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01。

燃燒的定義

燃燒:可燃物與助燃物發生的一種發光、發熱的劇烈化學反應。

化學反應通常分為放熱反應和吸熱反應。

燃燒是釋放熱能的化學反應。

首先,我們來大概瞭解一下能量的形式:

能量有多種形式,通常通常分為:化學能、熱能、電能、核能等等。根據燃燒的特性,通常我們討論燃燒時主要關注化學能及熱能。

燃燒可以將化學能轉換成熱能: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02。

熱量、溫度、比熱

我們在討論火災現象時,熱量、溫度和熱釋放速率的概念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因為這些都有助於我們在評估火災時,瞭解產生的熱量是如何轉移到周邊環境的。

溫度是物體的冷熱程度,它是一個狀態量,它的變化用升高和降低來表述。從分子動理論的觀點來看,溫度越高,分子無規則運動的速度就越大,分子運動就越劇烈。

關於溫度和熱量的關係,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理解:一方面,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但溫度不一定改變。例如:晶體熔化和液體沸騰,物體吸熱,但不升溫;液體凝固成晶體和氣體液化,物體放熱,但不降溫。

另一方面,物體溫度發生變化,不一定是由於吸熱或放熱。因為做功和熱傳遞在改變物體的內能上是等效的。

另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就是比熱容(Cp),它的定義就是1g均相物質溫度升高1℃所需的熱量。它的常見單位是:J/(g·℃)。

各種材料的比熱容各不相同

簡單的說,就是不同物質溫度提升所需的能量大不同。將1kg水提高1℃所需能量可以將1kg黃銅提高11℃。

水能成為理想滅火劑的特性在於它的“高比熱”特性。

接著,就是熱量的計算公式: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其中:m是質量,單位 [g]Cp 是比熱容,單位 [J/(g·℃)]T 是溫度變化,單位 [°C]

根據公式我們可以得出:1kg水升高1℃,吸收的熱量是4。2kJ。

03。

水的形態與相變

水有三種形態,分別是固態、液態和氣態。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物質在等溫等壓情況下,從一個形態變化到另一個形態(相變過程)會吸收或放出的熱量,我們稱之為相變潛熱,簡稱潛熱。

固、液之間的潛熱稱為熔解熱(或凝固熱),液、氣之間的稱為汽化熱(或凝結熱)。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水相變過程熱量會發生變化

例如,水從固態轉換成液態,從液態轉換成氣態的過程中,溫度不會升高,但是會吸收大量的熱。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注意兩條垂直線:

從固態轉換成液態:吸熱80cals

從液態轉換成氣態:吸熱540cals

水的溫度沒變,但是形態和能量都發生了改變。

從實驗資料可以看出,水轉換成水蒸氣所吸收的熱量比水從0°C加熱到100°C吸收的熱量多很多,前者吸收的熱量是後者的5。4倍。

這也就是在冷卻熱煙氣的時候,我們要用霧狀水的原因,因為霧狀水可以讓射流最大限度地轉換成水蒸氣,提升滅火效能。

04。

燃燒的兩種“模型”

1、燃燒三角形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燃燒三角形是描述燃燒的三要素,在這三要素中,無論缺少哪個,燃燒都不能發生。

2、燃燒四面體

大多數的有火焰燃燒都存在著鏈式反應。根據鏈式反應理論,很多燃燒的發生和持續需要“中間體”遊離基(自由基),因此就有了“燃燒四面體”。

為了讓燃燒繼續,四個要素必須以正確的方式組合,也就是說,去掉四面體的任何一面就可以熄滅火焰。

所以,我們可以透過控制燃燒四面體的四個要素來控制火災。

3、燃燒種類

根據燃燒有沒有產生火焰,我們將燃燒分為有焰燃燒及無焰燃燒

【消防安全微課堂】燃燒的定義、危害、應對及防範,你瞭解多少呢?

無焰燃燒:無焰燃燒(或稱“陰燃”)是指固體可燃物,特別是多孔或可碳化的可燃物在其表面發生的放熱氧化反應。

通常情況下,陰燃溫度較低,氧化劑(氧氣)供給有限,燃燒產物與有焰燃燒有很大不同。

如果條件適當改變,無焰燃燒可以過渡到有焰燃燒。所以,無焰燃燒潛在危險較大(難以預測)。

有焰燃燒:有可見的火焰,火焰是在氣相狀態下發生燃燒的外部表現(注意:這裡參與燃燒的可燃物及助燃物都是氣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