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歌爾股份:VR硬體代工龍頭

近期國內外巨頭相繼宣佈切入元宇宙領域,雖然現階段大部分尤其內容應用類的公司不會產生多少利潤,但不妨礙一堆相關概念股的炒作。

面對元宇宙來襲,除了直接簡單除暴選擇美股相關龍頭股外,國內則可考慮的

VR代工龍頭歌爾股份。

基礎設施、終端裝置、內容應用作為構成整個VR生態的三大環節。

其中作為元宇宙硬體的VR(終端裝置)將率先釋放利潤,其次是過往滲透率低,未來兩三年全球VR產業鏈會進入快速放量期。公司預計今年VR裝置出貨量是1000萬臺,明年可能達到2000萬臺。

國盛報告指出公司預計2021年盈利42。44億-45。28億元,同比增長49%-59%,若取中值估計Q4利潤為10。53億,同比增長約 26。6%。

既有相關概念,也有較強的基本面,不乏成長性的同時市值大流通好。

歌爾股份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在此也就長話短說,梳理邏輯。

一、硬體龍頭

歌爾股份業務分為精密零元件、智慧聲學整機、智慧硬體三大業務。

截止2021H1,精密零元件、智慧聲學整機、智慧硬體業務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60。5億元、124。9億元、112。1億元,佔營收比分別為19。98%、41。25%、37%。

智慧聲學整機是驅動公司過去三年股價爆發的核心業務。

2018-2020年受惠蘋果的TWS放量爆發,TWS滲透率在中短期迅速提升,成為海內外現象級產品,推動智慧聲學整機業務兩年營收復合增速約97。87%。

如今。該業務總體保持不錯的成長性。

雖然核心客戶TWS耳機新品迭代節奏放緩,該業務三季度發貨產生的利潤會在四季度結算,結合公司利潤增速指引及對可穿戴產品的切入,該業務中短期階段仍不乏成長性。

隨著TWS 耳機將從成長期步入成熟期 ,VRAR所在的智慧硬體業務將接棒,具備爆發潛力、條件,也是目前驅動股價提升的核心因素。

過去VR曾有過一段時間熱潮,彼時的產品從產業鏈或是產品自身並不成熟。

如今的VR,一方面是硬體裝置暈眩感基本得到解決的同時成本下降,另一方面是內容端匱乏的問題相對過去有不少的改善,能夠滿足基本需求。

自VR/AR於2014年推出市場後,歌爾股份隨即開始研發積累技術,如今在AR/VR領域已有超過五年以上的研發經驗,所以在製造、技術等能力方面會比較成熟。

如今在在VR領域已形成零件+成品佈局的先發優勢,其AR頭盔裡面25—35%是自制的。

截止2021Q3 資本開支達到25。1億元,積極的資本開支主要用於裝置投資的產能擴張。

這一動作的背後是客戶訂單放量的高確定性。

2020年7月,公司拿下Oculus的新一代VR裝置獨供大單,即Quest 2,並與Oculus簽訂獨家代工協議。

因此歌爾股份作為Oculus的核心供應商,受惠其產品的快速放量,智慧硬體業務增速十分有保障。

其次公司前五客戶均為國內外知名的巨頭,前五客戶佔據80%,沒有單個客戶超過40%,單一依賴性小。

最後是這幾個大客戶在明年將相繼進入VR領域,歌爾股份智慧硬體將呈現高確定性高成長的結果。

二、元宇宙

這一次元宇宙與2014年及2016年的VR炒作不同之處在於臉書、微軟、英偉達等巨頭相繼宣佈進入元宇宙領域的同時從釋出會、改名、產品演示等動作彰顯其進入該領域的決心。

蘋果、索尼、位元組等新玩家也會在明年攜產品進入該領域,

華為已經在2019年推出第一代VR眼鏡,預計11月17日舉辦新品釋出會,涵蓋耳機、二代VR眼鏡

從競爭格局來看,目前第一的是Facebook的Oculus,市佔率炒60%。其次是位元組的Pico和大鵬,市佔率均在8%左右。

Oculus獨佔鰲頭的市佔率確保歌爾股份vr業績短期內爆發。

三季度期間,IDC預測全球出貨量預計將於2025年增長至2860萬臺,五年複合年增長率為41。4%。

元宇宙帶動眾多玩家進入該領域,初期的新興產業普遍都會有一個野蠻增長階段,也就會催動VR硬體裝置的爆發,歌爾股份針根據視覺化的訂單,認為IDC的出貨量預測十分保守,所以也因此存在較大的預期差。

最後,回顧到二級市場。

誠然,歌爾股份相比其它概念股的漲幅少。

掀開炒作背後的迷霧,市場短期的估值波動難以把握,只有公司業績是擺在眼前的,尤其是業績長期成長的公司既是最能體現邏輯變化的同時也會是longfund首選。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