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朱元璋對後宮妃嬪制度進行改革,但直到嘉靖年間才完善

明太祖朱元璋繼位之後,為了確立後宮的婦官制度、明確妻妾之間的等級劃分,使後宮尊卑有別、上下有序,參考了唐朝和宋朝兩個朝代的後宮制度,並進行了大規模改革。宮中按照秦漢以來的慣例以皇后為尊,妃嬪之間也有明確的品級:貴妃和諸妃為正一品,昭儀和諸嬪為正二品,婕妤和貴人為正三品,美人為正四品,才人為正五品。

朱元璋於洪武二十六年(1393

)冊封的李賢妃、葛麗妃、劉惠妃先前的位分都是美人:冊美人李氏為賢妃葛氏為麗妃劉氏為惠妃。徐皇后在位時朱棣的後宮沒有任何有正式名分的妃嬪,在徐皇后一年喪期過後,朱棣首次冊封妃嬪,靖難第一功臣張玉之女張氏為後宮之首的貴妃,蘇州女子王氏為昭容,朝鮮女權氏為賢妃、任氏為順妃、李氏為昭儀、呂氏為婕妤、崔氏為美人。

明朝貴妃和唐宋的貴妃(唐宋的四妃雖是同級,但有位次先後之分,可以內部晉升,比如唐太宗李世民的燕氏由賢妃晉升為德妃,宋徽宗的大劉皇后從賢妃升為淑妃再升為貴妃)意義完全相同,雖然為諸妃之首,但本質還是正一品的皇妃,她的意義並沒有超出皇妃的範疇凌駕於皇妃之上。所以明朝貴妃不僅禮服規格和其他皇妃一樣,就連儀仗規格、金冊規格、車轎規格也完全等同其他皇妃。朱元璋對馬皇后感情非常深厚,在她薨逝之後決定不再立皇后,於是在喪期過後冊封李氏為皇淑妃來統率六宮,皇淑妃去世後又將寧妃郭氏晉升為皇寧妃成為新的後宮領袖。

朱元璋對後宮妃嬪制度進行改革,但直到嘉靖年間才完善

朱瞻基

宣德年間,明宣宗偏寵孫貴妃欲立為皇后,於是別出心裁特別賜予她皇后規格的金寶,並立立後典禮的規格為了舉辦了隆重的授寶典禮,但後面的皇帝並沒有引以為故事。景泰年間,明代宗寵愛皇妃唐氏,當時後宮也沒有皇后在位,於是效仿朱元璋封皇淑妃、皇寧妃,在貴妃前面加皇字,為皇貴妃,表示對唐氏的恩寵。後面的皇帝紛紛冊封皇貴妃,但皇貴妃本質也只是貴妃的強化版。

明朝的皇貴妃、貴妃是低於清朝的皇貴妃、貴妃的,清朝的皇貴妃和貴妃是完全凌駕於皇妃之上的全新存在,不僅擁有不同的位階、俸祿、車轎、禮服、金冊,甚至皇貴妃待遇無限接近皇后,是事實上的副後。根據崇禎年間的一份膳單可以看出,明朝皇貴妃和貴妃的伙食待遇是完全一樣的。皇貴妃的家族待遇也是根據皇帝的意志決定的,比如萬曆帝的鄭皇貴妃家族待遇最終為正二品都督僉事,而周端妃家最終卻封了從一品都督同知。

後來經過嘉靖皇帝的修改和整合,後宮才擁有了完整的婦官體制,後宮除了皇后之外,只有皇妃(分為皇貴妃、貴妃、妃三種)和嬪兩個位階。嘉靖九年(

1530年

)的時候,因為皇嗣未生,於是在民間選擇賢淑的淑女充入後宮,其中九個都被冊封為嬪,並制定了冊封九嬪的儀注和銀冊。壬寅宮變之後,嘉靖

專心在西內研究道教,因此掖庭體例和在大內時大有不同。吃了太多的丹藥熱劑導致嘉靖性慾旺盛,經常看上了哪個宮女便就地寵幸,並不會全部給予正式封號,於是產生未封妃嬪的稱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