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知嘹汽車/阿倫

在2016年創立之初,長城WEY號稱要打造成“中國第一豪華SUV品牌”。但在經歷六年沉浮之後,其不僅距離當初目標漸行漸遠,如今在2021年更是改頭換面,讓魏牌重新出發,這不禁讓外界頗為唏噓。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畢竟其在2018年還曾創造年銷近14萬輛佳績,但在去年卻僅僅賣出5。83萬輛,成為長城旗下唯一銷量負增長的子品牌。那麼魏牌到底發生了什麼,短短几年就迅速隕落,至今仍難看到復甦跡象?

第一點原因:品控把關不夠嚴格,投訴增多影響口碑

當前消費者購車對口碑分外重視,但顯然魏牌旗下車型在此表現不佳,銷量當然難以提升。網路上充斥著對魏牌品控不嚴的投訴,特別是其發動機問題懸而未決,被眾多車主吐槽存在故障燈無故亮起、燒機油過多等缺陷。此外部分車型座椅加熱經常失靈,方向盤不僅怠速時會出現抖動,甚至個別人還被車內元件劃傷手指。這些小問題積少成多,都在不斷消耗魏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形象,勸退不少潛在客戶。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當然魏牌也曾做出努力,針對高油耗等問題以混動技術解決。但其撿了芝麻丟了西瓜,在新車設計上水準急劇下降,個性化元素越來越少,反而和長城其他車型逐漸趨同,導致消費群體進一步流失。

第二點原因:定位不清路線混亂,高階之路底蘊不足

WEY在經歷短暫高光時刻後疲態盡顯,在更名為魏牌之後更是放棄豪華路線,走上高階之路,希望以親民售價尋求突破。但是卻缺乏品牌底蘊,消費者自然很難買賬。特別是前期其產品沒有與哈弗系列拉開差距,導致在消費者之間印象分大打折扣,和比亞迪一樣想重塑品牌形象難上加難。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其實長城汽車優勢在於SUV領域,WEY當年VV7系列也曾一舉成名,但這條路卻越走越窄,導致現在的魏牌也深陷泥潭。其將目標改為“打造新一代智慧汽車”,與智慧咖啡智慧深層次捆綁,在新車命名上五花八門。但魏牌卻忽視國人喜好,不管是“摩卡”、“拿鐵”亦或是“瑪奇朵”,受眾都較為有限,很難開啟銷路。如此不切實際的規劃,魏牌只能自食惡果。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第三點原因:長城汽車深陷困局,殃及池魚難以脫身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在2021年10月,長城汽車股價高達69。8元,總市值突破6000億元大關,成為自主造車勢力一顆冉冉升起的明星。但現今其股價在25元左右徘徊,較之最高位總市值更是暴跌近4000億元,可見外界對其發展前景很不看好。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長城汽車這顆大樹岌岌可危,魏牌日子當然也不好過。此前其還能依託長城汽車過硬的口碑吸引部分消費者認可,但現在這條路顯然進入死衚衕。加之該品牌產品規劃混亂,質量問題層出不窮,導致局面雪上加霜,銷量走低是必然結果,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在2022年開年以來,SUV榜一大哥再和H6無緣。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說到最後:

綜上所述,最近一段時間魏牌表現掙扎情有可原。於自身而言,其首先定位不清,由豪華向高階轉型之路頗為坎坷。其次新車設計欠妥,鮮有熱門車型問世,特別是咖啡系列在命名上就脫離主要目標群體,很難打動愈發挑剔的消費者。

4月銷量不到3千,轉型後的魏牌衝擊高階,先要擺脫三大泥潭

最後則是質量把控不嚴,口碑消耗殆盡,哪怕引入混動技術也於事無補。於外部環境而言,長城汽車自身難保舉步維艱,魏牌自然難以倖免。在殘酷競爭之下,魏牌想要走出當前困局,唯有潛下心來認真研發新車,可留給老闆魏建軍的時間不多了。

知嘹汽車原創文章,如需轉載請聯絡平臺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侵權請聯絡作者刪除*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