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在北宋時期,除開國宿將之外,我們基本上沒聽說過有什麼名將。狄青在北宋一代,可以算得上是為數不多的,可以稱之為名將的人。就是這樣一個戰功卓著的名將,卻不幸被人構陷,以至於鬱鬱而終。可是打壓構陷狄青的人,並非都是我們所想象的奸臣,其中還有歷史上的一代名臣歐陽修,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狄青出身寒微,十幾歲的時候代兄受過,以“賊配軍”的身份進入北宋的軍隊。善於騎射、武藝高強的狄青,在軍隊中很快就得到了提升,被選入御馬直(禁軍的精銳部隊)。西夏與北宋開戰後,朝廷派遣禁軍前往前線作戰,狄青入選其中。在西北戰場上,狄青作戰勇敢,屢建戰功,每次作戰的時候,他披頭散髮,帶著青銅面具殺入敵陣,勇冠三軍。在西夏軍看來,狄青就如同天神一般。

在戰爭結束後,戰功顯赫的狄青因功“以彰化軍節度使知延州,擢樞密副使”。在宋代,分前代宰相之權(政務、軍務、財政)為三,樞密使掌軍權。狄青任樞密副使,是為大宋王朝執掌軍務的副長官。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在狄青任樞密副使後不久,嶺南一帶又發生了儂智高的叛亂。在朝廷猶豫不決之時,又是狄青力排眾議,主動請纓,率軍平定了叛亂,穩定了帝國的南疆。當時的皇帝宋仁宗非常高興,“帝嘉其功,拜樞密使,賜第敦教坊”。就這樣,狄青完成了人生的逆襲,從一個普通士卒一路升遷至帝國的最高軍事長官樞密使。這在北宋王朝堪稱是一段傳奇,但也就此引起了很多人的不滿,對他的構陷誹謗接踵而來。

在狄青一生的征戰中,“前後大小二十五戰,中流矢者八”,驍勇善戰,對大宋王朝可是忠心耿耿。忠誠、才幹,再加上戰功,皇帝怎麼可能置之不理,因此授之以樞密使之職,可以說是再正常不過了。可是,就在狄青當上樞密使沒兩年,針對於他的政治迫害就開始了。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有人開始在朝中彈劾他,“狄青為樞密史,自恃有功,驕蹇不恭”。都在說他仗著自己的功績,目中無人還藐視皇帝的權威。狄青自覺無辜,便詢問為官的朋友,朋友也只是淡淡說一句:“無他,朝廷疑而。”不是因為你做錯了什麼,只是因為朝廷內有人盯上你了。一時間,彈劾狄青的奏章如同雪片一樣飛來。這種情況下,狄青無論做什麼都不能避免政敵的迫害。這其中,最為知名的打壓者就是歐陽修。

歐陽修,北宋名臣,唐宋八大家之一,宋初文壇領袖,是當時朝廷文官集團的首腦人物。他的親自下場彈劾狄青,無疑具有風向標的作用,而且也起了相當大的作用。歐陽修三次上書:《上仁宗乞罷狄青樞密之任》和《上仁宗論水災》第一狀、《上仁宗論水災》第二狀,都嚴厲批評過狄青,強烈要求罷免狄青。以他出眾的才華,寫下的文章自然是極具煽動性和說服力,將罷免狄青的輿論推向了高潮。

最終在舉朝洶洶的輿論環境下,宋仁宗沒能抗住壓力,將狄青罷免,貶官發配至陳州。一代名將怎能忍下這般屈辱,狄青最後在陳州抑鬱而亡。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在我們看來,狄青是忠臣,歐陽修同樣也是忠臣,但何以忠臣構陷忠臣呢?其實歐陽修對於狄青的行為,並不是一個個人的行為,它是由北宋開國以來形成的政治生態決定的。北宋建立後,懲唐末、五代以來的武將集團跋扈難制,施行了重文輕武的政策。自趙匡胤“杯酒釋兵權”之後,朝廷的大權就牢牢掌握在文臣之手。但狄青的崛起,打破了這個長期以來的政治生態環境,自然為文官集團所不容,而作為文官集團的重要成員,歐陽修自然也是不能置身於事外。

但要看到的是,歐陽修對於狄青的彈劾,並沒有在人身上有所指摘,他在奏摺裡明確指出,“且武臣掌國機密而得軍情,豈是國家之利?”“雖其心不為惡,不幸為軍士所喜,深恐因此陷青以禍,而為國家生事,欲乞且罷青樞務,任以一州。既以保全青,亦為國家消未萌之患。”在歐陽修看來將狄青趕出朝廷,就是為朝廷消除禍亂的萌芽。在這種情況下,才有了歐陽修對狄青的攻擊。某種意義上來說,攻擊狄青的是歐陽修這些文官,其實害死狄青的是北宋王朝的體制。

歐陽修為什麼不遺餘力地打壓狄青?

在歐陽修的三次上書中都沒有說過要狄青性命的話,而只是主張將他貶去遠離京城的地方,這更像是對於狄青的一種變相保護而已,只是狄青此人有些心高氣傲,受不了這般侮辱,憤懣之下最後才英年早逝。實際上,歐陽修對於狄青的打壓,實際上就是文官集團對於自身利益的維護,這是由環境決定的,和他們的個人品質和私交是沒有聯絡的,在那種環境下,歐陽修的言辭也可能是在保護狄青。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