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安居客私有化上市遭遇冷場姚勁波:不想被名利

安居客私有化上市遭遇冷場姚勁波:不想被名利

58同城私有化退市的半年後,安居客傳出了上市的訊息。

3月22日,據路透社旗下媒體IFR訊息,安居客計劃今年在香港進行IPO,將募資至少10億美元。訊息經由媒體傳播後,安居客方面的回覆卻只有四個字“不予評價”。

對於58同城分拆旗下業務上市的動作,業內早已窺見蛛絲馬跡。

早在去年9月,58同城以87億美元私有化從美國退市後,外界就大多猜測其後續將回國尋求重新上市和更高估值。退市同時,58同城的到家業務宣佈分拆,並改名”天鵝到家”。

在貝殼找房上市前夕,姚勁波在朋友圈祝賀稱“相信開放平臺Android會大於封閉,58安居客退市後會全方位進入/賦能產業”。這也曾被視為安居客將走上分拆運營的道路的“預兆”。

公開資訊顯示,安居客的共同運營主體為北京五八資訊科技有限公司、瑞庭網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瑞家資訊科技有限公司。其中瑞庭網路技術(上海)有限公司的全資母公司是香港私人企業ANJUKE HONGKONG LIMITED,成立於2007年10月4日,由Anjuke Inc。100%持股。

事實上,這並不是安居客第一次謀求獨立上市。在2015年被58同城收購之前,安居客曾有過上市計劃,最終倒在上市前夜,難逃被收購的命運。

這一次重啟上市路,安居客到底能講出什麼新故事?

1

身跨網際網路和房產兩大領域,安居客一直以來做得都是“埠流量”生意。即向普通使用者(租房人、買房人)免費提供由中介方釋出的房源,再按照點選次數,或者一定的套餐計劃,向中介公司與經紀人收費。

這一模式在被58同城收購之後也基本沒有多少改變。姚勁波曾多次公開表示,「要堅持做資訊和服務平臺,堅決不做交易」。也有不少業內人士稱,安居客目前仍是作為資訊流量平臺,按照曝光量或增值服務向各房產經紀公司收取埠費用。

根據財報顯示,58集團的營收主要來自會員收入及線上營銷服務收入。2020年一季度商家會員費貢獻了31。9%的收入,實時競價系統和其他線上服務費佔比達62。3%。

據不願透露姓名的中介經紀人稱,租賃、二手房、商業地產分為不同套餐類別,一般每季度在1500-2500不等,包括髮布條數、有效時間等。除此之外,還有重新整理、置頂、精準推廣、會員費等收費服務或競價排名,價錢越高越對房源展示有優勢。

雖同在58集團旗下,但58同城、安居客和趕集網分屬獨立平臺,價格也是單獨收取,一般而言安居客價格較高。

除了少量競價排名收費的置頂,中介經紀人透過埠釋出房源資訊後,房源會根據釋出重新整理時間出現在頁面上。「每天上午都會刷一波,排名更靠前更多人看見。」中介稱。在這種模式下,釋出房源資訊的主要目的是吸引使用者打來電話,以此獲客。

然而,對於購房者或租房者而言,往往傾向於優先點選較為便宜的房源進行瀏覽。為了迎合使用者的使用習慣和消費傾向,中介也就往往採用大量鋪排“房況良好,但價格低廉”的房源來增大點選量,以獲取更多使用者。

這對於平臺方而言也是一件好事。入駐中介釋出房源越多越快越好,消耗更多發房源的條數,意味著平臺方可以收更多的費用。這也是其他埠模式的平臺賴以生存的根基。

但埠模式的漏洞也十分明顯,如何保證中介上傳房源的真實性?如何消除數量龐大的重複房源?如何保證及時更新真實房源的成交狀況?由此而衍生的重複資訊、虛假房源、黑中介以及涉嫌洩露使用者資訊等弊病也一直是此類平臺最為頭疼的問題。

據此前不完全統計,自2017年至2020年,58集團因不合規操作至少被通報或約談了7次。在“黑貓投訴”上搜索關於安居客的使用者投訴,目前為691條,投訴理由也大都集中在資訊重複、房源不真實等常見點上。

埠模式在使用者端留有漏洞,在企業端也並非毫無風險。

早在2011年,安居客完成D輪融資後,上市的議程就被提上臺面。彼時安居客創始人梁偉平信心滿滿,強調規模收入達到10億元才會考慮上市。2013年,安居客實現8億元營收,並預計將在2014年突破10億元大關。

眼看著上市之路門洞大開,安居客卻在成功前夜“馬失前蹄”。2014年3月,安居客單方面宣佈埠漲價,遭到線下中介的聯合抵制,業績大受影響,IPO計劃受挫。

最終,一度估值達到15億美元的安居客作價2。67億美元賣給了58同城,梁偉平離開安居客二度創業, 58老將莊建東出任CEO。

如何突破埠費的禁錮擴大營收空間,也是外界關注的焦點。

2

在房地產交易之外,58集團所涉業務眾多,有保潔、搬家、維修等生活服務,也積極下沉市場做資訊展示平臺。2017年,姚勁波曾經放話稱“要幹掉所有垂直類網站”,並且相信這個目標正在實現。現在來看,不論是網際網路還是垂直領域,都已經變了,甚至垂直平臺依然不乏強勁巨頭。

安居客私有化上市遭遇冷場姚勁波:不想被名利

58同城CEO 姚勁波

一大批垂直平臺蓬勃發展,逐漸成為58同城在各個細分領域強勁的競爭對手。比如房產領域的貝殼,招聘領域的拉勾網、BOSS直聘等,二手交易的閒魚轉轉等。

這些平臺不僅有著更精細的使用者劃分,也切入了更深的產業環節。這一定程度上無疑切走了58的部分蛋糕。據58集團財報顯示,付費B端使用者數量增速持續下降。2017年增速為44。7%,2018年及2019年增速分別為5。4%和4。2%。

而隨著網際網路進入深耕細作的下半場,使用者紅利消失也使得58同城獲取流量的成本大增。據財報顯示。58集團每年的銷售費用佔收入比均在50%以上,包括線下發展付費使用者、線上流量、釋出廣告、形象代言人等費用,這也是該平臺最大的運營支出。

「房產流量平臺實際上解決的是資訊不對稱的問題,讓找房人和賣房人及中介能夠進行對接。但實際上買/賣房並不是僅能在線上就能完成交易,需要極重的線下帶看談判和跟進,僅有資訊平臺是不夠的。」高和資本投資總監楊天嘯稱,稱不切入線下交易,則無法獲取最大的佣金交易蛋糕。這也決定了線上的資訊服務價值有限。

流量思維下的網際網路服務終究只是網際網路1。0的產物,這也正是網際網路公司曾經試圖從資訊服務切入交易環節的重要原因。

不論是租房還是買房,房產業務交易鏈條長的客觀現實是存在的。基於現有的技術手段和使用者習慣,線下看房、簽約等過程基本上很難在線上完成交易閉環。而且姚勁波聲稱58同城100年不染指自營。

2019年,58集團全年有640萬付費使用者,平均每個付費使用者僅貢獻2500元左右的收入,而從退市前的財務資料來看,付費使用者的增長空間也在逐年坍縮。2019年,58集團營收增速為18。6%,具體來看,該年四個季度公司的營收增速卻在不斷下滑,分別為22。5%、20。5%、17。4%和15。1%。

對於此次上市,楊天嘯認為並不是好時間。目前貝殼和易居等主打ACN或聯盟的新型模式下,舊有的資訊流量平臺模式並不會太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

不僅僅是中介公司自建平臺,恆大的房車寶、萬科的易選房、碧桂園的鳳凰雲等都已嶄露頭角。當地產公司比以往更重視營銷平臺建設,逐漸摸索出自建線上渠道的體系,並將之作為公司戰略的重要部分時,或許對於房產流量平臺而言可能是利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