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正文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經常看古裝電視劇的朋友們想必對“三朝元老”這個詞都非常熟悉,所謂三朝元老就是說大臣一共輔佐過三位皇帝,在歷史中如果一位臣子能夠獲得這樣的稱讚,無疑是對他政治地位的極大肯定。

回顧整個封建王朝史,能夠成為“三朝元老”的也不過寥寥數人,很多人最後都成了歷史名人,盛唐時期有一位大臣卻做到了“七朝元老”,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老者。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這個人便是郭子儀,為何他能夠做到如此程度呢?這或許就與他的政治情商有關係了,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他的故事。

傳奇將領郭子儀

公元697年郭子儀出生在一個武將世家之中,他的父親郭敬之是唐朝時期有名的武將,還曾經被封為太傅,有如此顯赫的出身,郭子儀入朝為官是一件非常簡單的事。

但是心高氣高的他卻不願意仗著父親的權勢入朝為官,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那便是新興的科舉制度。

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在當年的“武舉”之中,郭子儀以“異等”成績補任左衛長上,自此成功踏入了仕途之中。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雖然無意憑藉父親的功績一步登天,但是卻總免不了被區別對待。入朝為官之後,他的官位是一升再升,公元749年被唐明皇李隆基任命為左武衛大將軍。

要知道這可是正三品的官職,許多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達到這樣的高度,但郭子儀卻憑藉著唐明皇的信任與才華做到了。

仕途的順遂並沒有讓郭子儀得意忘形,平日裡依舊是非常的謙遜低調,也是因為這份低調才能夠成為“七朝元老”。

言歸正傳,公元754年郭子儀的母親向氏因病去世,他辭官回家守喪,也就是在郭子儀守喪期間,唐代歷史上最重要的一次事件發生了——安史之亂。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公元755年十一月,東平郡王安祿山以宰相楊國忠禍亂朝政為由發動了叛亂,由於唐明皇的不正確指揮,唐朝軍隊基本生沒有對安祿山的叛軍形成太大的抵抗。

叛亂軍如秋風掃落葉之勢並很快就攻佔了長安,眼看著唐朝這座大廈就要傾倒,唐明皇想到了服孝在家的郭子儀,於是一道聖旨便到了郭子儀的面前。

當時的郭子儀完全有理由無視這道聖旨,叛軍來勢洶洶自己這邊又沒有什麼充足的準備,貿然出兵很有可能會是一個身首異處的結局,但一心感念唐朝恩德的郭子儀卻沒有絲毫的猶豫。

聖旨下達的當天郭子儀便自發組織了數千名兵士奔赴前線禦敵,靠著自己優秀的戰爭才能,很快就收復了雲中和馬邑等地,曾經所向披靡的叛軍第一次嚐到了戰敗的滋味。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不過這還只是開始,一年後郭子儀率軍收復了河北全境,隨後又和李光弼一起合力收復了藁城和趙郡等地。

期間大大小小無數場戰役,郭子儀無不身先士卒,完全將個人的生死置之度外……

最終在公元763年的春天,歷時7年的安史之亂被平定了,戰爭結束後唐代宗論功行賞,親自封郭子儀為河中節度觀察使。

除此之外,還將郭子儀的畫像掛在了凌煙閣之上,這在當時是對一個武將的最好褒獎。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唐朝之所以能夠有幸延續,郭子儀可謂是居功至偉。除了安史之亂,在之後抵禦吐蕃的戰爭之中,郭子儀依舊是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不過再大的英雄也終究敵不過時間,公元781年6月14日,郭子儀因病去家中世,唐德宗在得知郭子儀死訊後在宮中忍不住痛哭道:“我大唐的擎天一柱倒了。”

為了表彰郭子儀的一生功績,唐德宗追封郭子儀為太師,賜諡號忠武配享太廟。如此高的封賞,在數千年的歷史中是極其少有的,安葬之時唐德宗還專門下令要將郭子儀的墳墓增高一丈。

在現代人看來這好像是一件並不重要的事,但是在恪守禮制的古代來說卻是一件“僭越”之事,以上種種也不難看出唐德宗對郭子儀的看重。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狡兔死走狗烹,為何沒有發生在郭子儀身上

按照我國古代皇帝的一貫行為來看,郭子儀的這些待遇實在是有些太過反常,一般情況下功高蓋主的武將很難有所善終的,戰爭結束后皇帝便會以一些莫須有的理由革除將領的軍權。

再之後將領便會因為各種理由突然去世,即便是以寬厚仁愛著稱的宋太祖趙匡胤,也是靠著“杯酒釋兵權”的把戲將統兵將領的權力收歸了中央。

那麼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郭子儀可以得到這樣與眾不同的待遇呢?回顧郭子儀的一生,他一共經歷了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唐肅宗、唐代宗、唐德宗七朝。

在每個皇帝期間都得到了非常高的評價和信任,而這一切的原因與郭子儀本人的性格是分不開的。根據史料記載,郭子儀在安史之亂平定之後,修築了一座府院供家人們居住。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以郭子儀當時的權勢來說,修個府院這樣的小事實在是再正常不過了,即便這個宅子修築的再奢華也是完全說得過去的,但是等到院子修好之後,圍觀的群眾們都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

這個吃驚倒不是說整個府院修得有多麼奢華,而是府院修好之後居然沒有修大門,這可真是稀奇事。雖然唐代比較繁華,百姓的生活水平也都非常高,但是還遠沒達到可以夜不閉戶的程度。

郭子儀的這番行事實在是讓人看不懂,很多百姓出於好奇都進到了院子之中,見眾人進來郭子儀也沒有任何的阻攔,反而是當作沒看見一樣繼續在做著自己的事情。

非常滑稽的一幕便出現了,一些行為不端正的百姓偷偷地將郭子儀府中,一些小物件裝到了自己的身上帶了出去。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就是這樣郭子儀也照樣沒有阻攔,隨著時間的推移,一些人開始搬走名貴的傢俱。

在這樣的情況下,郭子儀的兒子郭曖便前來勸說他,可他依舊沒有阻攔那些百姓們。眼看著家裡值錢的東西都要被搬空了,郭曖實在是忍不住抱怨道:

“父親,我們家的東西都要被偷光了,您怎麼能一點反應也沒有呢?至少也要讓家丁將這些人趕出去吧”,但郭子儀依舊是無動於衷笑看事情的發生。

事情實在是太過奇怪,郭子儀為何就這樣放任百姓“偷偷”將自己家中的東西悉數拿走呢?這一切與其說是百姓們的不檢點,倒不如說是郭子儀的有意為之。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郭子儀的目的:保命

歷朝歷代,像他這樣功高震主的權臣都很難善終,無論你是如何的忠心,皇帝總會猜忌你是否會有謀反之心,郭子儀之所以讓百姓將自己家中值錢的物件全部拿走,正是為了從根本上斷了皇帝對他的猜忌。

郭子儀建造豪門大院是為了用金錢抹黑自己,讓百姓偷走自家的東西也是為了表達一種訊號,我雖然軍權還在手中,但卻已經是“家徒四壁”,沒有什麼多餘的財力去做其他的事。

另外,家中的大門常開啟對於皇帝來說,自己毫無隱私可言,在家中所作所為皆暴露在眾目睽睽之下,換而言之就是方便皇帝的眼線監督自己。

自己對於皇帝是一個透明人,就意味著不再有什麼威脅,保命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事情很快就傳到了皇帝的耳朵裡,做臣子的已經都做到了這個份上,皇帝自然也就不會在猜忌郭子儀。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與其說郭子儀拆掉的是自己家的大門,不如說拆掉的是皇帝對他的猜忌之門。除了向皇帝全方面“開放自己”,在與同僚的相處之中,郭子儀也一直是一副謹小慎微的模樣。

他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官職比其他人大而囂張跋扈,根據《新唐書》的記載,唐代宗時期有一位大宦官魚朝恩,因為嫉妒郭子儀的功績,便在他出兵征戰之時秘密派人挖了郭子儀父親的陵墓。

這樣的事情在古代可以算得上是奇恥大辱了,祖宗墳墓被挖,無論是誰也無法忍受這樣的屈辱。

等到郭子儀凱旋迴朝之後,包括代宗皇帝在內的所有人都料定,郭子儀必定會找魚朝恩算賬。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當時,朝堂之上因為代宗皇帝的信任,魚朝恩權勢是非常大的,如果此時郭子儀和魚朝恩撕破臉,那麼對整個大唐的局勢傷害將是不可估量的。

即便是唐代宗本人也不知道,如果真的兩人撕破臉自己要如何做才能安撫住整個朝局,就在所有人都惴惴不安之時,郭子儀在面對唐代宗是哭訴道:

“這一切都是因為臣御下無方,將士們在作戰時就經常挖百姓的墳墓,今天我父親的陵墓被挖了完全就是上天對我的懲戒,並不是哪一個人故意跟我過不去。”

郭子儀的這個回答讓朝野之上的所有人都長舒了一口氣,最令人擔心的局面終究是因為郭子儀的隱忍而沒有發生,從此之後魚朝恩再也沒有找過郭子儀的麻煩,有的時候還會為郭子儀開脫。

郭子儀晚年不關家門, 兒子: 家快被偷光了, 郭子儀: 這樣才能保命

如此大的恨都能忍,那麼還有什麼是不可以接受的呢?正是因為這樣的逆來順受,才使得郭子儀可以歷經七朝而得以善終。

常言道“伴君如伴虎”,郭子儀能夠縱橫官海數十年而得以善終,不是因為他有多麼受皇帝的信賴,而在於他為人處世的智慧。

也難怪數百年後清聖祖康熙曾評價他是“自漢唐以來之勳臣,功名最盛而福祚克全者以郭子儀為首稱”,對於此事你有什麼看法呢?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