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勵志】他是地表最年輕諾貝爾獎得主,一年發表8篇論文,獲得高分

他,1996年,出生於四川成都的一個高知家庭,從小就展現出對科學的極度熱愛。

1年學完小學課程,1年學完初中課程,1年學完高中課程,14歲參加高考,以理科669分,成為中科大少年班學生。

至昨天(2021年4月16日)為止,他已經在國際頂級科學週刊《

Nature》與《Science》,發表了8篇論文,被譽為最有可能成為地表最年輕的諾貝爾獎得主!

他的名字叫,曹原。

這個名字,未來還會持續不斷地為人類的科學進步,帶來直接的影響力。

有人可能會問:他的研究成果對我們有什麼用?

舉個簡單例子吧:我們現在的手機充電,最快也需要將近1個小時,使用他的超導材料,只需10分鐘。當然,他的超導材料的用途,遠遠不止於這個。

一路牛到底的天才少年

我們普通人的升學路徑是:幼兒園3年、小學6年、初中3年、高中3年,一共需要15年,19歲進大學。

曹原的升學路徑是這樣的:

11歲,跟隨父母來到深圳,才開始正式上學。

小初高的課程,一共用3年時間讀完。

14歲時,參加高考,以理科669分,進入中科大少年班。

19歲,進入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讀博士。

22歲以第一作者身份在《Nature》連發了兩篇論文,震驚國際學術圈,同時被評為《Nature》年度十大人物。

今年25歲的曹原,已經在

Nature》與《Science》發表八篇論文。

要知道,國際上的很多一流學者,一輩子最大的追求,就是在這兩份刊物上發表1篇論文。

曹原五六歲時,為了研究硝酸銀,將母親昂貴的首飾都給溶化了,他的父母卻沒有像普通家長一樣,責備甚至打罵,而是鼓勵他,帶他到商場買了大量的電子元器件,供他折騰。

由此,曹原開始專心致志地拆裝,研究其內部構造,他的動手能力就這樣培養起來了,同時,物理理論知識,也比普通孩子多得多。

2007年,在父母的安排下,11歲的曹原進入深圳市耀華實驗,從小學開始正式接受系統教育。天才的不同凡響在入學後,爆發出來,用一年時間,學完了小學六年的課程,再用一年時間,學完初中課程,又用一年時間,學完高中課程。從後來的學習看,他學知識不僅速度快,而且,掌握得很牢固。

2010年,14歲的曹原,考入中國科技大少年班,這個少年班,一年只從全國的將近900萬考生中,只錄取近1000人,基本上是萬里挑一。

曹原進的是“嚴濟慈物理英才班”,這是全中國最牛天才少年的聖地。即使在這裡,曹原也是最亮的星:別人要一整年完成的科研專案,曹原不到1個月就完成。

中科大校長稱曹原為“天才中的天才”,他說曹原是他見過的最聰明的孩子,沒有之一,曹原不僅聰明,而且非常努力,老師安排的科研專案,如果要求是五分,他能夠超額完成到六、七分,做得更多一點,這就是他超出其他同學的部分。

大學畢業時,曹原獲得了中科大最高榮譽“郭沫若獎學金”。

他是Z世代最牛科學家,沒有之一

18歲時,麻省理工學院提供全額獎學金,將曹原“搶”到手,並破格讓他直接攻讀博士學位。主要研究方向是石墨烯和超導體技術。

2018年,曹原22歲時完成了全部實驗,並第一次以第一作者在《nature》連發兩篇關於石墨烯超導重大發現的論文。

這一發現當即轟動全球,打破了世界107年來超導體魔咒。曹原發現了讓石墨烯實現超導的方法,這開創了物理學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將原本很少人關注的領域,推進到全球物理學最前沿的科研領域。

曹原論文發表9個月後,石墨烯商業化應用開始落地。曹原的發現將促進電子消費品工業的發展,在能源傳輸方面,它將為全球節省數千億資金。

2020年5月,曹原再次連發兩篇Nature,在魔角石墨烯取得系列新進展。其中一篇,曹原是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訊作者;另一篇,曹原為共同第一作者。

2021年2月1日,已經成為博士後的曹原再次以共同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發文報告,在三層石墨烯組成的“三明治”中觀察到超導性。在新的三層結構中,中間一層石墨烯相對於外層以新的角度扭轉,其超導性比雙層結構更穩定。

2021年3月31日,曹原再次在Nature發表一篇論文,曹原是以共同第一作者+通訊作者的身份出現。

2021年4月7日,

曹原再次在《Nature》發表論文,這是在《Nature》的第7篇。

今天,2021年4月16日,

曹原又以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的身份在

《Science》

發表論文。

國際物理學界都在期待:曹原將在哪一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愛國的Z世代:新一代錢學森

如此牛人,當然成為各國的“搶手貨”。與其他一些出國便不歸的學者不同的是,曹原認為,自己是中國人,註定是要回國、報國的。印證了“科學雖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卻有自己的祖國”。

100年前,梁啟超先生說:“少年強,則國強”。

天才少年曹原,不僅具備年輕科學家的優秀才能,還有一顆愛國的心。

我們國家對科研人員也越來越重視,真正頂尖的科學家,普遍不注重自身的榮耀,不在意名利,他重視的是自己的科研,更重視精神層面的表現。

曹原,我們都是你的粉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