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美食/ 正文

施甸酒房:“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

記得第一次吃樹酸茄是在朋友家,雪白的盤子裡,一抹溫暖的紅,一抹生動的綠,嘗過一口,清香酸爽,十分開胃。

朋友給我介紹,這是燒洋雞蛋拌燒青辣椒:洋雞蛋來路遠,種在高山上的;青辣椒是露天種的,皮糙肉厚,燒出來的更鮮嫩。味蕾的記憶是深刻的。五味中的酸辣絕妙搭配,詮釋了“高階的食材不需複雜的烹飪”的真諦。

施甸酒房:“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

近日,聽聞施甸縣酒房鄉擺田社群有一個佔地100多畝的樹酸茄種植基地,我們立刻動身,踏上尋找樹酸茄的美食之旅,走進了善洲故里施甸。

秋末冬初,天氣微涼,正是樹酸茄進入採摘的季節。雲南省保山市施甸縣酒房鄉擺田社群樹酸茄種植基地位於海拔2100米的鹽槽小組,跟隨種植戶禹金明從一條蜿蜒的林間小道進入種植基地,一串串成熟的紅色樹酸茄綴滿了枝頭,好似過年時掛在簷下的紅燈籠,一派喜慶的豐收景象。

施甸酒房:“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

據瞭解,大樹酸茄,學名樹番茄,又名大樹番茄,屬茄科植物,其果型與雞蛋一般大小,名稱各地的叫法不一,俗稱洋酸茄、洋雞蛋、雞蛋果。

禹金明是這片樹酸茄地的主人,他身穿灰色外套,中等身材,矯健的步子,眼裡有神,看到他那一雙粗壯的手就知道,這一定是一個懂種植、懂技術、懂市場的“新農人”。

2009年,禹金明上網查資料併到各地學習,瞭解到大樹酸茄喜溫暖氣候、耐乾旱不耐霜凍、耐儲藏和運輸,非常適合當地種植,於是他開啟了自己的第一次創業。禹金明從自家的6畝山地開始試種,結果大獲成功,他繼續租用了40多畝山地擴大種植規模。

“正準備大幹一場時,大樹酸茄的價格像是被霜打了一樣,最低時每斤5角錢。”禹金明清楚地記得那一年,種植有了規模,也有了產量,現實卻讓人一點高興不起來。

施甸酒房:“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

“市場行情要往長遠看,我一直相信只要種出高品質的果子,打開了市場渠道,肯定會有賺頭的。”禹金明說,今年是他與大樹番茄打交道的第13個年頭,如今的種植面積已達100餘畝,同時帶動周邊群眾種植50多畝。果子主要是銷往保山、騰衝、瑞麗、芒市和昆明等地。今年有40多畝正值豐產期,預計產量達70多噸,按當前市場價格計算,產值達60多萬元。

“每年五六月份因市場供需不足,大樹酸茄價格攀高,價格最好時能賣到每斤25元。”禹金明告訴記者。長期在種植、管理、市場等方面積累下的寶貴經驗,也是他堅持種植大樹酸茄的信心和底氣。

施甸酒房:“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

一談到大樹酸茄的話題,禹金明開啟的話匣子就停不下來,如防寒抗凍、防治病蟲害、修剪枝葉、果子的吃法……談話間,禹金明摘了一捧樹酸茄邀我們嚐鮮,他告訴我們,樹酸茄子也可以像吃水果一樣直接生吃。“燒樹酸茄拌青辣椒、拌魚腥草、拌洋蔥,樹酸茄燉土雞、燉豬蹄,還可以用樹酸茄打蘸水……”禹金明對樹酸茄的吃法如數家珍,傣味“打蘸水”多用樹酸茄調製而成,樹酸茄在滇西有著廣泛的食客,市場前景廣闊。

禹金明指向一棵正在開花的樹酸茄向我們介紹,這批樹酸茄秋冬季就能開始採摘陸續上市,可以一直採收到明年四月份。基地每年用工1600餘人次,可帶動群眾在家門口實現就業增收16萬多元。

“我們的大樹酸茄又大又好吃,我們為自己代言!”如今,禹金明和農民朋友最大的心願就是希望樹酸茄年年豐收,把日子越過越紅火!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