進軍,輕裝急進,沒有攜帶攻城器械,自然無法圍攻成都。

十九年,進圍成都數十日,城中尚有精兵三萬人,谷帛支一年,吏民鹹欲死戰。璋言:“父子在州二十餘年,無恩德以加百姓。百姓攻戰三年,肌膏草野者,以璋故也,何心能安!”遂開城出降,群下莫不流涕。(三國志·劉璋傳)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其次成都是蜀漢都城,城池堅固,足夠劉禪據城堅守多日而與鄧艾抗衡。益州之戰時劉璋原本就能憑藉成都固守一年,但他性格懦弱,加之不忍百姓再遭受戰火,這才主動投降。如果劉禪能夠固守成都,那鄧艾短時間內必然無法破城,雙方就會陷入長期對峙。魏軍是異地作戰,糧草補給艱難,自然無法長期作戰,只能退軍。

再次劍閣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蜀將姜維率軍死守,鍾會的大軍毫無辦法,只能是駐兵不前。如果姜維留部分兵力死守,一部分兵力回救成都,那鄧艾就會陷入兩面夾擊的境地,必然無法完成滅蜀大業,只能是兵敗而還。況且東吳也派援軍救蜀,只要吳蜀兩軍匯合,必然能擊退魏軍。

北地王劉諶:後主劉禪之子,如果勸動父親死戰不降,能否拯救蜀漢

最後蜀漢在巴蜀之地經營近五十年,是劉璋父子據有該地時間的兩倍,在治理當地方面也比劉璋好得多。雖然蜀漢一貫採取打壓益州世族而不得當地世族的支援,但卻對百姓好不少。只要劉禪選擇堅守,再有城內民眾的支援,固守三年五載不成問題。劉禪的形勢與赤壁之戰前的孫權相似,但形勢比他要好不少,孫權都能選擇力戰擊退曹操,那劉禪死戰自然也能保蜀漢不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