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快手平臺推 私域流量 模式創作者們或將更加積極創作

快手平臺推 私域流量 模式創作者們或將更加積極創作

在其史上規模最大的平臺生態釋出會上,快手宣佈2021年平臺內容向“私域流量”傾斜,並推出了內容創作激勵措施。快手平臺上的創作者們或將更加積極,但快手平臺此前暴露出來的內容生態缺陷依然沒有解決。

快手獨特的內容生態

在國內外,網際網路平臺主要的變現模式要麼是販賣流量,即廣告模式;要麼是販賣商品,即電商模式。但快手的變現模式卻比較少見,特別是其創立初期幾乎全部靠“打賞”變現。

變現模式導致快手的內容生態也與多數網際網路平臺有所區別。

4月22日,快手光合創作者大會在廣州舉辦。這是快手成立以來規模最大的平臺生態釋出會,快手多位高管及各業務線負責人到場推介其內容創作扶持計劃。快手高階副總裁、內容運營負責人嚴強在演講中特別強調了快手的內容分發與競爭對手的區別。嚴強表示“儘管基於演算法對爆款內容的最大化分發,可以為平臺帶來極大的收益;但我們不認為未來的一切的事情都由演算法決定,我們不認為演算法可以凌駕於創作者之上。”

快手強調不以演算法為盈利捷徑,而是以“普惠”的方式吸引著創造者參與,並透過提高需求的匹配度,持續為創作者帶來實際的收益。快手還強調了對私域流量的保護,讓私域成為一份創作者可以掌握的資產。

快手的內容策略下的內容生態中,創作者擁有更強主導權,創作者為了流量會挖空心思,但部分創作者也因此可能“鋌而走險”。

有深度分析表示,邏輯上,在移動小屏時代,APP向用戶推送什麼,遠比使用者自己選擇什麼,對流量的影響更大。但在實際的執行中,情況與初心出現了一定偏差:快手“普惠”的流量模式,粉絲與內容製作者互動更為深入、關係更為緊密,反而造成了部分頭部網紅(以及所謂的網紅“家族”)過大的話語權。或者說,就是快手把部分權力,暫時讓渡給了頭部內容生產者,同時與他們分享“打賞”的收入——這就是快手自己高調定義的“私域流量”。現在來看,快手曾一度被全網批評的出位、獵奇等博眼球內容的出現,也和這種流量分配模式有關,因為背後的上傳者知道這樣的內容是能夠獲得流量分配,進而帶來收入的。

“未成年人網路保護”公益訴訟第一案暴露快手內容生態缺陷

2016年,一篇名為《殘酷底層物語:一個影片軟體的中國農村》的文章“刷屏”,這篇文章將快手推向更多人的視野。人們因此關注到了快手內容生態的缺陷:大量內容創作者為了博眼球大量創作出其不意的內容,例如生吃活蛇、冰鎮腦袋、自虐式喝酒,其中還夾雜著部分明顯違法違規的不良內容。

快手因此對其平臺上的內容創作進行了規範和引導,也通過了一系列傳播為自己“洗地”,最終渡過了那一場風波。

不過,快手內容生態暴露出來的這一缺陷,並非其早期獨有,截止目前仍然沒有根除。

今年3月17日,快手在《法治日報》釋出《致歉宣告》,就“快手APP未切實履行兒童網路保護業務,致使不特定兒童遭受或面臨個人資訊被洩露、違法使用的不良後果和潛在風險”致歉,並承諾整改。

據媒體報道,事件起因是近年來杭州市某區發生的幾起違法犯罪案件。在這幾起案件中,快手在開發運營App的過程中,未以顯著、清晰的方式告知並徵得兒童

監護人

的有效明示同意,便允許註冊兒童賬戶並收集、儲存兒童個人資訊。在未再次徵得兒童監護人有效明示同意的情況下,向具有相關瀏覽喜好的使用者直接推送含有兒童個人資訊的短影片,同時也沒有采取技術手段對兒童資訊進行專門保護。以上行為對不特定兒童的人身安全、生活安寧等造成潛在風險,甚至有的兒童個人資訊被不法分子利用,產生了損害後果。

這一案件是民法典實施及未成年人保護法修訂後,檢察機關針對“未成年人網路保護”提起的民事公益訴訟全國第一案。案件最終以和解形式終結,但也將快手內容生態的缺陷再次暴露了出來。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案件中的違規內容並非個例,快手此前就被爆出過“未成年孕婦”、“疑似猥褻女童”、“未成年人吸菸”等違法內容。

2020年9月10日,快手因其平臺上的女性主播在表演過程中存在裸露上身的行為被處罰。近一個時期,快手因為“惡意喝播”、炫富拜金、低俗互動、兒童邪典等不良內容處置了數萬個賬號,其中不乏數百萬粉絲級大V。可見,快手內容生態的缺陷還沒有獲得根本上解決,這或為平臺埋下隱患。(內容來源:財觀社)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