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1997年韓國破產-奇蹟的背後

說起韓國我們回想起韓國的娛樂產業、電子產業、汽車製造業,很多人可能不瞭解在1997年韓國經歷過一場破產,這件事情的前因後果是什麼,對我們現在又有哪些啟示呢?

20世紀60年代韓國依靠製造業和出口實現了經濟高速增長,成為了當時的亞洲四小龍之一,是創造了經濟發展奇蹟的亞洲國家,用了30年的時間從一窮二白的國家發展成了現代化的工業國家。GDP長時間保持了2位數的增長,從1980年到1996年韓國人均GDP增長最高在11%以上,最低也高於5%,在這段時間韓國進行了政治改革,舉辦了韓城奧運會,還加入了經濟發展與合作組織,進入了發達國家的行列。

自此韓國民眾民族自豪感空前膨脹,感覺自己的國家經濟十分強大,但是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的時候,韓國也沒有辦法置身事外,經濟遭受重挫,經濟增長掉到-6%以下,外匯儲備急速減少,韓元貶值了50%以上,這就說明創造了很多經濟奇蹟的韓國實則存在很多問題,經不起金融風暴的考驗,下面我們來說說有哪些問題。

韓國雖然是資本主義國家,但是在二戰之後,長期實行軍人獨裁的體制,這種體制之下很容易培養出大財閥和大家族。

1997年韓國破產-奇蹟的背後

韓國10大財團

大財團和韓國政府中央銀行緊密合作成為韓國經濟高速增長的幕後推手,能夠在很短的時間裡募集大量的資本來投資,這種大財團和大家族的模式不只是韓國的發展模式,也是很多國家的發展模式。雖然有一定的好處,同時也有一個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監管,過去韓國政府實行的是國家資本主義,政府可以管理和干預經融系統,這些大財閥的借貸和融資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政府的控制。上個世紀90年代,韓國進行了金融系統的市場化改革,政府減少了對金融的直接控制,這個時候問題就來了,當時的韓國還沒有建立一套完善的金融系統,傳統的政府幹預金融也逐漸失效,到了90年代中期基本處於沒有監管的狀態。

當舊的規則消失,新的規則尚未建立起來的時候,人類貪婪的本性暴露無遺。大財團和企業還有金融機構紛紛借債,韓國的債務率瘋狂上漲,1993年至1997年韓國的外債從400億美元上漲到1200億美元,在這些外債中有很多都是短期債務佔債務的一半以上,佔內外債的30%以上,債務壓力相當大。如果這些債務都是用於生產的話,風險還不是很大,問題就在於很多債務並沒有用於生產,而是用在其他方面或者是被揮霍掉了。這裡必然存在著權錢交易和腐敗的現象,但是最後造成的後果卻是整個韓國人民來買單。

1990年到1996年韓國的資產回報率從4。1下降到3。1,出口也變得疲軟,創造財富的能力在下降,積累的債務在增多。當韓國債務風險不斷增多的時候97年亞洲金融風暴來襲,大量的外資撤離,外匯儲備銳減,甚至是下降到了上一年的零頭。標準普爾也把韓國的信用級別從AA級下降到A+級,企業破產潮很快就來了,超過5000家企業資不抵債破產,失業人口上百萬,眼看外匯儲備佣金,韓國於97年12月與IMF簽訂協議獲得550億美元的貸款,並被迫進行金融改革。韓國政府在挽救經濟方面態度還是很積極的,大型銀行收歸國有,鼓勵銀行合併,提供資金給金融自購重整債務,開放金融,引入外國資本,增強對金融的監管。

儘管韓國全力補救還是造成了無可挽回的影響,由於大量失業,絕對貧困率從4。3%上升到14。9%,基尼係數上升到0。31以上,貧富差距不斷加大,由於工資下降和購買力下跌及時沒有事業的人財務也在縮水,在這次金融風暴中救助了大財閥和大企業但是卻讓普通民眾付出了沉痛的代價。

危機容易發生在經濟家族化和財閥化同時又缺乏監管的國家。有興趣的可以看下《國家破產之日》這部電影。喜歡的朋友可以點下關注,定期更新精彩財經內容。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