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元春省親,聽父親賈政說園內的匾額詩句都是弟弟寶玉所題,心中欣喜。為了再考一考寶玉的才學,她要求寶玉當面再針對瀟湘館、蘅蕪苑、怡紅院’、浣葛山莊四處各作一首詩。寶玉平時雖然喜歡賣弄才華,卻很不喜歡這樣的正式場合。但是,此時的元春,已不是普通的家姐,而是皇妃。元春此時的要求,屬於皇命。所以,他不得不硬著頭皮上,而且有疲於應付之感。好在有寶釵和黛玉兩大才女在他身邊,及時為他伸出援手,幫他成功過關。

然而,寶釵和黛玉的援助方式卻是大不相同,一個是以“

一字師

”的方式予以提點,一個直接代寫了一首。對於二人的此種行為,作者沒有給予對錯褒貶的評價。那麼,作者這麼寫究竟有何深意呢?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我們知道,釵黛並舉是作者的主旨之一。這兩個才貌雙絕的女子,有如環肥燕瘦,是寶玉心中的“

兼美

”,不相上下。但是,在作者心中,她們在品性上卻是有高下之分的。這種高下,就隱藏在作者在具體事件上對她們的描述裡。幫寶玉寫應制詩,就體現了她們品性上的高下。

黛玉替寶玉代寫,是想展露才華,一爭高下,是自私的體現。

第五回,作者用八個字總寫了黛玉進入賈府後的心性和表現:“

孤高自許、目無下塵

。”這八個字,精練且全面。“

孤高自許”

是黛玉對自己的看法,唯我獨尊,只有自己最優秀,無人能與之匹敵。“

目無下塵

”是她對別人的看法,在她眼裡,別人都是“

下塵

”,入不了她的眼,她甚至都不願意看他們一眼。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接下來,我們會發現,黛玉的所言所行,都在這八個字的框架之內,具體表面就是處處爭先,一定要表現出自己的“

孤高

”。

元春省親,除了與祖母、父母等親人敘離別之情外,她內心有一個強烈的願望,希望能當面試一試寶玉的才能,看看這個曾經由她親身教導過的弟弟,是不是可造之材,“

使我當面試過,方不負我自幼教授之苦心

”。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怎麼試?方法很簡單,就像殿試一樣,當面寫命題作文,“

‘瀟湘館’、‘蘅蕪苑’二處,我所極愛,次之‘怡紅院’、‘浣葛山莊’,此四大處,必得別有章句題詠方妙。前所題之聯雖佳,如今再各賦五言律一首。

當然,如果只讓寶玉一人來寫,未免枯燥,於是,元春讓姐妹們作陪襯,“

妹輩亦各題一匾一詩,隨才之長短,亦暫吟成

”。

這樣的安排,元春的意圖很明顯:姐妹們寫得怎麼樣不重要,元春要考的只是寶玉一人。

所以,寶玉如臨大敵,姐妹們都應付了事,唯有黛玉不滿足,因為她“

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

”。

注意,這個“

眾人

”包括寶玉。“

孤高自許

”的黛玉完全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只想抓住機會展露才華,“

大展奇才

”,從而無視了元春的意圖。

正是因為想要“

大展奇才

”,黛玉才從寶玉身上尋找機會,“

林黛玉未得展其抱負,自是不快。因見寶玉獨作四律,大費神思,何不代他作兩首,也省他些精神不到之處

。”這可真是各取所需,各得其所。黛玉想要“

展其抱負

”,只恨沒有機會,寶玉卻為獨作四首詩而“

大費神思

”,巴不得有人幫忙分擔。於是,黛玉主動出擊,對已寫完三首的寶玉說:“

你只抄錄前三首罷。趕你寫完那三首,我也替你作出這首來了

。”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然而,這種寶玉黛玉都滿意的結果,卻嚴重違背了元春的初衷。元春之前聽父親賈政說“

園中所有亭臺軒館,皆系寶玉所題

”,“

且喜寶玉竟知題詠,是我意外之想

”,但她深知寶玉在賈府倍受寵愛,父親的話也許有些水分,於是想要“

當面試過

”,才能真正瞭解寶玉才學的深淺。可就算是“

當面試過

”,卻還是因黛玉的自作主張而有了水分,並不能代表寶玉的真實水平。

回頭再看整個事件,黛玉為寶玉代寫,完全是從自私的角度出發的,只是為了自我表現。寶玉其實並不需要她的幫助,寫得好與不好並不重要,既不關乎寶玉的前途和命運,也不會影響元春與寶玉姐弟間的感情,但會影響元春對寶玉才學深淺的判斷。

也就是說,如果元春希望透過這次面試對寶玉摸底,從而制定對寶玉的培養計劃,那麼,黛玉的自作主張,不但誤了元春,還誤了寶玉。

這就是

黛玉的自私,“孤高自許、目無下塵”的她,從來只為自己著想,不會考慮是否會影響到他人

寶釵對寶玉的提點,正是她個性的體現:為他人著想,不與人爭馳。

與黛玉的代寫不同,寶釵對寶玉的幫助,只是在一個字上進行了提點,因此被寶玉稱她為“

一字師

”。

王熙鳳眼裡的寶釵,“

不關己事不張口,一問搖頭三不知

”,但是,在皇妃面前,在寫應制詩這麼嚴肅的時刻,寶釵卻主動出手,“

轉眼瞥見

”寶玉詩中有“

綠玉春猶卷

”的句子,“

急忙回身悄推他(寶玉)

”。注意作者的用詞,“

瞥見

”、“

急忙

”,可見在寶釵看來,這件事很重要且急切,到了她非及時出手不可的地步。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一個字而已,有這麼重要嗎?是的,這就是寶釵的體貼入微之處,而她的體貼,主要是針對元春的。

我們先來看寶釵的原話:“

她(元春)因不喜‘紅香綠玉’四字,改了‘怡紅快綠’;你這會子偏用‘綠玉’二字,豈不是有意和她爭馳了?

寶釵這麼說,是有前提的。只因元春將寶玉所題的

“紅香綠玉

”改為“

怡紅快綠

”,刻意去掉了“

香玉

”二字。都是勤儉務實之人,寶釵太懂元春這麼改的原因了。“

香玉

”有“溫香軟玉”之意,即溫柔鄉。元春不希望寶玉沉湎於溫柔鄉,所以將“

香玉

”二字去掉了。

然而,正值青春期的寶玉,滿腦子都是“

香玉

”,於是,在寫詩時,“

綠玉

”自然就流露出來了。這就是“

有意和她(元春)爭馳了

”:你把我的“

綠玉

”改成“

快綠

”,我就不認,偏要用“

綠玉

”。

像不像小孩子鬥氣?

其實,如果元春也是寶玉這樣的“

富貴閒人

”,互相鬥氣倒沒什麼。

但元春不是。

元春不但不是“

富貴閒人

”,而且她心裡裝著家事國事,更是深切關注著弟弟寶玉的教育成長。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寶玉的這一堅持,很容易讓元春產生沮喪心理:我這個弟弟,真是孺子不可教也,真讓人操心和擔心啊。

寶釵太懂這種沮喪感了,當她的哥哥薛蟠不聽勸時,她何嘗不為之操心和擔心?

賈府上上下下這麼多人,都在“

安富尊榮

”,元春獨自在“

那不得見人的地方

”苦苦支撐,連個幫手都沒有。好不容易回趟家,不說要弟弟為他分憂,至少不能給她添堵吧?

正是對獨自支撐的感同身受,寶釵對元春產生了強烈的同理心。何況,元春對寶玉這個弟弟感情深厚,書中說他們“

名分雖系姊弟,其情狀有如母子

”,所以姐弟相見時,元春“

一語未終,淚如雨下

”。

由此可知,

寶釵提示寶玉改“綠玉”為“綠蠟”,一字之差,看似無關痛癢,實則意義重大

。相比於元春省親時各種繁複的禮節,寶釵更注重元春的情感體驗,希望寶玉能懂事一點,做一個讓姐姐放心的好弟弟。這樣一來,元春在宮中的日子,即使苦和累,只要想到弟弟懂事聽勸,也能心寬一點。

這也正是寶釵身上的閃光點,她善於推己及人,凡事都會為他人著想,尤其不愛與人爭馳。能退則退,能讓則讓,只要彼此都舒服。

寶玉寫應制詩時,黛主幫他是自私利己,寶釵幫他是無私利他

這就正好與黛玉的想要“

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

”形成了對比:

黛玉從利己出發,一心只想爭第一,寶釵卻從利他出發,凡事都不願與人爭馳。

就這樣,作者透過對黛玉和寶釵分別對寶玉的幫助,突顯了她們的個性特點:

黛玉利己,愛爭;寶釵利他,不爭。

然而,《道德經》告訴我們:爭是不爭,不爭是爭,“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處處爭先的黛玉,眾叛親離;不願與人爭馳的寶釵,卻贏得了來自各方的青睞。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