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在上海車展前夕正式釋出面向十四五規劃的“東方風起”之後,針對自主品牌序列的發展,東風集團又為提振風行品牌,制定了差異化的“乘風計劃”。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6月10日,東風風行宣告品牌煥新,正式釋出了東風風行“乘風計劃”戰略煥新,從技術、品質和服務三大維度進化。同時,在品牌煥新發佈會上,風行還正式宣佈全系車型換標,從此前的“雙飛燕”LOGO正式變更為“勁獅”標識。

東風汽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常委、副總經理尤崢表示,東風風行作為東風公司自主乘用車的重要板塊,乘風計劃不僅意味著東風風行正式翻開了品牌發展的新篇章,更代表東風公司十四五戰略規劃“東方風起”的積極實踐。

眾所周知,在今年上海車展前夕,為謀定十四五,東風汽車正式宣佈將向科技型企業發展,併發布了“東方風起計劃”,以及專注於新能源和智慧駕駛的“躍遷計劃”,確定了十四五期間的“戰略主心骨”。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從當時的規劃來看,尤其是在自主機板塊的崛起方面,業內不少聲音直言東風公司壓力堪重,難度不小。根據東方風起規劃,到2025年,東風商用車、自主乘用車、新能源汽車銷量分別要達到100萬輛,其中自主品牌規模要進入行業前三。

要知道的是,從品牌的序列來看,東風汽車雖然品牌豐富,坐擁8大合資品牌和5大自主品牌,但是若從乘用車市場的表現來看,自主品牌的表現卻差強人意。

根據東風汽車集團披露的最新一期資料顯示,今年4月,東風汽車乘用車累計銷量為20。1萬輛,而包括風神、風行、風光在內累計銷量卻只有3。2萬輛,佔比不足兩成。

這距離百萬輛目標有著不小的差距。拿風行來說,根據全新的“乘風計劃”,東風風行計劃2025年要實現銷量突破30萬輛,這也就意味著五年內,風行要實現近30倍的增長。

從整體的規劃圖譜和戰略性路徑來看,風行的自我進化之路不無周到切實的思考,包括對技術、服務和品質都做出了明文指令。但是如果聯絡其目前的市場處境來看,即便品牌發展來到了一個全新階段,還是能感受到品牌煥新之後面臨的更大壓力。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風行進軍乘用車,助力東風集團自主事業挺進前三目標的唯一辦法了。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從目前的市場成績來看,壓力不小。但是伴隨著競爭越來越緊張,對於目前的東風來說,在打好合資牌之後,改變合資強自主弱的局面,形成統籌發展,是“十四五”必須要做的事情。

因為,經過去年汽車產業鏈遭受重擊,提升中國品牌的重量事實上已經成為了不少汽車集團的共識,包括一汽、長安、上汽、北汽、華晨、江淮等都在去年明確提出要打好中國汽車品牌的金字招牌。這可以視作一個趨勢,也可以視作一個訊號,那就是自主事業的崛起。

換個角度來看,作為行業的老大哥,這對於東風來說,也是一個機遇。因此,針對目前的處境,東風集團也已經制定好了具體的細緻規劃。如果說東方風起是針對大形勢做出的總體性戰略規劃,那麼乘風計劃就是東風公司差異化佈局的行動指南。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在品牌煥新發佈會當晚,東風風行明確指出,面向十四五,東風風行將聚焦MPV和SUV細分市場,加快電動化程序。

具體來看,在十四五期間,風行計劃將推出超過15款新品,年均推出2-3款新車。其中在MPV方面,東風風行計劃在2025年前推出9款新品,併到2025年成為MPV自主品牌前三。在SUV方面,將透過高效混動、插電、增程式、以及純電等多種模式並舉,3年內電動化率將從25%提升到100%。

乘風計劃就是為增值新品效應而來。據介紹,乘風計劃將從技術、品牌和服務三大維度進化。其中在技術方面,超級立方EMA架構,將作為東風風行打響自主品牌技術反攻戰的一把“尖刀”,在空間尺寸、舒適性、安全性、動力效能以及智慧化水平方面,都有著明顯的趕超實力。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比如在空間方面,超級立方EMA架構軸距拓展範圍為2615mm~3200mm,輪距拓展範圍為1554mm~1630mm,車長、車寬也可以根據造型,以及需求進行相應的調整。此外,該架構還可覆蓋轎車、SUV、MPV三大品類市場,滿足開發B,C,D級共11款基礎車型,零部件通用化率70%。除此之外,該架構還相容了燃油、DM、EV三種動力體系,自動駕駛能力也拓展至L3+級別。

在品質維度,為打造高品質可信賴保證體系,風行新車的評價指標已經從原有的252項增加到了396項,從產品研發、製造、驗證等多個環節著手,以確保新產品的安全、可靠、耐用對的品質。在服務維度,風行也將透過提供覆蓋全場景的服務權益,提升使用者體驗感。

步入“勁獅標”時代的東風風行,能靠什麼“逆襲”?

不可否認,從三個方面的規劃認知來看,風行抓住了當前市場競爭的三個重心,也就是技術、品質和使用者。並且從這三個重心的具體規劃來看,風行確有放手一搏的底氣。不過,風行能否把技術、品質、使用者的組合效應放到最大還未可知,而唯一能檢驗的標準,便是市場。

紅點觀察:

的確,站在向來以最終的資料定勝負的時代,風行的表現很難讓人相信品牌煥新之後就可以穩步實現上升。尤其是在電動化裹挾高階化而來的變革時期,留給非“主流”陣營的空間並不大。但是在東風整個集團性的煥新攻勢下,以及具體的戰略指引之下,風行也並非毫不衝擊主流陣營的可能。有技術、有品質、有使用者、有口碑,便是風行的底氣。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