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福州地鐵4號線首個雙模盾構區間雙線貫通

福州地鐵4號線首個雙模盾構區間雙線貫通

9月7日,由中交三航局廈門分公司承建的福建省首個雙模盾構區間——福州地鐵4號線林浦站至城門站區間(以下簡稱“林城區間”)雙線順利實現貫通目標。

福州地鐵4號線首個雙模盾構區間雙線貫通

林城區間為單線單洞設計,左線長約2183米,右線長約2173米,盾構機從林浦站大里程端始發依次下穿福泉快速路、連坂村、三環線、城門村後到達城門站。隧道兩端均為軟土地質,中間洞段則為硬巖地質。

值得關注的是,為了滿足軟硬交替變化地層的施工需求,一臺為福州地鐵量身定製的雙模盾構機——“三航盾6”應運而生。它集土壓平衡(EPB)和硬巖掘進(TBM)兩種功能模式於一身,可實現洞內模式轉換,既是中交集團首例,也是福建省首例。

盾構機開挖直徑為6。47米,整機長達125米,總重達650噸,足足有兩層樓高。和常規單一模式的盾構機相比,“三航盾6”的“軟硬兼施”體現在既能以EPB模式滿足軟土地層和上軟下硬地層掘進,又能以TBM模式實現長距離超硬巖地層掘進。

為保障盾構施工,地鐵工程處與研發單位通力合作,開展聯合科研攻關,就各種技術難題進行針對性設計。施工過程中,地鐵工程處主要負責盾構法區間隧道施工及始發接收相關事宜,專案部負責管片供應、渣土外運、對外協調等工作,合力攻堅確保了盾構施工的順利進行。

千方百計“啃硬骨頭”

盾構機穿越長度近1。3公里的全斷面硬巖,是施工過程中最大的重難點。岩層硬度最高達193兆帕,幾乎達到了堅硬如鐵,盾構施工充滿挑戰。

地鐵工程處和專案部多次邀請專家對施工方案進行科學論證,對掘進引數匹配性、刀具失效形式及磨損機理展開試驗及分析,確定最合理的引數控制範圍,有效降低了石渣石粉含量及刀具磨損速度。

施工過程中,根據地層情況,嚴格控制掘進引數,且每推進三環就進倉檢查刀具,並對管片環號、點位及施工流程等進行嚴格控制,對管片壁後的建築空隙採用跟葡萄大小的石頭(豆粒石)進行填充灌漿,有效提高管片壁後回填密實度,避免了成型隧道軸線偏差、管片錯臺及滲漏水等質量缺陷。同時採用HSP聲波反射法地質預報技術,對開挖面前方不良地質體進行預測以指導現場施工。

鋼鐵巨龍“華麗變身”

林城區間雙模盾構機在掘進過程中需完成兩次模式轉換,先進行EPB 到TBM模式轉換,再由TBM到EPB 模式的轉換,並最終順利完成盾構機接收。其中,左線盾構機於2020年4月完成EPB 到TBM的模式轉換,這是該型別盾構機在福建省內首次成功完成洞內模式轉換。

左線盾構機完成硬巖段的掘進施工後,根據施工組織需進行TBM到EPB模式轉換,但目前國內該型別的雙模轉換施工參考例項較少。確定最佳轉換點是模式轉換的關鍵,盾構經理王建忠帶領團隊結合現有的盾構機掘進引數、姿態控制以及地質情況等資料進行分析。在一次次的模擬實驗和地質補勘中,他們確定下了在出硬巖段5米處為最佳轉換點,該處開挖面穩定,且符合模式切換安全性的最小距離。

模式轉換前,地鐵工程處召集專家研究,對相關操作人員進行技術交底培訓、模擬模式轉換操作教學等,組織參建各方召開專項條件驗收,梳理各項準備工作,確保萬無一失。歷經15個日夜不間斷操作,“三航盾6”正式由EPB模式轉換為TBM模式。該掘進模式的轉換節省了人力、物力,極大縮短施工工期,有效保障後續施工進度。

創新工藝“洞內拆機”

盾構機接收是盾構施工的最後一個重要環節。傳統操作是將破洞門後的盾體停放在接收井,在戶外進行盾構機的拆除吊裝工作。但接收井的淨長度僅有9。7米,而“三航盾6”盾體長達10。6米,遠超接收井長度,不符合常規接收條件。

地鐵工程處創新改變接收方式,在盾構機破洞門後,採用人工直接在洞內進行盾構機拆卸工作。這對專案的安全管理和施工組織都是極大的考驗。

為此,地鐵工程處制定更精細化的現場管理措施,對拆裝工人進行多次安全交底,在洞口安裝洞門密封裝置,以防止地層及管片壁後漿液流失,進而保證洞內施工環境安全可靠。拆卸過程中,使用軸流風機,保證作業區的空氣流通,確保了拆卸工作安全有序完成,為區間施工畫上圓滿句號。

據瞭解,林城區間作為福建省首個雙模盾構雙線貫通的區間,為福州地鐵4號線下一階段的施工打下堅實基礎,林城雙模盾構區間作為國內少數雙模盾構施工成功案例,為中交集團後續雙模盾構機施工作業提供了實踐案例支撐。

文章來源:人民日報

優質內容推薦

各省恢復跨省遊業務 今年中秋機票價創歷年最低

9月14日起途經廈門高風險地區公交線路及跨市公交線路調整

廣州地鐵線網圖上新!7號線順德段被納入!佛山2號線圖示有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