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當代書法是一個實實在在的競技場,它只看呈現出來的作品,而並不關心作品是如何創作出來的、背後的作者成熟與否。於是,越來越多的年輕作者透過展覽一舉成名,並引領了書法創作的走向。出生於1987年的楊科雲,就是一位用過展覽迅速成長起來的書法家。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作為一個85後,楊科雲已經多次在中國書法最高獎——蘭亭獎、全國書法展、中青年書法展、各體單項展入展、獲獎無數,尤其是他在第十二屆全國書法展上,3種書體同時入展,成為那屆國展入展作品最多的幾位作者之一。在第七屆中國書法蘭亭獎上,楊科雲再次獲得銅獎。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像楊科雲這樣的年輕作者學習書法的時候,書法已經成為高等書法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國展的大部分入展者都是經過專業訓練的科班人士。這一批青年才俊在技法上遠遠超過了他們的前輩,成為中國書法一道亮麗的風景。

楊科雲雖然不是科班出身,但他學書的經歷卻與專業並沒有什麼兩樣。楊科雲大學時讀的是理工科,但其大學期間開始跟隨國展高手學習,並能在展覽上嶄露頭角。所以,楊科雲的書法既具備了傳統功夫,又且具備了理工男的謹嚴與精到。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楊科雲的三件獲獎作品為一件小行楷、兩件行草。他的小楷作品大抵植根魏晉,又融入《蘭亭序》、褚遂良、米芾、趙松雪、沙孟海諸家的影子,更有時下流行風的特質。

其筆畫映帶得自《蘭亭序》,欹側取勢得自米元章,筆畫堅實則似趙松雪,結字形態則旁參沙孟海……其取法之廣,難以一一道出,已經初具自家面目。取法廣博,是當代青年書家比較普遍的現象,因為現在的作者掌握的資料之豐富,是以前書法家遠遠不能比擬的。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楊科雲的小楷筆法生動,點畫到位,字形於結構嚴謹中透出動態之美,可謂靜中有動。其最大的長處是點畫質量較高,經得起推敲,耐得住品味。

然其不足也是一望而知的。大家筆墨,可以一字論之——厚。而楊科雲缺乏的正是這個“厚”字。其缺少起伏的用筆,造成線條的過度單薄;下筆過輕,又給人以硬筆書法的錯覺。這種風格很容易讓人想起乾隆皇帝在大量法書上的御筆題跋書法,雖然其生動程度遠在乾隆之上,但單薄單調則相彷彿。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楊科雲行草作品則屬於常見的“展覽體”,這種東西見多了難免讓人出現審美疲勞,但疲勞歸疲勞,其秀美流媚還真沒法否定,或者說不忍心否定。這有點像韓國美女,雖然你明知道她是整容之後的“人工作品”,且有千人一面的弊病,但你不能不承認她是美女,也自然不會去深惡痛絕。

楊科雲獲獎的兩件行草作品形式稍有差別,而風格則別無二致。其主要取法無疑是米元章。米芾書法尤其是其行草,癲狂荒唐的成分很多,後之學米者必須進行矯正,否則難以為人接受。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楊科雲的米氏行草顯然是經過其美化過的米芾,美化的結果是陽剛之氣沒了、痛快爽利之氣沒了、剛勁沉著之氣沒了、挺拔威猛之氣沒了,剩下的只有軟媚之氣!

當然,除了軟媚,你可以說還有節奏的變化,線條粗細的變化,字形大小的變化,墨色的濃淡乾溼的變化,對米芾以外(主要是二王)法書的吸收變化,用筆速度的變化等等,但這些變化都掩蓋不了作者對米芾理解的膚淺,更掩蓋不了對王羲之、王獻之理解的膚淺。

85後青年獲蘭亭獎,技法確實高超,但對書法的理解很低階

宋代書家中對二王理解最到位的應該是米芾,而二王書法則可以“端莊雜流麗”“剛健含婀娜”二語來形容。米芾書法顯然也具備這個特點,所以,學米者癲狂過度之處我們可以矯正,而端莊流麗、剛健婀娜這個總特徵則絕不能拋棄,否則便流於軟媚,流於軟媚便是誤入歧途。

對楊科雲這樣的技法高手來書,技法已經不是問題,問題在於對書法的理解。不客氣地說,對書法的理解,楊科雲遠遠還沒有達到科班水平,尚需積極努力。

特別宣告:以上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新浪網觀點或立場。如有關於作品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於作品發表後的30日內與新浪網聯絡。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