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國際女童日:讓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

每年的10月11日,是聯合國大會決議設立的“國際女童日”。自2012年以來,這個旨在維護女童權益、保護女童免遭侵害的國際日,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當今世界,仍有眾多女童面臨著形形色色的不公與危險。性侵、歧視、人口拐賣、飢餓戰亂等威脅,持續困擾著數以億計的未成年女性。面對種種令人心痛的現狀,人們不得不承認:女童保護與女童賦權的事業依然任重而道遠,而這也是我們關注國際女童日與女童權益的重要理由。

國際女童日:讓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願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的口號,在多家主流媒體的倡議下登上熱搜。在這句口號中,“每個女童”無疑是最關鍵的“題眼”。當我們談及女童保護時,值得關注的物件既包括我們身邊的女童,也包括更多平時難以被“看到”卻在險惡環境下被侮辱、被損害的女童。

放眼全球,聯合國公佈的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有四分之一的15-19歲女生未接受教育或工作培訓,超過1。2億名20歲以下女性曾經遭遇性侵。在一些極端貧困、戰火不斷的國家與地區,底層女童連基本生存需求都難以得到保障。與此同時,童婚、生殖器殘割等極端做法,也依然是數百萬名女童的恐怖夢魘。

要在全球範圍內實現“願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的目標,讓亟待幫助的女童脫離泥沼,既需要國際社會對相關議題廣泛且持久的關注,也需要各國從自身做起,積極應對本國女童在成長髮展過程中可能面臨的挑戰。

身在中國,當我們在新聞中聽到前文所述的種種現象時,可能覺得它離我們很遙遠。但倘若有人因此誤以為中國在這方面已經無事可做,則不僅低估了女童保護與女童賦權事業的重要性,也忽視了我國女童依然需要解決的“真問題”。

我國女童不僅人數眾多,其現實處境也極其複雜。與其他一些國家相比,中國固然沒有飢餓和戰亂,並且克服了絕對貧困,但是,不同地區、不同階層、不同成長背景的中國女童,依然在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上面臨著不同的挑戰。

國際女童日:讓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具體而言,在社會文化中,“重男輕女”的陳舊觀念依然主導著不少家庭,這導致部分女童無法公平地獲得感情關懷與物質資源。在法治層面上,針對女童的性侵或性騷擾頻頻見諸報端。

在女童的個人發展上,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北京師範大學公益研究院、全國婦聯婦女研究所聯合釋出的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女童在校園中表露出更高的受教期待與學習熱情,但受各種因素影響,其受教育機會反而顯著低於男童。對我國而言,只有清除這些橫亙在女童成長道路上的阻礙,才能切實維護社會公正,讓社會發展的成果惠及每個人。

1995年,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大會透過的《北京宣言》,是有史以來第一個明確呼籲實現女童權利的國際宣言。這一里程碑式的事件,不僅是國際女童保護事業向前邁進的一大步,也為我國女童保護事業奠定了堅實的觀念基礎。時至今日,《北京宣言》和隨附的《行動綱要》依然是全球婦女權益事業的重要指引。作為這場大會的東道國,中國必將堅定地將女童保護與女童賦權事業推進下去,在國內與國際舞臺上同步發力,讓每個女童都被溫柔以待。

撰文/楊鑫宇

編輯/黃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