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正文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咱們談歷史,若論宦官哪家強?即便知名度超高的明朝太監們,在面對唐朝那群宦官大佬們的光輝業績,也得恭恭敬敬地獻上卑微的膝蓋。

唐朝簡直是宦官擅權的巔峰朝代,而讓這群身殘志堅的人們鼓足走上前臺勇氣的,恰恰就是他們手中的兵權,有了軍隊,說話不僅有底氣,而且先前壓抑的不爽,也能順暢地發洩出來了。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於是,殺王、殺妃、殺皇子、殺大臣、殺節度使,包括皇帝本人,甭管誰擋在這群宦官們的利益面前,基本都是一個死。

這種無法無天的做派,確實有些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

那麼,為何唐朝的皇帝們非要將兵權授予宦官呢?將兵權授予宦官、重用閹宦從唐明皇時期就開始,然而安史之亂之後,宦官掌兵權,卻有三個原因:

分別是個人能力突出、不得已、挺偶然。

咱們先看看第一個原因,個人能力突出:

安史之亂前後時期,部分宦官專權的確無可厚非,人家可是一刀一槍,拿著腦袋換的榮譽。

咱們比較熟悉的高力士當初在協助李隆基除掉韋后、太平公主,立下了大功。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肅宗時期的權宦李輔國,當年從太子李亨,在萬難之際,扈從其在靈武即位,期間陪伴君王共渡無數艱辛、兇險,功勞不小。其後,李輔國又聯合程元振除去了橫亙在代宗皇位面前的張皇后等人,為代宗即位,立下了汗馬功勞。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再後來,吐蕃攻入長安,唐代宗倉皇離京逃難,當時車駕到華州,官吏奔散,扈從將士無不飢餒,在皇帝最落魄、無人幫助的時候,神策軍觀容使魚朝恩帶領軍隊自陝來迎。雪中送炭的功勞,也使得這位宦官,日後平步青雲。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安史之亂前後的宦官們掌權,多數出於個人能力突出,有與皇帝共患難、立有大功的機會,按照論功行賞的規則來看,人家這些宦官專權,也沒啥毛病。

但這個階段宦官權力雖然氣焰熏天,皇帝還是可以搞得定他們的,朝廷內的一部分大臣們也敢於跟權宦死磕。因此,皇帝可以安坐在龍椅上,專門研究朝廷之內大臣們跟宦官、宦官們內部之間的權力平衡遊戲。

但安史之亂後,皇帝明顯有放軍權給宦官們的原因,其實還有一個很無奈的理由,那就是當年,平定安史之亂出了大力的朔方軍,有些功高震主了。

周邊有著這麼一個軍事勢力超強的巨無霸,皇帝手裡沒個棒子安慰一下,實在是有些沒底、心虛。

讓人不得已而為之的朔方軍

天寶年間,大唐西北兵力極盛,安西、北庭、朔方、隴右都布有重兵,當時的朔方還遠不能一家獨大,而這些節鎮勢力犬牙交錯,也使得皇帝能夠從容應對調平勢力。

然而,這一切後來都被安史之亂給打破了,隨著安史之亂爆發,安西、北庭軍隊東歸入關平叛,而西南面的吐蕃則趁機蠶食大唐留下的權力真空之地,隴右之地隨後也紛紛淪陷,使得朔方軍鎮最終形成了一家獨大的局面。

隨著太子李亨在朔方軍即位,朔方軍成為了肅宗的班底,成為了抵抗安史之亂的中流砥柱力量。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朔方軍被綁在皇室的戰車之上,為平定安史之亂,奮力搏殺,光芒萬丈。然而在唐肅宗與朔方軍相處的這段日子裡,他見識了朔方軍的彪悍,也發現了朔方軍一些根深蒂固的問題,那就是跟朝廷不熟,有派系觀念,對朝廷安插的人員,很排斥。

這種思想覺悟不純的軍隊,越來越生猛、力量越來越大的時候,也讓皇帝感到了深深的不安,用後世趙匡胤的那句比喻,臥榻之畔,有隻老虎在看著你,就問你怕不?

從朔方軍將領們後來的遭遇就能看出,朝廷在不停地動作著:

“軍魂”郭子儀,代宗駕崩後,即位的唐德宗便賜號“尚父”,攝冢宰,用一大堆的虛職,將其兵權擼了個乾乾淨淨。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另一位大將,李光弼走的時候就沒這麼風光體面,他被削去朔方軍權之後,帶著少數親兵,前去鎮臨淮,身入險地震懾周邊心懷不臣的藩鎮節度使們。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還有滿門忠烈的僕固懷恩,整個家族為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卻最終被非朔方系的將軍構陷,被迫起兵反唐、鬱鬱而終。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唐德宗即位之後,將朔方鎮一分為三,以河中、豳寧諸州郡為一部,由李懷光統領;以靈州、鹽夏諸州郡為一部,由常謙光統領;單于都護府、振武、銀麟諸州郡為一部,由渾瑊統領。

皇帝動手肢解西北軍事藩鎮,那麼他的底氣是啥呢?就是身邊的神策軍,當年宦官魚朝恩帶領勤王的神策軍,在隨後的日子裡,成為了皇室重點打造的天子之軍。

工資翻數倍不說,升遷道路也比別人快,還有一定的司法豁免權,這種特殊待遇之下塑造出來的軍隊,迅速擴張,而神策軍這支由宦官當初帶領出來的軍隊,在魚朝恩得勢之時,自然頗有皇家、宦官一體的特色。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因此,為了平衡西北藩鎮威脅,代宗時期還是覺得讓熟悉軍事的宦官統軍,比較牢靠。

不過這個時候的宦官掌軍,也只是皇帝們的施政方法之一,並沒有制度化下來,皇帝哪天不高興,就能直接擼了對方。

直到有一天,唐德宗被那群忘恩負義的文臣武將們給傷著了,才最終拉開了宦官掌兵的潘多拉魔盒。

先別噴唐德宗,人家這個選擇是有道理的,而且依我看,唐德宗讓宦官掌軍確實也沒啥毛病。

宦官掌兵制度化的關鍵人物——唐德宗

中國有句老話叫做:“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對於將宦官掌兵定為制度的唐德宗,當年做出這個毀三觀的決定,也是沒有辦法的事兒。

退回到他剛剛即位之時,他是做夢也不會想像得到,自己竟然後來竟會這麼寵宦官。

大曆十四年,剛剛即位的唐德宗在後人眼裡看來,還算三觀很正,剛剛即位就開始疏斥宦官,剛剛上位就將宦官劉忠翼下旨斬殺。

隨後又杖流中使邵光超,廢除宦官專掌內庫財賦專權,罷黜神策都知兵馬使、右領軍大將軍王駕鶴。

一時間,宦官被強勢打壓,有能力的文臣武將們開始登臺,而雄心勃勃的唐德宗希望透過自己的這番振作,最終能夠將安史之亂留下的爛攤子——河朔三鎮等一系列與朝廷離心離德的藩鎮們,一舉收拾了。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然而,接下來的日子裡,唐德宗算是見識了,什麼是坑!

當初啟用楊炎搞財務,楊炎工作能力不錯,人品卻很有問題,趁機報復打壓政敵劉晏,弄死對方之後,面對天下冤之的局面。楊炎派人打著德宗的幌子,到各地宣慰,把鍋甩給了領導去背,讓德宗恨得牙癢癢。

後來啟用了盧杞,這位天下都罵其為奸臣的宰輔,在德宗後來遇難,大將李懷光前來救駕,卻一頓操作,硬生生將功臣逼得造反,讓德宗大罵:“何獨誤我!”

而最終讓唐德宗徹底心寒透了的,是一場兵變——涇原兵變。

建中四年,當唐德宗進行的削藩之戰正酣之時,南面李希烈加入叛軍陣營,兵圍襄城,此時朝廷在中原地區,無兵可以分調,只得調派關內軍隊出去平叛,而這一年一支5000人的涇原部隊,接到命令出關。

注意,涇原節鎮的軍隊原來隸屬朔方軍,而且還是被經常折騰的那種,往往剛剛站穩腳,就被安排去其他地方開荒扶貧,涇原軍上下,本身就瀰漫著一股濃濃的不爽。

“始居豳州,甫營耕桑,有地著之安。徙屯涇州,披荊棘,立軍府,坐席未暖,又投之塞外。”

這幫本身就不爽的軍爺們,被調派出關,原本想著朝廷這把有求於己,肯定會有封賞,大家已經做好拿錢準備。結果朝廷征伐天下,本身也不富裕,不僅啥都沒給,供應的飯菜也很一般。

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這群士兵們最終沒壓住火,老子這把是要去賣命的,你就拿這些飯菜糊弄!

反了吧!

隨後,叛軍攻入長安,唐德宗剛開始倒沒覺得有啥,畢竟只有五千叛軍,自己手裡面可是有神策軍的。

結果一令人召喚,才發現,巨坑。

原來,唐德宗讓自己親信白志貞掌管招募神策軍,而神策軍這麼優厚的待遇,自然讓許多大富人家想盡辦法將自己的子弟往裡面塞鍍金,結果真正能打仗的,寥寥無幾。

因此,當涇原叛軍攻來之時,唐德宗令人召喚神策軍,結果:

召禁軍以御賊,竟無一人至者。

沒人來救老大!因此唐德宗便被迫逃奔附近的奉天躲避,剛開始,他還覺得,叛軍成不了大事,畢竟天子的號召力,非同尋常。

然而,後來發生的事情,卻讓他真真切切地看到了,文臣的怯懦和武將的無恥。

朝中文武百官一看皇帝跑了,有的也跟隨跑出,不少人卻開始有了其他想法,如朱泚、姚令言、李光晟、源休、彭偃、李子平等人,平日裡拿著朝廷高官厚祿,關鍵時刻紛紛從逆,朱泚更是公然稱帝,派兵攻打奉天。

苦心栽培的一幫朝臣,後來卻紛紛成為了叛臣、甚至要謀害自己的性命,這讓唐德宗心裡遭受了不啻於十萬點的暴擊!

隨後趕來平叛的李懷光更是趁機打著清君側的名義,說要到奉天見皇帝除奸臣,而神策軍將領李晟的逡巡,也讓急於收復長安的唐德宗一再失望。

對比這些不靠譜的文臣武將,始終跟在唐德宗身邊的宦官竇文場、霍仙鳴表現就很暖心。

兵變之時,沒有禁軍護佑、沒有文臣效死、沒有武將禦敵,危急時刻,是兩位宦官阻止了一個百餘人的宦官小隊,將皇帝緊緊護佑在其中,逃出了長安,這一路上,唐德宗見慣了背叛,卻也收穫了最貼心的效忠,天下人都背叛了朕,還好,至少還有你們一路相隨,不離不棄。

建中四年,唐德宗貶白志貞為恩州司馬,令宦官竇文場典禁軍,自此宦官開始掌控軍隊,唐朝軍隊的大權開始交到宦官手中。

唐朝宦官的權力到底有多大?看看宦官們是如何對待皇帝的大腳的

貞元十二年,唐德宗正式確立宦官專掌禁軍制度:

“以監勾當左神策軍、左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竇文場為左神策軍護軍中尉,以監勾當右神策軍、右監門衛大將軍、知內侍省事霍仙鳴為右神策軍護軍中尉。”

在經歷了一系列背叛之後,唐德宗希望透過自己的親信宦官掌軍,來達到自己控制禁軍的目的。兩位神策軍中尉跟他的關係鐵,又是舊時東宮老人,自然豁出命了跟著大哥幹,唐德宗建立的這種制度,對於他來說,效果很不錯。

然而, 隨著後來宦官掌軍制度化之後,大家按部就班上崗,也不欠你皇帝的恩情,而皇帝即位大多還得靠著掌控軍權的宦官們支援。這就使得,皇帝后來還得看宦官臉色行事,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宦官尾大不掉的態勢。

宋朝秦觀曾經如此評論德宗授權宦官掌軍:

“自德宗懲北軍之變,以左右神策、天威等軍,分委宦官主之,由是太阿倒持,不復可取。”

以上就是安史之亂,為啥宦官掌兵的主要過程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