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舊事重提:最早的記憶

舊事重提:最早的記憶

人是從幾歲開始有記憶的?不知道有哪個科學家做了這方面的研究,又得出了怎樣的結果?唐詩有“記得兒時騎竹馬”這樣的詩句,既然能騎竹馬了,這起碼要有五六歲了吧!

朋友們都誇我記性好,我最早的記憶肯定在五六歲之前,這個是可以推算出來的。

我記得有這麼一回事。一天清晨,這個時間點我倒是記得,那時的我不睡懶覺,天一亮我就起來了。我從自家的雞窩(那時候家家戶戶的雞窩都是在屋外面的)裡摸出了一個雞蛋,走到四叔屋後,敲破,把雞蛋打破在一個土坑裡,又用沙土掩埋了。

舊事重提:最早的記憶

另一個記憶就更加清晰了,估計這應該是在3歲以後的記憶了。時間是一天中午,這個時間點我也記得很清楚。母親已經從田裡收工回家,灶屋裡土灶上一隻木甑正在蒸飯,蒸汽滾滾而上(那時候我們把這種情況叫響大汽了,這也說明飯馬上就要蒸熟了),母親在灶屋外頭擇菜,擇什麼菜,我忘了。我記得我當時路過她身邊時,還往她裝菜的銻盆裡看了一下,但真的不記得裡面裝了什麼?

我從母親身旁路過,到了上廳屋一個小夥伴家,見他倆兄弟正就著一個大海碗,大口大口地吃油吊粒(我們那裡一種小吃,類似粑粒,只是球狀,且比粑粒小)。那時候農村裡的飯遲,吃中飯要到三點左右的,我見那倆兄弟吃得這樣帶勁,我不住地咽口水,我多麼希望他們的媽媽能夠叫我也吃一個,而且我心裡打定主意,如果我的小夥伴的媽媽“熱情邀請”,我就一定不再顧及面子,而要毫不客氣地吃上一個。

然而,我那個小夥伴的媽媽始終沒有邀請我也來享受那美味的油吊粒,直到我看著她的兒子們吃完最後一個油吊粒也沒吭聲。我嚥著口水,餓著肚子回家。中午咱家吃什麼,我完全沒有一點印象。我腦袋裡只記得那沾滿白糖、炸得焦黃的油吊粒,以至多年以後我還以為油吊粒是世上最美味的食品。

我寫這些東西,可能有些讀者朋友不知道我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其實,我想告訴讀者朋友們,我把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一些生活場景真實再現,這裡面透露了許多資訊,而這些資訊又蘊含了豐富的情感。如果你經歷過那個年代,你或許不會要我解讀。

比如,雞窩放到屋外頭,根本不用擔心被偷,因為那時候一般人心目中根本沒有偷的概念。教都不用教,因為普通老百姓壓根就沒想要去偷別人的東西。

小夥伴的媽媽為什麼沒有邀請我吃油吊粒?那時候大家都窮,自己的兒子都吃不飽,哪能顧及別人?戰國時期的韓非子就說過:“故飢歲之春,幼弟不餉;穰歲之秋,疏客必食。”說的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君子固本,我們農村人的理解是君子先管好自己、自家人。所謂的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應該是不存在的,這是違揹人性的。

其實,文章裡面還有很多資訊,聰明的讀者朋友去細品,說得太明白了沒意思。

舊事重提:最早的記憶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