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以產業發展賦能縣域財源建設

以產業發展賦能縣域財源建設

以產業發展賦能縣域財源建設

李延堃

以產業發展賦能縣域財源建設

產業興則財源湧。產業是財稅之源,科學合理的產業結構是保障縣域財政良性執行的重要因素。欠發達地區縣域財政屬典型的資源型、房地產型財源結構,工業經濟基礎薄弱,傳統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鉅,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滯後,亟需做好“四篇文章”,為縣域財源建設高效賦能。

做好“融”的文章,最佳化產業結構。

欠發達地區的最大優勢是資源,只有充分發揮好資源優勢,才能更好地推動和支撐地區經濟的發展。

擴大優勢資源開發。

發揮規模經濟效益,透過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逐步向結構導向轉變,建立起以主導產業為核心、自然資源開發與加工製造業融合發展的產業結構。同時,依託獨具特色的文旅資源推進文旅產業融合發展,做大文旅產業規模。

強化政策保障。

建立與產出效益、稅收貢獻掛鉤的資金分配機制,推行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繼續落實製造業納稅人延緩繳稅和融資擔保政府採購、製造業增值稅留抵退稅、小規模納稅人減徵免徵等減稅降費政策,建立“政府領導、稅務主管、部門配合、社會參與、司法保障、資訊支撐”的稅費徵管格局,打造金融生態示範區,支援產業結構最佳化升級。

做好“穩”的文章,鞏固傳統產業。

欠發達地區一般是傳統的農業縣,農業、資源、房地產等基礎產業仍是支撐縣域經濟增長、財政增收的重要產業。鞏固傳統產業,就能穩住財源基本盤。

推進農業產業行穩致遠。

立足資源優勢,發展壯大酒、烤煙、茶葉、中藥材、養殖等具有市場前景的傳統產業,加快推進產業化程序,增強農業產業創稅能力。

推進房地產健康發展。

房地產是欠發達地區拉動經濟增長和財政增收的重要產業,是實現穩經濟、保增長的必要保障。要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完善房地產政策,推進房地產稅改革,最佳化商品房預售資金監管,因地施策支援合理住房需求,提升房地產行業增稅能力。

做好“強”的文章,壯大主體產業。

欠發達地區要解決當前財政面臨的種種困難,必須發揮工業的中流砥柱作用。

著力招大引強。

用好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平臺,圍繞主導產業、優勢產業和未來產業,積極招引產值大、稅收貢獻大、經濟社會效益高、環境友好的專案落地,打造一批百億級產業,培育一批十億級產業鏈,建設一批億元級專案,全面促進產業發展。持續最佳化營商環境,用“放管服”改革的辦法最佳化政策實施流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和招商引資企業利潤水平。

著力建設“五好”園區和產業鏈。

“五好”園區和產業鏈建設,是實體經濟發展的車之兩輪,鳥之兩翼,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核心引擎。欠發達地區要將“五好”園區建設作為產業專案建設的主戰場,強化用能、用地、用工、物流等要素保障,做足“鏈式”發展文章,大力推進生物醫藥、新型建材、綠色能源、綠色製造、民族輕紡、生態綠色食品、數字經濟、文化旅遊、商貿物流、酒業等產業鏈建設,抓好“建強延補”,打通物流和產業鏈上下游銜接堵點,推動產業做優做強。

做好“潛”的文章,培植後續產業。

近年來,財稅體制改革不斷深入,由於工業經濟發展基礎薄弱,加之大多資源型企業屬財稅增值較低的傳統產業,欠發達地區產業發展後勁不足,迫切需要培植創稅增收效益好的後續財源。

發展壯大國有企業。

重點扶持縣屬城投、文旅、農業等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支援有條件的縣域國有企業在證券市場上市融資、發行企業債券。

大力培育市場主體。

實施優質企業梯度培育行動和市場主體倍增工程,培育一批領航企業,打造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促進市場主體經濟效益不斷提升。完善提升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引導零售業深入縣域經濟做大做強。

(作者系中共龍山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選自《新湘評論》2022年第16期)

以產業發展賦能縣域財源建設

掌上閱讀黨刊

《新湘評論》

2022年第16期

點選封面

進入電子刊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