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雷軍不談理想,但小米的新十年不能“躺”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周逸斐

雷軍的“迷失彷徨”,何嘗不是小米的命運。

不同於前兩年大談創業和產品情懷,今年雷軍的演講主角不是小米,變成了創辦小米之前的雷軍個人故事。

圖源小米直播間

雷軍一共講了三個低谷故事,站店賣貨、泡論壇和做卓越網這三段經歷,讓他有了對使用者、社群和電商的基礎理解,也為日後經營小米打下基礎。

並且他在演講中說“實在撐不住,其實躺會沒關係,躺一躺也不丟人”。

雷軍這些年堪稱“勞模”。小米成立十二年來,雷軍扛過不少“低谷”。比如,2015年的供應鏈危機、銷量急劇下跌,小米上市一年後股價腰斬……

今時也不同往日,曾經和雷軍一起打下市場的老將們,已經退居二線,換由外部空降高管為主的新領導班子,繼續輔助雷軍和小米麵對新問題。

小米目前的境況,恐怕還不能“躺”,它要解決的問題也有很多。

被雷軍視為最後一次創業的造車計劃,距離官宣已經500多天,耗資33億元,尚未拿出實質性成果。還在繼續進攻的高階市場,也讓雷軍持續費心費力。

僅過去一年,小米就經歷了35次組織架構和人員調整,

王翔、盧偉冰、曾學忠等高管先後經歷調動,雷軍本人還先後從多家小米關聯公司退出。

頻繁調整的背後,顯然是小米和雷軍面對越來越大的競爭壓力。

小米新十年,不知又會講述怎樣的故事,但多次“穿越人生低谷”的雷軍,始終會是舞臺的主導者。

第三年演講,雷軍不談理想了

年度演講到了第三年,雷軍不再走熱血奮鬥路線了。

在個人社交媒體上預熱了將近一週後,8月11日晚上7點,雷軍終於在經典小米鈴聲中登上演講舞臺。

他以“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為主題,講述了自己人生中三段的低谷經歷,以及從中獲得的感悟。藉此鼓勵如今的年輕人,勇敢面對困難和挫折。

眾所周知,雷軍是中國第一代中關村創業者,經歷了辦公軟體金山WPS(文字處理系統)最如日中天的年代。尤其是WPS和跨國巨頭微軟,在桌面文字處理軟體領域進行過的那場轟轟烈烈的大戰,被外界賦予了比普通商戰更加濃厚的創業色彩。

雷軍作為金山研發負責人,親歷了整個過程。

當時剛加盟金山的20多歲雷軍,研發出一款名為“盤古”新辦公軟體,與微軟Office正面抗衡。但盤古上市後,銷量慘不忍睹。為了找到盤古滯銷的原因,雷軍去了中關村一家軟體店站店賣貨。經過七天的一線學習後,雷軍明白了盤古的問題在於“閉門造車”。

圖源小米直播間

基於站店賣貨的經驗,金山找到了活下去的路,而雷軍卻遲遲陷於盤古失敗的情緒中。

迷茫時期的雷軍,決定休息半年。那段時間他和朋友經常去泡吧、蹦迪,還沉浸在重金屬搖滾裡。甚至因為經常泡吧,他動過在三里屯開個酒吧的想法,就是在為開酒吧做調研時,他遇到更有趣的事情——“CFIDO”(中國惠多網)的BBS論壇,每天跟人賽著發帖。

正是在這段時間,雷軍透過泡論壇認識了兩位之後攪動中國網際網路的領軍人物,在尋呼機公司做程式設計師的馬化騰(騰訊創始人),和在寧波電信局的工程師丁磊(網易創始人)。

這段泡論壇的經歷,也為後來小米成功運營論壇,無形中打下了基礎。

休整半年後重新投身工作的雷軍,發現網際網路浪潮已勢不可擋。於是,雷軍和金山董事會曾試圖以1000萬收購網易、彎道超車,最終以網易拒絕而告終。

收購網易失敗後,雷軍自己創辦了電子商務網站卓越網。

由於極度缺乏資金,以及正值全球網際網路泡沫破滅的前夜,卓越網沒像早期的網際網路公司一樣,依靠鉅額融資支撐下去,雷軍最終在2004年以7500萬美元的價格,將卓越網賣給了亞馬遜。

那時,中國創業者對賣公司的接受度比較低。雷軍賣掉卓越感覺像賣掉了自己的“兒女”。更痛苦的是,雷軍因此錯失了整個網際網路時代,這也是後來他特別強調踩準“風口”的原因。

圖源雷軍微博

在長達一個多小時的演講中,雷軍大談個人低谷經歷,幾乎沒用多少篇幅提到小米。但透過這次主題,也能窺探到小米如今的真實處境。

從動力滿滿的2020年演講“相信自己,一往無前”,到慷慨激昂的2021年演講“我的夢想,我的選擇”,再到今年的“穿越人生低谷的感悟”,不難發現,雷軍每一年的演講主題,似乎都和小米當年的生存狀態緊扣。

2020年,是小米成立十週年。這一年,小米喜訊連連:股價終於漲回了兩年前的發行價,雷軍成功兌現了“要讓在上市首日買入的投資者股價翻一倍”的諾言;小米推出小米10系列手機,開啟了高階化;三季度,小米手機出貨量時隔6年後,重回全球智慧手機排行榜的前三。

多重利好,讓雷軍當年在首場年度演講現場,喊出“直面風險,豁出去幹”的豪氣。

到了2021年,情況又有了新突破,小米的手機銷量首超蘋果,拿下了全球第二的佳績,雷軍自信滿滿地在主題演講中放出“三年拿下全球第一”豪言,還鼓勵人們“不要在乎別人的冷嘲熱諷,相信你選擇的最重要的事”。

到了今年,小米的現狀確實給人以“身處低谷”的感覺。

股價又回到了2018年的股價水平;一季度淨利潤出現腰斬,市場份額滑落至國內第五名;二季度小米在全球市場的出貨量同比下降了25%。

雷軍一直是個有夢想的人,這次他不再提及“豁出去幹”“理想”,而是反思“人生低谷”,或許也是小米對外界的一種迴應——在經濟下行的環境中,放慢腳步,“躺一躺也不丟人”。

但以目前小米的現狀和行業的競爭環境來看,未來十年,小米的關鍵詞依然是進攻、突圍。畢竟,高階市場難攻,保持市場份額也不易。

小米潮起潮落的十二年

小米這十二年,經歷了多次潮起潮落。

回頭來看,小米過去十二年,可以分為四個階段。分別是2010年初到2014年(小米異軍突起)、2014年到2016年底(陷入低谷期)、2017年到2020年(重回舞臺)以及2020年初至今(高階路道阻且長)。

不論是外部媒體專訪還是雷軍個人演講,關於小米2014年之前時期的回憶,都是“痛並快樂著”的格調。

很多人用“完美”這個詞來形容這段創業早期的日子。

那一時期,雷軍動用身邊所有人脈和資源,集結了一隻被外界形容為臥虎藏龍的超豪華創始團隊。在2010年,這群人已經是微軟、金山、谷歌和摩托羅拉的核心人物或高管,大多數人都管理過幾百人的團隊。

彼時,創始人管理層團隊一片和諧,每個人都朝著“硬體+軟體+網際網路”鐵人三項的“大計劃”,一步步走近。雷軍還天天潛伏在MIUI論壇裡,用“小蝦米”賬號孜孜不倦地和產品經理們分享自己的產品建議。

外界最熟悉的一件事是,2011年8月16日,小米一代以1999元的價格一炮打響。到2014年,小米的創業者都是邁著愉悅的步伐,大步向前挺進的。

超高速成長的背後,系統性成長的問題終究不能被繼續掩蓋下去了。

那段時間,小米的“飢餓營銷”策略不靈了,高性價比也不再是小米的優勢。這也是雷軍在首次年度演講時,重點提到的小米跌落“谷底”的經歷。

2015年,手機銷量開始下滑、遭遇“螢幕門”事件。2016年,小米出貨量更首次出現倒退,只有5542萬臺。

在當時的手機行業,沒有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後,還能成功逆轉的。與此同時,昔日和諧的創業團隊也開始四分五裂。

當時,外界輿論把導致小米市場滑落的最大罪魁禍首,認定為創始人之一週光平——掌管供應鏈的周光平和旗下團隊,與供應商三星半導體相處得很不愉快,導致小米出現供應鏈危機,連帶著小米5發售也被拖延。為此,雷軍親自出馬,跑到三星總部溝通了四次,才算解決。

小米頹勢還在進一步擴大,2016年5月,雷軍決定親自上陣負責手機研發和供應鏈,周光平被調去做首席科學家,遠離了一線。

幾乎同一時期,另一個聯合創始人黃江吉,也因為當時負責的小米三駕馬車之一的即時通訊產品米聊,在市場表現不佳,被調往了新成立的“小米探索實驗室”,後又負責雲服務和路由器——也遭遇失敗。

周光平和黃江吉慢慢淡出舞臺,雷軍對小米的路徑也陷入了搖擺和思考中,2016年他只見了一次媒體。

進一步擴大生態鏈、發展線下零售渠道,加上部分友商退出競爭市場,終於,2017年,小米公司又回到了高歌猛進的節奏。

那年7 月,雷軍透過一封公開信中,自豪地公佈了小米手機第二季度成績單—單季出貨量2316萬臺,創下歷史最高紀錄,用資料證明小米“二次創業成功”。

如果說2017年是小米的觸底反彈之年,那麼2018年的小米,真正回到了中國商業舞臺的正中央,成功在香港赴港上市。

不過,這幾年小米似乎又陷入新的發展瓶頸。

近幾年,我國手機市場開始由增量市場向存量市場轉變,價效比為重的中低端手機品牌發展空間被壓縮。以三星、蘋果為主導的高階市場,雖然被頭部玩家佔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但還有不少可挖掘的空間。

靠價效比起家的小米,低毛利也一直困擾其發展。

因此,中低端手機產品線的競爭進入常態化階段後,

雷軍最終判定“高階之路是小米成長的必由之路,也是小米發展的生死之戰”。

“價效比”曾是小米搶佔市場的法寶,如今卻成其衝擊高階的最大桎梏。

品牌定位在消費者心智中是很難改變,尤其是一個長期以價效比著稱的品牌要想在高階市場突圍,更是難上加難。

衝勁十足、急於求成的小米,高階之路還未走順,問題倒是頻發。

最具代表性的是2021年小米11“千人維權”行動。

結合當下行業整體情況,小米還未到“危急關頭”或者“走入低谷”的境況,但接下來幾年,必須繼續走完這場險象環生的“長征”,完成自救。

誰陪雷軍走完新的十年?

小米步入下一個“重新創業”的十年,卻無人再為雷軍熬那鍋煮了5個小時的小米粥了。

如今的小米早已穩坐國內頭部手機廠商行列,但當初的創始人們已經淡出一線。

隨著被外界稱為“雷軍背後的男人”林斌退居二線,小米這7位創始團隊成員均不再負責具體業務:黎萬強、周光平、黃江吉離職,留任公司的其他四名聯合創始人中也轉到幕後,王川成為首席戰略官,洪鋒負責小米金融,林斌進入了戰略委員會;劉德擔任組織部長。

為小米打下中低端市場的老將們退出,換由魚貫而入的外部職業經理人登上舞臺,成為圍繞在雷軍身邊的“左膀右臂”——小米粥雖然養胃,但配料豐富的雜糧粥,似乎更適合長大了的“小米”。新的十年,小米要衝高端了。

為了打贏這場“小米生死之戰”,雷軍從2019年開始,就在“收集外部高管”的路上一路狂奔。尤其是2020年小米實行合夥人制度後,更是瘋狂。

從金立集團總裁盧偉冰、聯想集團副總裁常程,到小辣椒手機創始人王曉雁、努比亞聯合創始人苗雷,再到暴風TV CEO劉耀平、魅族科技高階副總裁楊柘,小米迅速組建了手機圈的“復仇者聯盟”。

過去與小米“抬槓”的友商,後來搖身一變成了雷軍的心腹。雷軍選的這批空降新人,能否沿襲老將們耐打、敢闖的特性呢?

答案已經顯露。2021年以來,小米不僅沒有加入“新人”,反而“跑著跑著就散了”。

先是入職僅半年多的楊柘,官宣因為身體原因宣佈離任小米副總裁一職。不過,據晚點LatePost報道,楊柘離開其實是因為“工作未獲雷軍的認可”。

繼楊柘之後,最近官宣離開“空降”高管是常程。

兩年前,雷軍官宣常程加入小米時,常程迴應稱“加入小米是最美的期待”。但此後時間裡,他的職業生涯似乎並不太順利。

跳槽到小米之前,“萬磁王”常程一直被視為聯想手機的靈魂人物,一度打造出聯想樂商店和茄子快傳等移動端核心應用,屬於手機硬體、軟體和營銷能力兼備的“全才”。

但自進入小米,常程不僅未帶著小米攻城略地,反而引發了“擦邊球”低俗文案等一系列負面事件,這讓雷軍對常程並不算滿意。隨後的一年時間,除了“新瓶裝舊酒”的小米10系列外,小米流出的有關常程的訊息就不多了,甚至還不如後加入的楊柘。

目前來看,新領導班子裡,最耐打的就是盧偉冰。

盧偉冰屬於“復仇者聯盟”中晉升速度最快的一位。2019年,盧偉冰離開金立,開始帶領紅米手機攻城略地,很快幫小米穩住了國內市場份額,併成功拖住了華為旗下的榮耀手機。

而且盧偉冰的“大嘴”,在進入小米後更是不遺餘力。幾乎所有競品一發布,盧偉冰就能迅速找到切入點進行一番點評。而且每次懟完之後,盧偉冰都不忘宣傳自家紅米產品。

種種戰績,讓盧偉冰在雷軍、小米內部得到了較高的評價,雷軍也把親自領導的中國區、周受資原來領導的國際區,都交給了盧偉冰。

但並非每個外部高管都能成為盧偉冰,沒有誰能保證或者有能力能陪雷軍走完新的十年。畢竟,曾經齊心協力、共同打天下的一些“兄弟”們,也未走完小米第一個十年。

從常程、楊柘的離職結局可以看出,成本巨大的競業協議、高管自身性格與小米風格是否真正匹配等外部因素,是小米除了評判對方專業能力外,也慎重考慮的地方。

而且,空降高管對於小米內部人才培養體系也是一種衝擊,將會擠佔了一些高管的名額,也會影響員工晉升積極性。

雷軍 “復仇者聯盟”的人才觀念進行了調整,似乎在其“人生最後一個重大創業專案”——小米造車上,有所體現。

去年3月,小米高調宣佈造車,“再次披掛上陣”的雷軍,兼任智慧電動汽車業務的執行長。官宣的其他16名造車計劃核心人員,絕大部分是小米內部員工。

圖源小米公眾號

而在隨後的團隊擴張過程中,更多是外部車企高管陸續空降小米業務部門的訊息:上汽通用五菱銷售公司原副總經理周鈃加入小米汽車,擔任營銷方面負責人;極狐汽車事業部原總裁於立國擔任小米汽車北京總部政委、小米汽車副總裁;車輛本身研發層面,雷軍請來了前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鬍崢楠。

造車計劃尚無實質成果,暫且無法判斷這批智慧汽車新高管們的能力。

其實,無論誰走、誰來,都不會影響雷軍繼續率領小米,朝既定目標前進的節奏。今年52歲的雷軍,依舊耐打。但小米更需要藉助新領導班子,上陣打更艱難的戰役,創造出新10年的里程碑。

雷軍不談理想,但小米的新十年不能“躺”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