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西寧城北朝陽村名的來歷

據傳說很早以前,西寧市朝陽地區住著幾戶人家,還沒有村名,當時村民們商量要起個村名。一天早晨,一位老漢站在村口遙望北山寺,忽然發現“崖如浮圖,狀即土樓”的整個北山寺,其輪廓像鳳凰展翅,觀依半山腰自然生成的巖洞而修建的佛閣樓亭和“九窯十八洞”,其輪廓亦像鳳凰展翅,在雨色朦朧的秋天,薄霧輕雲,繚繞山腰,山姿塔形,佛閣神洞,若隱若現,遠遠遙望更有鳳凰展翅之意。發現其輪廓像鳳凰展翅,於是村民們便給這個村子起了個雅名,叫“鳳翼莊”。至明末清初,村民增加,村寨擴大,分為上、下兩個村莊。村民們又以“丹鳳朝陽”為吉祥之兆,遂將兩個村分別稱為“上朝陽”和“下朝陽”。

西寧城北朝陽村名的來歷

西寧西川河以北,北川河以東,祁家城村之南,北山和寺臺子村之西,這個不規則的長方形地帶,被稱為城北區朝陽地區。朝陽地區,不論從現實講,還是從歷史講,都具有令人矚目的地區人文特點從現實講,在這一地區,“朝陽”作為地方名稱叫得很響,街道名、公路名、橋樑名、高速公路收費站名、辦事處名、學校名、市場商場名、廣場名,甚至公園名,都冠有“朝陽”兩字,特別是貫穿區域的朝陽物流園區的名稱更是響譽省內外,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一大亮點。就歷史講,上溯數年前、數十年、數百年前,這裡則是異樣景象。朝陽圖(注:當時的村子), 西寧縣城北八里,附北里許魏家莊、五里郭家塔兒莊”。“下朝陽圖(今下朝陽村)城北三里,附東一里寺臺莊(今寺臺子村)、二里林家莊(今林家崖村)”。又載:“有水渠三條、每條各二十五里”。由此可知,三百多年以來,直至上世紀末,這裡是上朝陽、下朝陽兩個村的所在,上世紀六十至七十年代,這裡還是村民的莊廓和耕地。對於朝陽地區的現實景況,人皆知之,不需贅述。但是,要了解朝陽地區的歷史,則要做認真的考證研究。這即是本文的中心內容。朝陽村歷史梗概朝陽村早先分為上朝陽圖和下朝陽圖兩個行政村。

兩個村都是西寧城北郊的大村寨,都是舊時區別地方單位的名稱,都歸西寧縣管感相當於現時一個行政村。民國三十五年(1946年),西寧市和西寧縣(今中縣)成立時,上朝陽村歸湟中縣一區德勝鄉管轄,而下朝陽村則由西寧市管轄。1954年,上朝陽村移交給西寧市,上朝陽與下朝陽合併,統稱朝陽村,歸朝陽鄉朝陽村管轄。兩個村合併後,原上朝陽村成為朝陽村(大隊)的第五農業生產 合作社(生產隊),原下朝陽村成為朝陽村(大隊)的四個農業生產合 作社(生產隊),村民的住地、各社(隊)的土地都沒有變動。隨著城市 建設的發展,整個朝陽村原有土地已先後被城市道路、高架橋、立交 橋、市場和物流園區佔用。“朝陽”由來之說西寧地區的一些文人和有識之士,一向認為:朝陽村的村名源於其地理位置和周圍的環境。西寧北山沿西寧北川河,呈南北走向,到了祁家城村之後,突然終止,拐向東北行,再向正東行,然後東南行,井突然隆了起來,高高的山嶺——大墩嶺比周圍的山嶺都高,上了大墩嶺真有一覽眾山小之感,土樓山好像坐在它的懷裡。朝陽村就在土樓山的腳下向陽的一面,北高南低,東高西低。北川河匯入湟水河之後,隨湟水河自西向東經朝陽村之南,向東滾滾流去。正如古書上說的“湟水經其南”。這種地理位置和環境,符合《轂梁傳·僖公二十八年》講到的:“水北為陽,山南為陽”的地理位置規律,故稱“朝陽村”。如河南省洛陽市在洛水之北,邙山之南一樣。如青海省貴德縣的河陰鎮,在黃河之南,大山之北。再如西寧市的陰山堂,在西川河之南,大陰山之北。這樣說是很有道理的。

西寧城北朝陽村名的來歷

下朝陽村

新中國成立之前,下朝陽村的主要住戶有張姓、鄭姓、陶姓、王姓、包姓、嚴姓和毛姓、李姓等八大姓氏。以村中的羊腸路為界,路東住的主要有嚴姓、陶姓、包姓、郭姓、張姓,稱“東村”,因後來由寺臺子村管轄,這裡不再陳述。路西住的主要住戶有張姓,鄭姓、陶姓和王姓(王姓與寺臺子王姓為同宗,這裡也不再敘述)、毛姓。稱“西村”(即第三、四農業生產合作社,也稱下朝陽第三、第四生產隊。

連路為界,路南主要住戶有張姓、王姓鄭等,稱前村”(即朝陽第二農業生產合作社),也稱“下朝陽一隊二隊),路北就是西村張姓分為兩支,與小橋張一同族,受文化的影,其後裔逐漸成為漢族。另一支,據其家譜記載:“先祖是南京珠璣巷人,因陰曆正月十五期間要社火有男子化裝成猴子、穿黃衣、赤腳,倒騎在馬背上,懷中抱著一個紙糊的大西瓜,高高行進在社火隊伍中。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疑心大,認為是侮蔑他的結髮妻子——馬皇后,一怒之下,要殺死珠璣巷的全體居民。後經人們再三求情,並徵得馬皇后的寬恕,朱元璋決定死罪可免,活罪不可僥恕,遂將先人發配到湟水河北岸下朝陽圖農墾。先祖一來,就住在今下朝陽堡”(即下朝陽村)也就是下朝陽圖。下朝陽堡佔地三畝多,堡牆高約九米,底寬約八米,頂寬有二米多,堡門朝南,門上有門樓堡的四角有瞭望臺。故張姓為下朝陽的最早住戶。

鄭姓人家,據其“文化大革命”後造的家譜說,鄭姓明初從南京來到西寧時,有兄弟三人,一位當兵,在與蒙古貴族殘餘勢力的戰鬥中陣亡,一位在來西寧的途中因勞累病故,一位為軍戶,先住在西寧城內,後轉為民戶住在了下朝陽村。

陶姓人家也是軍戶,在西寧西川大堡子有其重要位置,是大戶,在下朝陽村則是小戶,比前述張氏來得晚,故住在堡子之外。

毛姓人家,是民國初年因家庭貧窮,從今互助縣蔡家堡鄉五家入贅下朝陽村

李氏:據《沙陀李晉王及其後裔》記載,李氏系東李土司後裔,世居今民和縣上川口、米拉溝等地。始祖李南哥元朝時為西寧同知,於明洪武四年(1373年)歸附明朝。其子李英因剿匪有功,晉封為會寧伯。李英的兒子李昶,先後共生十三個兒子,人稱十三門。其中第十三個兒子,原住西寧北門外六門莊,後居下朝陽、寺臺子兩村。

西寧城北朝陽村名的來歷

上朝陽村

上朝陽村在清代中後期,位置在今朝陽東路與門源路交叉十字的東北角(青海省百貨公司倉庫、城北電力小區和青海省第一汽車修理廠東側,俗稱河北汽車大修廠)。住的主要姓氏有周、宋、來、張、李等五大姓,佔地十多畝,無莊廓而有十多個高大的深門大院和數個花園。

上朝陽村歷史上住有周、宋、張、來四大住戶。周姓、李姓為村裡最早住戶,有周家溝地名可作見證,現在人口很少了;張姓,祖籍江蘇南京人,明朝初期遷入古湟中,祖塋在固城,清乾隆五年(1740年),兄弟分家,一支人留在了豐臺溝,形成了那裡的張氏家族。一支人遷居到今西寧北郊的上朝陽村,形成了上朝陽張氏家族。宋氏家族於明朝末年清朝初年,為躲避戰亂,從江蘇南京貿易來到西寧府,住在湟水河北岸的上朝陽村。宋氏在朝陽是一個較富裕的人家,有晚清河湟名人來維禮寫的一首“朝陽宋氏廢園中牡丹”詩為證。詩曰:

任他桃李鬥春華,國色從來冠眾葩。

若使此花誇富貴,不應生在野家。

來氏家族是西寧的名門望族,祖籍浙江蕭山,其先祖於明朝萬曆二年(1571年),隨拜太守的舅父任佐助幕僚來湟中,落戶湟水河北岸的觀音堂溝(今門源路東端的南側)俗稱“上朝陽”。繁衍生息,逐漸發跡,世代為國效力,食俸祿,授誥封,享恩惠。

族人來維禮,晚清時在河湟地區名聲很大,知名度極高,是叱吒風雲的政治人物。他年少就學業有成,13歲即為貢生;“同治之亂”時他中斷學業,在西寧城內北大街辦團練,並親率團勇登南城指揮抗擊匪眾攻城,大獲全勝;光緒五年(1879年)中舉,四年後進士及第;光緒二十年(1896年)河湟發生“乙末之變”,為平亂統帥作贊襄戎幕,建大功,被保薦為道員。他還是詩人,著有《雙魚草堂詩集》,有150首詩文傳世,時人稱讚他的詩詞“古風暢茂,淵懿入雅,俊逸清新”,具有“凌唐轢宋”之風格,“名冠湟中”。晚年,他授業於西寧五峰書院和樂都鳳山書院。被民眾稱為“鄉賢”。他的詩集和朝廷所賜之物的照片,在城北區檔案館有存。

李氏:據《沙陀李晉王及其後裔》記載,李氏系東李土司後裔,世居今民和縣上川口、米拉溝等地。始祖李南哥元朝時為西寧同知,於明洪武四年(1373年)歸附明朝。其子李英因剿匪有功,晉封為會寧伯。李英的兒子李昶,生十三個兒子,人稱十三門。其中,第十二個兒子的後代一部分居住在今天的上朝陽村。

參考資料:

①(青海地方史略》(徵求意見稿)109 頁。

②《西寧府新志》200 頁、302 頁。

③《西寧府續志》267 頁和 346 頁。

④《晚清河湟名人來維記》333 頁至325 頁。

⑤《晚清河湟名人——來維禮》72 頁、201 頁。

⑥下朝陽村《張氏家譜》。

⑦下朝陽村《鄭氏家譜》。

⑧上朝陽村《張氏家譜》。

⑨上朝陽村《宋氏家譜》。

⑩上朝陽村《來氏家譜》。

《西寧北山土樓觀》86 頁。

⑫《詠青詩稿》338 頁。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