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關注風雲之聲

提升思維層次

導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衝出地球,移民宇宙,奔向星辰大海,從載人登月開始!

影片連結:

西瓜影片:

https://v。ixigua。com/dQQp8BQ/

本影片釋出於2021年9月21

日,觀看量已超11。8萬

精彩再現:

中國將在什麼時候登月?

當然,有時我們會說中國已經登月了,這指的是無人的月球探測器。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號”成功登陸月面,然後開出了月球巡視車“玉兔號”。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嫦娥三號

2019年1月3日,“嫦娥四號”在月球背面著陸,成為人類第一個登上月球背面的探測器,然後開出了“玉兔二號”月球車。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嫦娥四號著陸器和月球車互拍

2020年12月1日,“嫦娥五號”在月球正面著陸,然後在月球取樣封裝,17日帶著1731克樣品返回地球。這是人類自1976年蘇聯的“月球24號”以來,第一次從月球取回樣品。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嫦娥五號月

球取樣返回流程

無人登月肯定比有人登月容易,但也絕不是輕而易舉的。比如說,印度就沒登上去。它2019年嘗試的“月船二號”以失敗告終,軟著陸變成了硬著陸。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月船二號碎片區

但印度敢嘗試就是值得讚揚的,日本和歐洲還從來沒嘗試過在月球軟著陸呢。百度百科的“登陸月球”詞條列出了一個表,“重要的登月活動”(https://baike。baidu。com/item/%E7%99%BB%E9%99%86%E6%9C%88%E7%90%83/10479062#3),其中你會看到,日本和歐洲各自只做過一次對月球的撞擊。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重要的登月活動

到目前為止,無人登月成功的只有蘇美中三國。實際上,最先無人登月的是蘇聯的“月球9號”,在1966年。這比美國的阿波羅計劃載人登月還早3年,但知名度就遠遠不如了。顯然,載人登月比無人登月的新聞價值高得多。

所以當中國已經積累了這麼多次無人登月的經驗之後,我們很自然就會問:中國什麼時候載人登月?

標準的回答是:還沒有計劃。雖然航天愛好者們有各種各樣的討論,但中國官方從來沒有宣佈過載人登月的專案立項,所以這些討論都只是猜測而已。我在和航天專家朋友如中國科學院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的周炳紅、劉勇等諸位老師們對話的時候,他們也屢次談到了這一點,中國還沒有計劃載人登月,更沒有計劃載人登火星。

然而,最近有新的訊息了!這不是官方宣佈,但仍然很值得告訴大家。2021年8月29日,龍樂豪院士做了一個科普報告,裡面明確說我國打算在2030年前後載人登月!

龍樂豪院士是誰?他是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運載火箭系列總設計師,曾任國家首次月球探測工程副總設計師,主持了長征三號甲運載火箭的研製等等。因此,他講的關於登月的資訊可信度是非常高的。說到底,國家計劃不就是這些專家制定的嗎?

中國工程院網站對龍樂豪院士的介紹(

https://www。cae。cn/cae/html/main/colys/90803958。html

還有一點有趣的是,龍樂豪院士這個報告是講給全國的青少年聽的,它是第35屆全國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的一個科學家講座活動(https://castic。cyscc。org/35/lectures/lecture1。html)。因此,雖然不是官宣,但也不會是信口開河,這個決定應該是經過深思熟慮的。過一段時間,我們可能就會聽到正式的宣佈,到時本文的讀者會十分高興走在了時間前面。

下面,我們來集中介紹技術問題:中國將如何載人登月?

龍樂豪沒有詳細說。這個講座叫做《長征火箭與中國航天》,內容從中國航天的過去、現在到未來無所不包,時間卻只有20分鐘,所以許多題材來不及展開。但是,他給出了一張圖片。這張圖片對外行來說只是一閃而過,但內行就能看出很多門道。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中國載人登月流程

最重要的資訊有兩點:一是要發兩枚火箭,二是這種火箭我們差不多已經有了。這種火箭就是長征五號(CZ-5),為了登月需要研製一種新的改進型號,比如說叫做CZ-5DY。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長征五號登月火箭

對於內行來說,知道這兩點基本上就夠了,後面的流程都是顯而易見的。因為美國1969年登月大致就是這個流程,2020年中國的嫦娥五號從月球取樣返回也大致是這個流程。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阿波羅計劃登月流程

其實航天任務的瓶頸在於火箭的運載能力,有多大運力就能做多少事情。所以可行的流程都是在給定的運力下經過最佳化的,來來回回可選的也沒幾種,內行一看就知道是哪一種。

跟阿波羅計劃和嫦娥五號相比,2030年登月最大的區別在於要用兩枚火箭,而那兩個都只用了一枚。阿波羅計劃用的是“土星五號”(Saturn V),它能把48。6噸的載荷送入月球軌道,目前仍然是人類發射過的運力最大的火箭。嫦娥五號用的是長征五號,它能把8。8至9。4噸的載荷送入月球軌道。其實嫦娥五號的質量是8。2噸,它是人類向地外星球發射過的最重的無人探測器,由此可見運送嫦娥五號基本上就是長征五號運力的極限。

9噸對48。6噸,這就是中美登月運力的差別。你看,這個差別還是巨大的,所以怪不得我們要採取兩發火箭的方案。一次不夠就兩次,然後在月球軌道上對接。

周炳紅老師告訴我,這個長征五號登月版其實跟長征五號的區別還不小,原來叫做921火箭。它的起飛由21個液氧煤油發動機推動,芯級和兩個助推各7個發動機。它的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大約是土星五號的一半,起飛重量大約是土星五號的2/3。所以有趣的是,這款火箭如果被命名為CZ-5DY,那麼它將創造一個新紀錄:它是同編號的長征系列火箭中芯級差異最大的。

其實中國還有一款在研製的火箭叫做長征九號(CZ-9),它對標的是當年的土星五號以及蘇聯的“能源號”火箭(Energia)、美國現在的“太空發射系統”(Space Launch System,簡稱SLS)以及SpaceX公司的“大獵鷹”火箭(Big Falcon Rocket,簡稱BFR)。也就是說,長征九號足以實現單發載人登月。我在2019年紀念登月50週年的時候,就介紹過它。

龍樂豪在講座中也提到了長征九號,並介紹了技術攻關的進展。不過看起來長征九號還不足以在2030年達到成熟,所以打算先用兩髮長徵五號的方案實現登月。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長征九號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長征九號技術進展

在給定了這些限制條件之後,中國載人登月的流程就一目瞭然了。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再次仔細看中國載人登月流程

首先,第一枚長征五號登月火箭發射月面著陸器,完成地月轉移,進入環月軌道。這個著陸器是沒有人的,它在虛位以待航天員的到來。

然後,第二枚長征五號登月火箭發射新一代載人飛船,完成地月轉移,進入環月軌道。

然後,載人飛船和月面著陸器在月球軌道上交會對接,兩名航天員從飛船爬到著陸器裡面。真的是爬,因為對介面是很窄的!

然後,飛船與著陸器分離,著陸器帶著兩名航天員登陸月球,飛船在月球軌道上等著他們回來。

然後,兩名航天員在月球表面工作6個小時。

下面是一個關鍵問題了:登月的航天員怎麼回來?經常有人表示不信美國在1969年登過月,他們的核心問題之一就是這個。他們的典型表述是:我完全相信美國有能力把人送到月球,但我完全不信美國能把人從月球送回地球!所以在他們看來,阿波羅登月是在攝影棚裡拍的彌天大謊。

實際上,這是典型的外行思維。月球的重力只有地球的1/6,又沒有空氣阻力,所以從月球起飛是相當容易的,比從地球起飛容易得多。著陸器裡帶著燃料,它又分為下降級和上升級。要回來的時候,把下降級作為底座,就可以讓上升級發射起飛,下降級拋棄在月球上。

然後,上升級在環月軌道上與等待的飛船對接,航天員從上升級又爬到飛船裡面。

然後,上升級與飛船分離。這是因為飛船帶的燃料有限,不足以帶著上升級回地球,所以把它丟棄,減少載荷。

然後,飛船上的發動機點火,帶著航天員回地球。

最後,再入大氣層時,飛船把所有能丟的部分全部丟棄,只剩返回艙帶著航天員著陸。

基本思想就是“走一路,丟一路”。數一數,一路拋棄了多少東西?先是丟下了兩枚火箭,然後著陸器登月時暫時丟下了飛船,著陸器從月球起飛時丟下了下降級,上升級跟飛船對接後又反手丟下了上升級,最後把除飛船返回艙之外的部分全部丟棄。真令人想起那個關於垃圾分類的靈魂之問:請問你是什麼垃圾?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你是什麼垃圾?

之所以要這樣,是因為火箭能達到的最高速度跟燃料質量是對數的關係,而不是正比的關係。也就是說,大量地增加燃料,也只能把運載能力增加一點點。這叫做“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是航天之父、俄羅斯科學家康斯坦丁·齊奧爾科夫斯基(Konstantin Eduardovich Tsiolkovski,1857-1935)提出來的。因此,我們要在每一步都儘量減少載荷。只要你掌握了這些原理,再複雜的航天活動你也能迅速理解。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齊奧爾科夫斯基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齊奧爾科夫斯基公式

此外,龍樂豪院士在講座裡還提到了我國航天運載器的發展展望,如可重複使用的運載器與核熱推進、太陽帆、電磁驅動發射等新概念運載器,都十分令人感興趣。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研製重複使用運載器

見證歷史!2030年載人登月,中國將如何實現? | 袁嵐峰

探索新概念運載器

我們可以暢想一下,到2030年,現在的青少年們也許已經有人成為了載人登月專案的骨幹。也許,你就是其中之一。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衝出地球,移民宇宙,奔向星辰大海,從載人登月開始!

背景簡介

袁嵐峰,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化學博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副研究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科技傳播系副主任,中國科學院科學傳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科技與戰略風雲學會會長,“科技袁人”節目主講人,安徽省科學技術協會常務委員,中國青少年新媒體協會常務理事,中國科普作家協會理事,入選“典贊·2018科普中國”十大科學傳播人物,微博@中科大胡不歸,知乎@袁嵐峰(https://www。zhihu。com/people/yuan-lan-feng-8)。

祝陽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