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節氣籤】

大暑

2020年07月22日 星期三

六月初二 庚子年 癸未月 丙寅日

“人情正苦暑,物怎已驚秋。”

宜:聽風賞月,藏冰解熱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大暑至,陣陣蟬鳴彷彿是秋天倒計時的鐘聲,在夏夜為我們帶來一份獨有的清涼。

鳳凰網文創頻道節氣籤,在變化的每一天中,為你提供一份篤定的守候。

銷夏

唐 白居易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大暑是夏季節氣中最後一個節氣,也恰好處在“三伏”裡“中伏”前後時期,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說:“大暑,六月中。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從小暑進入到大暑,氣溫也由“小”至“大”。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蒲華 竹石圖軸 款屬:“庚子大暑節胥山野史蒲華客虎林揮汗”

《通緯•孝經援神契》稱:“小暑後十五日鬥指未,為大暑,六月中;小大者,就極熱之中,分為大小,初後為小,望後為大也。” 《歲序總考全集•一年二十四氣詳解》“大暑六月中”稱:“大,極也,盛也,暑熱也。季夏溼熱之氣極盛,月半轉大,故謂之‘大暑’,乃六月之中氣也。” 《春秋繁露》中也有記載:“夏至之後,大暑隆,萬物茂育懷任。”雖然大暑時節氣溫升高,令人心生煩悶,但高溫高溼的天氣,恰是農作物生長速度最快的時節。秋季收穫的喜悅,也都浸在這炎熱的氣溫當中。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禮  俗

小暑有三候,一候腐草為螢,二候土潤溽暑,三候大雨時行。《七十二候歌》 中提到:“大暑雖炎猶自好,且看腐草為螢秒;勻勻土潤散溽蒸,大雨時行蘇枯槁。”

《紅樓夢》第五十回中就有“腐草為螢”相關字謎:“李紈又道:“綺兒是個‘螢’字,打一個字。”眾人猜了半日,寶琴道:“這個意思卻深,不知可是花草的‘花’字?”李綺笑道:“恰是了。”眾人道:“螢與花何干?”黛玉笑道:“妙的很,螢可不是草化的?”眾人會意,都笑了,說:“好。””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古人當時普通認為螢火蟲是由腐草而生。同時,螢火蟲也是迎接“立秋”之蟲,在夏夜中墜著點點螢光,通知人們暑氣即將過去。大暑時期,土地變得潮溼,同時也是雷雨高發時期,雖然大部分的人們在這悶熱的時期酷愛冰飲,但古人卻選擇一些溫熱食物進補,去解暑氣。

喝 暑 羊

山東、河南等地區在大暑這天都要“喝暑羊”——喝羊肉湯,又稱“吃伏羊”。中醫認為羊肉有溫熱補血的作用,暑天儘管氣候炎熱,但也是人體滋補的好時候。《黃帝內經•四氣調神大論篇》中強調:“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本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喝羊肉湯可以“補元陽”,正合“養陽”的保健要求。《說文解字》中有:“未,味也。六月滋味也。”在十二生肖組合中,“未”與“羊”配對為“未羊”,古人認為,吃羊也應“順時”,入伏以後食用羊肉可以“補氣”、“祛溼”。民間有“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吃伏羊享健康”的說法,還衍生出頗有地方特色的“伏羊節”。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圖片來自《我要吃肉》

早在西漢時,古人就有吃伏羊的習俗。《漢書•楊惲傳》稱:“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炰羔,斗酒自勞。”《漢書•東方朔傳》還記載西漢朝廷“伏日,詔賜從官肉”的慣例,“官肉”即官府供應的牛羊肉。因為分割肉的人未到,東方朔乾脆自己動手割肉回家,成為古人伏天吃羊肉的趣談。

飲 伏 茶

伏茶即三伏天喝的茶,由金銀花、夏枯草、甘草等十多味中草藥煮成,有清涼祛暑的作用。《茶經》提到:“茶之為用,味至寒,為飲,最宜精行儉德之人。若熱渴、凝悶、腦疼、目澀、四肢煩、百節不舒,聊四五啜,與醍醐、甘露抗衡也。”暑天飲茶可起解渴生津、提神醒腦之效。古時候,很多農村都會在村口的涼亭裡放些茶水,免費給來往路人解暑。溫州等地,這個幾百年前的習俗被一直保留下來,每個涼亭裡都有專人全天煮茶,保證供應,這種茶就叫做“伏茶”。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北宋詩人梅堯臣在《中伏日妙覺寺避暑》中寫到:“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不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寺院幽寂,長廊曲徑幽深,古木參天,攔住炎炎暑氣;山風吹拂,搖出大把清涼,再配上一杯清香可口的茶,自然讓人沉醉流連。

【冷知識】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進入七月,氣溫逐漸升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用“七月流火”一詞,形容高溫酷暑的氣候,也有不少文章中有“七月流火的大暑”等錯誤的措辭方式。

“七月流火”出自《詩經•國風•豳風》:“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七月”指的並不是公曆的七月,而是陰曆的七月;“流”,指移動,落下;“火”指星名“大火星”。並不是指繞太陽執行的火星。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陰曆七月,火星位置逐漸西移,由夏入秋,“知暑漸退而秋將至”,當時的古人把這種現象稱作“七月流火”。所以“七月流火”的本義與字面意思恰恰相反,是天氣轉涼之意。

節氣好物:濟南大明湖荷花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大暑時節,恰逢夏季荷花出落濃盛,亭亭如蓋,芬芳馥郁,大暑所在的農曆六月也被稱為“荷月”,賞荷因此成為大暑備受青睞的民間風俗。

荷花也是濟南市的市花,電視劇中一句“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夏雨荷嗎?“,讓濟南大明湖的荷花全國聞名,每年七月中旬至八月中旬,濟南的大明湖荷花都會進入盛花季,正是賞荷花的好時節。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大暑賞荷歷來也是文人墨客的雅趣所在。蘇軾寫下詩句:“菰蒲無邊水茫茫,荷花夜開風露香。”《清嘉錄》有專門的“荷花蕩”條目:“是日又為荷花生日。舊俗,畫船簫鼓,競於葑門外荷花蕩,觀荷納涼。”《吳郡歲華紀麗》也有詳盡記述:“值荷誕日,畫船簫鼓,群集於此……或有觀龍舟於荷花蕩者,小艇野航,依然畢集。每多晚雨,遊人赤腳而歸,故俗有赤腳荷花蕩之謠”。一望無際的碧荷,愜意自在的賞荷人,構成一幅快活輕鬆的暑天出遊圖。

*文中部分圖源網路,侵刪

主編:宋觀

策劃:劉瑞祺、高曉晨

作者:高曉晨、曾誠心

海報:尹志

助理運營:曾誠心

用“七月流火”來形容大暑天,到底錯在哪

往期精品文章回顧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