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汽車小白看過來,購車流程弄明白,省時省心更自在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入的增加,對私家車的需求也越來越大。而這其中可能會有一部分人不太瞭解購車的相關流程,今天我就來詳細地介紹一下關於購車的全套流程以及一些注意事項!

一、選車

首先,第一步就是要選擇一輛最適合自己的車!確定自己購車的需求,是注重操縱?省油?安全性?外觀造型?還是內部裝飾等等。。。

1、關於轎車和SUV

家庭自用車分轎車和SUV兩大類,近些年,中國家庭組團出遊的興起,SUV因其視野好,空間大,適合戶外而廣受國人的歡迎。

在動力方面,還有個小知識點,SUV為了增加車輛的爆發力,會採用渦輪增壓式的發動機(我們常見的車屁股後面左側標的1。0t、1。5t、2。0t,t就表示這輛車排量是渦輪增壓式的,而L則表示是自然吸氣式的)渦輪增壓能增加空氣的進氣量,使得汽油在燃燒的過程中,有了更充足的氧氣,從而燃燒更充分,車子的爆發力也更強,提速快,提速的時候有推背感,動力十足,開起來非常地刺激。

不過也有明顯的缺點:

①渦輪增壓壽命短,後期保養成本高,燃燒充分的內燃機自然對發動機容易產生損害,而且因其是最近幾年才流行起來的技術,其技術可靠性自然沒有自然吸氣那麼靠譜。

②油耗高,其百公里油耗比自然吸氣要高2~3L,雖然其汽油燃燒的更充分,但是它燃燒的也更迅速猛烈,後期加油比較費錢。

2、關於國產車和合資車

很多人在買車之前都可能聽說過,合資車比國產車好之類的話,確實是,合資車在國內發展的時間更長,技術比較可靠,發展穩健,這要放在十年前,國產車與合資車是完全沒有可比性的,但是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國產車在一些方面已經迎頭趕上,甚至做的更好。

3、關於二手車和新車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二手車年限越近,保值率越高,針對的是你想要一個好車,但是手上資金不夠,買個二手車也是不錯的,其實,如果你有六萬以上的預算,買個條件好點的合資二手車比買個新車要划算的多。

此外,如果你實在沒有什麼方向,可以參考以下幾點:

①向周圍買過車的人問,他們都是過來人,尤其買車時間較長的一些老司機,他們的建議往往更老辣,可以重點參考。

②自己在街上看,每次下班後都可以在街上多轉轉,街上停的最多的車,車型也更好看的車可以記下來(車屁股上都有品牌和系列),隨後去網上查它的效能,配置,底價等。

二、買車

1、試車

前面選好車後,就找當地相應的4s店進行試車,一定要試車,透過試車可以直觀地感受這輛車的各方面的好壞,通常各品牌的車都是各有優缺點的,透過相互比較後可以綜合考慮。

試車的時候可以著重關注:

起步(快不快)

上坡(動力足不足)

轉彎(車身漂不漂)

急剎車(剎車穩不穩)

油門(提速快不快,有沒有勁)

2、談價格

要貨比三家,同品牌的車也可以多轉幾個4s店,一定要去店裡跟銷售談價,互相把他們的底透一透,再選擇合理的價位。

另外,談價格的時候許多4s店都會送一些配件,這個談的時候就要問清楚了,比如,腳墊,坐墊,車膜,內飾等,這個東西之後也有千兒把塊錢,當然,他們送的東西都是比較一般的,如果不太注重這些可以要了,自己就不費勁去買了,如果覺得想給愛車配好一點的,可以捨棄不要,自己隨後再買,讓他們再適當地降價或者跟他們多換幾次保養(小保養(換點機油和機油濾清器)200左右,大保養兩三千),基本上每5000公里就得進行一次小保養,買新車一般都要免費送一次保養的。

3、保險

一般情況下,4s店都要代辦保險的(他們要在裡面拿返點),相對來說也比外面的便宜點,當然如果有認識的人,也可以自己去外面問問,相互比較。

保險主要包括:(1)交強險:國家強制規定,必須交,家庭自用小車第一年960,如果車主在第一年沒有出險,第二年可以享受10%的交強險優惠。如果第一年出險了,第二年交強險費用將會上浮10%。

(2) 車船稅:(一般和交強險一起交),很多地方都是透過投交強險時一齊繳納。一般來說新車的車船稅只須交從上牌之月起至當年年底這些月份的稅。

下面這些是商業保險:

(1)車損險——賠自己。車損險指被保險人或其允許的駕駛員在駕駛保險車輛時發生保險事故,造成保險車輛受損,保險公司在合理範圍內予以賠償。

車損險的保費費用跟車子的購置價格、座位數有很大關係。車損險保費=基礎保費+裸車價格*費率。而普通家用5座車車損險的基礎保費是593元,費率則是1。5%。

(2)第三者責任險——賠別人。第三者責任險是指在事故當中,造成除本車駕駛員及乘客之外的其他人人身傷亡或財產直接損毀的,由保險公司按規定進行賠償。

三者險的費用要根據你選擇的投保等級。一般5、10、15、20、30、50、100萬七個檔次是主流,當然也可以選擇投保100萬以上,最高不能超過5000萬。不同等級的收取的保費不同。

(3)不計免賠險,賠100%。不計免賠險的全名是不計免賠率特約條款,是附加險的一種,不可以單獨購買。在很多事故的賠償中,保險公司都可以有車5%-20%的免賠率,不計免賠險就是把那部分他們不報的也給報了。不計免賠險的保費=(車損險+三者險)*20%。

新車第一年建議上全保(交強險+車船稅+車損險+三者險+不計免賠險,新車共需3000~4000元),畢竟是第一年,不出事則已,一出事賠不起。之後如果自己技術還不錯的話可以只上個交強險。

三、提車

1、驗車

(1)首先檢查三個日期:

車輛銘牌:一般在副駕下方,注意出廠時期不超過半年,半年以上為庫存車,三個月以內最好,因為一般車子放在車庫裡,長時間不開,對車子有很大損害,比如電瓶放電,油液老化,輪胎失圓,車子放在外面還有可能讓電子元件受潮等,(車子停在家,長時間不開比經常上路的損害更大,所以有車必有開銷)。

輪胎生產日期:在字母DOT的最後有一組長橢圓形狀的四位數字,前兩位代表一年當中的第幾周,後兩位數代表年份。例如1713,代表輪胎是2013年的第十七週生產的。

玻璃生產日期:第一種它是由黑點和一個數字組成,數字代表的是它的生產年份

點數在前為上半年,為7-n;

點數在後是下半年,為13-n;

第二種是比較簡單的,由數字和大小點組成,這其中開頭的數字為生產年份的最後一位,緊接著的小點是季度,最多有四個,最後的大點是第幾個月。

(2)檢視里程錶,國產車50公里以內為正常。

(3)繞車身走一圈,檢視有沒有劃痕,檢視輪胎有沒有胎毛,有胎毛為新輪胎。

(4)檢視車頭底盤,有沒有明顯摩擦,裂縫

(5)開啟引擎蓋,檢視所有螺絲有沒有被動過,有些組裝車會有螺絲擰動過的痕跡。

(6)坐在駕駛室,將每個裝置都試一下,音響,空調,倒車影像,雷達,雨刷,遠近光燈,車內燈,天窗等。

(7)檢查後備箱和副駕小儲藏室,備胎,三腳架,千斤頂,反光衣服,都是必備的

2、交錢

提車時候要帶好你的

身份證和銀行卡。

你要交裸車價+保險費(交強險,車船稅,其它事先談好的商業保險)

交完錢你會拿到一些紙質的東西:

(1)發票4聯,必須有是4s店的蓋章,值得注意的是,發票上的金額一般比你的裸車價低一點,屬於正常現象,這樣可以讓你少交點購置稅。

(2)車輛合格證(原件),後面車輛交購置稅,上戶必須有合格證,但是,有的4s店為了貸款,會把車輛合格證暫時抵押給第三方銀行,等你交了錢才能到銀行取出合格證,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保險起見,建議拒絕提車,一旦提了車,最後合格證沒拿回來,等於買了一堆廢品,等他們拿到合格證之後再提車。

(3)車輛一致性證書,環保標誌證書,保險單(電子保單也是有效的),使用說明書,三包憑證,購置稅申請表,2把車鑰匙,對一下車架號(在鑰匙上,和車輛前擋風玻璃左下方的車架號對一下,確認是這輛車)。

一般如果是本地提車,可以交了錢之後先去交了購置稅再去上了戶,最後提車,一般在綜合政務大廳交稅視窗或者是當地稅務局。如果是外地提車或者先提車後上戶,需要在4s店列印臨時牌照,才能上路。

購置稅一般按發票上的計稅價格進行計算,購置稅=發票計稅價格/(1+13%)*10%;

注意是發票上的計稅價格,不是車輛官方指導價。

另外,如果發票上的價格太低,稅務部門認為你買車的價格太低,低於市場發改委統一核定的購置稅,他們會直接以統一核定的購置稅進行徵收,這樣是為了避免4s店假裝底價買車,造成國家稅金流失。

四、上戶

交完購置稅之後,帶上繳費證明和車輛合格證相關檔案到當地車檢部門進行上戶(現在基本在車檢部門直接就可以上戶了,不必要驗了車再去車管所登記),如果你嫌麻煩也可以花錢找裡面專門給人上戶的人辦理,你只需要負責開車排隊,把車開走,選牌號,拿本兒就行。

基本程式為排隊,拓號,工作人員檢查車輛,拍照,然後去一步步把資料遞交,逐一稽核,交錢,選號(所以上戶之前要提前想好選什麼樣的牌照號),列印行駛本,車輛登記證書,年檢標誌,臨時牌照。

最後到手有行車證,車輛登記證書,年檢標誌(最後貼在前擋風玻璃右上方明顯位置,可以等整車貼了膜之後再貼),臨時牌照(正式牌照發下來之前使用,臨時牌照分為兩種:一種需要在本行政轄區內臨時行駛的,核發有效期不超過十五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顏色為藍色;第二種需要跨行政轄區臨時行駛的,核發有效期不超過三十日的臨時行駛車號牌,臨牌顏色為黃色。)正式牌照由郵政快運快遞回來,運費是簽收時付。

臨時牌照有防盜功能,最好一次上好,即上螺絲時一次扭緊,扭正,檢查完好再上防盜扣(直接拍上即可),上了防盜扣之後牌照就取不下來了。

另外,如果去給汽車進行整車貼膜,貼完一般要在太陽充足的情況下暴曬3~5天,以讓膜膠完全附著在玻璃上,期間不可移動窗戶。

最後,提車出來記得先加油!新車銷售只給你加很少的油,如果開出來不加油,可能半路沒油拋在路上!

寫作不易,看到最後如果對你有所幫助希望能點個贊,加個關注,後續繼續分享更多幹貨!!!謝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