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長安新能源CEO鄧承浩談混動型別對比

寫在前面:

就在我昨晚發出影片《長安深藍SL03增程混動簡析》後,網上開始流傳一份長安新能源CEO鄧承浩的微信訪談,鄧總詳細論述了他對於各種混動型別的理解。相比其他廠家CEO的微博發聲,這個訪談堪稱滿滿乾貨,我個人非常欣賞。摘幾個我注意到的重點:

1。 混動技術路線分為兩類:單電機和雙電機。那麼深藍增程和藍鯨iDD應該是兩條路。

2。 DHT(串並聯構型)與純增程是近親,都是雙電機技術路線,在一定車速範圍內,一摸一樣,都是串聯。

3。 增程式發電機與驅動電機可以物理分立,可以更容易實現後驅。這是與DM-i、雷神、檸檬、iMMD最大的區別。

4。 中國現有增程器與多年前寶馬i3的救援型增程器不同,保電能力很強,饋電動力效能也很優秀。

5。 鄧總指出了DHT存在的兩個問題,一是直驅時的發動機轉速高,二是串聯大動力請求時發動機轉速高。我個人認為,增程構型大動力請求時應該也存在發動機高轉速帶來的NVH惡化問題。

6。 很多人認為增程式先發電再電動,效率低於並聯直驅,鄧總解釋了這個問題,認為增程油耗不一定比DHT差。並且,長安有這兩種構型的成套測試資料。

7。 技術路線的選擇,影響因素很多,企業應結合自己的條件選擇。

===以下訪談正文===

最近關於DHT和增程兩種混合動力技術構型的討論非常熱烈,聯想到之前大眾和理想的討論,作為一名研究跟蹤過很多年混合動力技術路線的工程師,我想分享一下自己的觀點,供大家參考。

一,一花獨放不是春 百花齊放春滿園。

在混合動力界,技術路線其實百花齊放,過程大概是先發散再收斂,最後市場選出幾種符合消費者需求的主流路線。

曾經看過一個國外專家的研究報告,分析出上萬種可能的混合動力技術路線。我也曾經深入研究過全球主要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做過很多歸納總結。

歸納而言,混合動力技術路線分為兩類:單電機和雙電機。

也有很多人對比單電機和雙電機的優劣勢。其實並沒有絕對的優劣,只有更適合的場景。單電機根據電機位置分為P0、P1、P2、P2。5、P3、P4等,內部還可以各種組合;雙電機根據發電機、驅動電機與發動機的耦合關係,分為串聯、串並聯和動力分流等。單電機技術路線整體偏動力性,雙電機技術路線整體偏經濟性。這就能理解,為什麼德國流行單電機,因為德國交通體系對車輛動力性、最高車速要求非常高;為什麼日本流行雙電機,因為日本交通體系和法規標準對節能技術要求非常高。

在混合動力技術路線上,應該鼓勵多樣化發展,而不是片面對比甚至刻意抹黑,應該將選擇權交給使用者和市場。日產在全球推廣E-Power,其實是串聯混合動力,也就是增程技術路線;本田在全球推廣iMMD,其實是串並聯混合動力,也就是DHT技術路線;豐田在全球推廣E-CVT技術路線,其實是動力分流混合動力。日產、本田和豐田,並沒有將心思放在爭論誰是落後誰是領先的技術,而是同臺競技,相互競爭,都獲得了很不錯的市場表現。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百花齊放才能推動技術的更快進步。而技術的進步,最後受益的,一定是廣大消費者。

二,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從動力技術路線上來講,DHT和增程本就是近親。作為近親,非要爭論誰的基因好,更沒有意義。

一定車速範圍內,兩個技術路線一模一樣

;車速超過一定值後,DHT為了高速經濟性取向,發動機進入了直驅模式;而增程為了更好的NVH和更純粹的純電駕駛感受,繼續讓發動機處於發電模式。

既然兩種技術路線相似,那為什麼還有那麼激烈的爭論?就像鄰家孩子的對比,總希望自己更好一些。這個對比的過程,常常是誇大了自己的優點,也放大了小夥伴的缺點。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長安自主研發的CS75PHEV上,我們在國內較早量產了DHT技術路線。在全新純電數字品牌長安深藍上,我們又開發了增程式技術路線。所以,

對於兩種技術路線,我們積累了成套的試驗資料,也有大量市場資料。

我的結論是,兩種路線各有優劣,只是立場和出發點不同。可能大家會覺得這個結論在迴避矛盾,但從實踐來看,確實如此。

從動力感受而言,兩種技術路線的核心,主要取決於驅動電機的扭矩和功率,也會受到發動機能力的影響。進入高速工況,只要發動機排量足夠,保電能力足夠,兩種技術路線幾乎沒有差異。有人會擔心增程構型高速發動機不直驅,饋電動力性可能不足。大可不必,

中國選擇的不是寶馬i3曾經使用過的小排量救援型增程技術路線,我們的發動機排量多在1.5L上下,保電能力非常強,在饋電下動力性實際也非常優秀。

從機械佈置分析,DHT發動機和發電機、驅動電機整合佈局,前驅為主,如果想實現後驅功能,要麼擴充套件到P134構型,後橋增加一個純電驅動系統,要麼參考油車後驅的方案。增程發動機和發電機需整合佈置,但驅動電機可以物理分離。當發動機和發電機放在前機艙、驅動電機放在後橋,就可以相對容易實現後驅。

在油車時代,後驅是相對稀缺的技術,增程式更輕鬆解決了這個難題,帶給了使用者更好的後驅體驗。

從油耗表現來看,很多人認為增程式先發電後驅動,多了一道轉化過程,所以油耗不好,因此判斷增程式是一種落後的技術。這個說法對了部分。對的是增程確實先發電再驅動,轉化過程多了一些能量損失;但不對的是,這個說法忽略了發動機的效率。增程發動機由於全域工作點非常穩定,平均效率會高於DHT。

這一來一往,增程油耗並不一定就高於DHT

。如果使用者在城區使用增程,油耗可能優於DHT;但如果使用者在高速使用增程,油耗可能弱於DHT。但相同車型相同邊界,兩種技術路線的差異其實並不太大。

從NVH感受來看,增程式完全是純電駕駛體驗,只要發動機保電能力足夠,各種駕駛工況下,NVH表現是比較好的。發動機的聲音也非常純粹,優秀產品甚至可能做到幾乎無感執行。

增程式NVH最大的挑戰來源於完全無電後的持續非常長的爬坡,這種工況下,有可能出現車速較低但發動機發電功率較大的情況。

所以,長安深藍全新純電專用平臺EPA1確定動力技術路線之前,我專門找了一輛CS75PHEV,改為完全的增程模式,在雲南山中轉了好幾天,發現動力性和NVH效能都非常棒,才最終決定推進增程技術路線。深藍03增程版試驗車出來後,我和團隊也專門到川西、重慶萬盛南天門等測試車輛徹底沒電後的動力系統表現,事實證明也是非常優秀的。

對於DHT,發動機NVH也非常好,大家在市場車輛上應該也有體會,其同樣容易存在兩個問題。

一是發動機介入直驅後,很多車型無法換擋,隨著車速上漲,發動機轉速會從2000rpm逐步拉倒4000rpm甚至更高,持續高轉速下的發動機NVH存在挑戰;二是原地大油門,有的車輛可能因為電池能力不足,發動機劇烈功率補償,轉速快速上漲,出現明顯轟鳴。所以從NVH角度分析,增程式NVH會更加純粹一些。

基於DHT和增程的優劣勢分析,在我看來,DHT更像是燃油車電氣化改造的路徑選擇,解決的是燃油車的油耗問題,如果使用者購買出發點是電氣化,選擇DHT是合適的;而增程更像是純電動解決里程焦慮的路徑選擇,既保證了完全的純電體驗,又避免了里程焦慮,如果使用者購買出發點是電動化,但又擔心裡程焦慮,選擇增程是合適的。

三, 技術路線源於企業,優勝劣汰的法則終將掌握在消費者手中

技術路線的選擇,受市場環境、客戶需求、企業戰略、內部資源等多重因素影響,決策源於企業

。但是在企業間,爭論單電機好還是雙電機好,DHT好還是增程好,並沒有特別的意義。

不管企業取捨什麼,選擇什麼,重要的是消費者在電動化和電氣化之路上,有了更多選擇。最終的法則,一定是市場競爭,優勝劣汰,消費者終將選擇超越自己預期的技術和產品。

這也是我們打造深藍03的初衷,給消費者提供超越預期的體驗。我們的目標,給純電使用者超一流的數字化體驗;給燃油使用者純粹的純電體驗、稀缺的後驅體驗和跨越式的數字化體驗。

經過我們反覆打磨,細緻驗收,深藍03即將量產,我們將在7月內上市,8月內大規模交付。在動力系統方面,我們有515km和705km純電版本,也有具備200km純電里程的增程版供大家選擇,CLTC工況下滿油滿電可以達到1200公里。當然,我們還有極具未來感的氫燃料版本同步量產。希望大家多多支援。

本文僅是個人觀點,也不一定全部準確,但儘量做到客觀。如果有不對的,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謝謝。

長安新能源CEO鄧承浩談混動型別對比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