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科技/ 正文

iPhone 14砍單,Mate 50增產,誰在買華為手機?

歡迎關注“新浪科技”的微信訂閱號:techsina

文/孫鵬越

剛剛結束的十一假期,是上班族的假期,也是手機界的狂歡。結束預購期的華為Mate 50系列和蘋果iPhone 14系列上演“王見王”的巔峰對抗,出貨量資料成為檢驗市場的唯一真理。

Mate 50系列作為闊別2年之久的華為高階旗艦,時間並沒有減少花粉們(華為粉絲)的熱愛,出現了供不應求,甚至找黃牛加價購買的熱潮。

面臨如火如荼的華為,蘋果卻罕見出現了弱勢,iPhone 14和iPhone14 Plus接連出現出現“上市跳水”的慘狀,首發剛開始就跌破原價,在一些第三方電商平臺甚至直降400元以上。

這不由讓人深思:Mate 50究竟有什麼魔力?到底是誰在買華為手機?

華為一機難求

目前,

Mate

50全系列都屬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在閒魚為首的二手電商平臺上,售價4999元的

Mate

50基礎版本需要加價500元購買;崑崙玻璃版本加價800-1000元;售價12999元的

Mate

50保時捷版本,則需要加價4000元購買。

據華為供應鏈資訊透露:第一批Mate50系列的備貨量大約是400萬臺,但具體每個機型的備貨量並沒有準確資料。而面對“如飢似渴”的消費者,華為已經開始緊急下單增產Mate50系列。

難預約、難搶購的華為,線上下真的難麼一機難求嗎?

鋅財經實地採訪了線下華為店的銷售人員趙女士,趙女士對Mate 50系列第一感想就是貨太少。作為該城市最大的二級分銷商,能分配到的Mate 50系列也並不多,攏共就不到200臺貨,再按銷售業績分給線下十家門店,銷量最好的門店也就能拿到20-30臺。

“Mate 50的熱度太高了,27號釋出就有很多人預約排隊,等10月1號到貨以後,緊接著就全賣完了。目前十一黃金週,都是不停地接受客戶的定金,等待來貨。”趙女士對Mate 50系列銷量很看好:“一般來說,新機的第一批貨源都比較緊俏,再加上Mate時隔兩年迴歸,有許多花粉都期待新品,取機當天都是需要排隊的。”

面對鋅財經諮詢的“誰在買華為手機”的問題,趙女士給出了詳細解答。

Mate

50系列分為四個版本,價格從低到高分別是

Mate

50e、

Mate

50、

Mate

50 Pro、

Mate

50保時捷,其中

Mate

50e還沒有釋出。這次的

Mate

50系列做得非常均衡,有低價版本、直面屏版本、曲面屏版本、奢侈品版本,基本可以覆蓋所有的消費者人群。不管你是喜歡高配還是低配,曲面還是直面,都能在4款

Mate

50裡找到喜歡的。”

“以前很多人都刻板認為,只有中年人、老年人才會買華為手機,並且把Mate系列認為是商務標配。但隨著Mate系列設計逐步升級,後置的攝像頭辨識度非常高,拿在手裡一看就是高階的Mate系列,被越來越多的年輕群體所接受。”

高辨識度一直是旗艦機型沖銷量的不二法門,目前來說,能從手機背面讓人一眼辨認出來的,只有iPhone和Mate兩個系列機型。

再加上華為主推的衛星通訊、鴻蒙系統、XMAGE影像、崑崙玻璃、充電速度等各種獨有技術加持,讓Mate系列逐漸成為黑科技代名詞。

一邊是iPhone首銷不及預期,被迫砍單;一邊是Mate市場緊俏,緊急增產。高階手機市場開始出現冰火兩重天的兩極分化。

誰在買華為手機?

在Mate 50系列的購買者中,很大一部分是長期持有Mate使用者,28歲的林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我從Mate 10開始就在用華為手機,後來華為被美國製裁,我立馬下單了當時的旗艦機Mate 40,現在用了兩年,又換了Mate 50。”林先生告訴鋅財經,他已經使用華為手機接近5年的時間,並且會一直考慮購買Mate系列。

當鋅財經詢問為什麼支援Mate系列時,林先生表示:“當時想購買一部高階手機,所有手機品牌裡面只能選擇蘋果、三星和華為。但是蘋果手機的螢幕不夠大、續航也差;三星和華為都是安卓系統,不分高低的話肯定是支援國產。”

“作為消費者,買高階手機肯定要考慮品牌價值,我個人認為華為的品牌價值要高於其他國產品牌,不管是Mate系列還是P系列,那種拿在手上的高階感,是其他品牌高階機所沒有的。”

在品牌早期,華為就已經利用黑科技技術快速升級了自己的品牌價值,並逐步與其他國產手機拉開差距。雖然其他國產手機品牌的旗艦機型,也逐步發力,但是消費者先入為主的觀念還是認為華為的品牌價值高於其他國產品牌,是唯一能和蘋果三星抗衡的存在。

“我不懂什麼手機配置,買華為就是為了愛國。”

53歲的胡先生面對鋅財經的採訪,斬釘截鐵表示自己購買華為的理由就是出於愛國之心:“我之前用的都是子女送的蘋果手機,後來美國鬧著要制裁,就立馬換了華為手機,從那以後一直就用華為,換手機還是華為!”

“我不懂什麼黑科技,晶片、攝像頭、系統對我來說都一個樣,但是我買的是中國技術,支援的也是中國技術,不單單只是華為這個品牌。”

臨近退休的胡先生,既不玩遊戲也不追劇看電影,他選擇手機的唯一要求就是螢幕大字大。這個現如今所有品牌都能滿足的基礎條件,其他場外因素就是他決定是否購買的先決條件。而華為則是能和國外高科技巨頭所抗衡,並始終堅持中國技術的品牌,無疑在很多消費者眼中成為中國科技的縮影。

這些希望祖國強大、希望民族自強不息的拳拳之心,也就轉化為消費和熱情投向了華為。

市場寒冬下的火熱

2022年的手機市場,註定是一片悽風冷雨,所有手機品牌都在面臨著出貨量下跌的危機。

中國信通院釋出《2022年6月國內手機市場執行分析報告》顯示:2022年1-6月,國內市場手機總體出貨量累計1。36億部,同比下降21。7%;其中,5G手機出貨量1。09億部,同比下降14。5%,佔同期手機出貨量的80。2%。

據Omdia資料顯示:2022年Q1季度和Q2季度,華為手機出貨量分別為560萬部和640萬部,均出現大幅度下跌。華為上半年總收入3016億元人民幣,淨利潤率5。0%,而手機業務僅在總體佔比中為33。6%。

不光是華為,出貨量暴跌的手機品牌不乏小米、OPPO、vivo等頭部企業,均有20-30%的同比降幅。整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也達到了十年以來的最差水平。

蘋果手機降價賣,大量品牌砍單,在寒冷的市場大環境下,華為Mate 50系列的火熱,成為獨一無二的現象級產品。

但不可否認的是,華為Mate 50系列和蘋果iPhone14系列的的雙雄爭霸,給市場帶來了積極反饋,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手機市場。

在接下來的雙十一、雙十二和元旦三個電商大促期間,手機市場會迎來一波爆發。

iPhone 14砍單,Mate 50增產,誰在買華為手機?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