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記憶中的奉節劃龍船

記憶中的奉節劃龍船

圖片選自網路,與內容無關

我的家鄉重慶奉節有劃龍船的習俗,但記憶中劃龍船已經是好多年前的事了。

奉節古稱夔州,劃龍船始於何年何月無法考證,但夔州劃龍船卻赫赫有名,它承載著夔州歷史文化,劃過了千年時光,被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

從我記事起,每年端午節,老縣城都要自發的舉辦龍舟賽。這一天,長江兩岸十餘里,黑壓壓一片到處都是觀看劃龍船的人。有人為了搶佔最佳位置,早早地就在城牆上、堡坎上、依斗門大梯子等地把視線開闊的地方佔了。來得晚了的人只好到處找位置踮起腳尖看熱鬧。人們期待著、關注著與自己相關的龍船在比賽中取勝。各式龍船按色彩分成白船(白旗)、紅船(紅旗)、黃船(黃旗)、烏船(黑旗)、藍船(藍旗)等。這些五顏六色的龍船分別來自本縣李家埧、菜園沱、口前、白馬、周家坪、東風社、搬運工會、紅旗社、電廠等農村和單位。近十隻色彩各異的龍船在歡快的鼓點聲中,徐徐逆水而上,劃到白馬灘時,再調頭順水下劃。這時,所有運動員向兩岸民眾歡呼、招手致意,岸邊就會鞭炮齊鳴,鐵銃震響,兩岸煙霧瀰漫,場面一派沸騰!

我第一次進縣城,就是去看劃龍船。是一位遠房親戚帶我去的,那年我上一年級,從沒見過這人山人海的場面!我在人群中穿來穿去,沒多大一會兒,就和那位遠房親戚走散了。身無分文的我只好餓著肚子,哭哭滴滴地沿長江步行了20多公里路,直到天黑了才回到家。我母親很氣憤地找到那位親戚,責怪他不負責任,差點把一個孩子弄丟了,因為這事,母親好幾年都不和他說話。文革中,我父親成了走資派,這個遠房親戚還把這件事寫成大字報,批判我父親。理由是不僅我父親霸道,連家人也跟著霸道,欺負貧下中農。這叫人有點哭笑不得!

相傳劃龍船是為了紀念屈。其實,劃龍船早在屈原投江之前就已經有存在了。聞一多先生的《端午考》一文中說,距屈子投江千餘年前,划龍舟之習俗就已存在於吳越水鄉一帶,目的是透過祭祀龍圖騰,以祈求避免常見的水患之災。可見劃龍船不一定是祭奠屈原。

記憶中的奉節劃龍船

奉節劃龍船(選自網路)

家鄉劃龍船很有講究,比賽前運動員都要忌諱說破頭話,也就是不吉利的話。比賽當天,要把龍船倒扣起,用雞蛋青抹船底,為的是減少水的阻力。龍船開始劃後,各船競爭非常激烈,直到最前那條船的旗手率先蹦上岸,同時展開旗子揮舞,這條龍船算是得了本次劃龍船第一名。這時,鞭炮齊鳴,鐵銃震天,歡呯聲、喝彩聲,還有漫罵聲、挖苦聲,不絕於耳。贏了的把龍船倒扣著放在幾十人的肩上,從依斗門進城遊街慶賀,好不榮幸!

劃龍船是一項民間水上體育運動,也叫“鬥龍”,就是想方設法阻止別的船上前,和籃球比賽一樣,總想壓制對方投籃。最後,往往贏了的一方趾高氣揚,輸了的一方滿不服氣,弄不好還會發生鬥毆,產生負面影響。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期,奉節、巫山兩縣舉辦了一次龍舟賽,結果比賽中發生了摩擦,據說還傷了人。巫山的縣長給奉節的縣長打電話道歉:“ X縣長啊,我們巫山人不日毛(不爭氣)啊,劃個龍船還傷了兄弟縣的人,對不起,對不起!”奉節X縣長本來就是巫山人, 於是趕忙糾正道:“不不不,X縣長,我們奉節人也不日毛啊!”這當然是個笑話!

家鄉划龍舟,給父老鄉親留下了不少的歡樂和茶餘飯後的談資,也給我留下了無限的遐想和抹不去的記憶。

(本文原載作者散文集《流年晨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