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我們無以站在高位“俯瞰”一座城市,但生活在城市中的每個人,都是這座城市的縮影。在杭州,我們透過對話 10 組建築師,捕捉到 100 個「杭州切片」,希望能夠呈現一座「X-CITY丨城市記錄者」眼中的杭州。

本期城市記錄者朱禎毅,築境設計主創建築師,出生於20世紀80年代末的他,見證了工業時代到新時代的轉變。他說我們正在進行並享受著雲端生活,但城市依舊有歷史與文化,要給雲端之下的生活更多一些的新的賦能。本期城市記錄者,就讓我們追隨朱禎毅的視角,“窺視”他眼中的10個杭州切片。

當下的城市需要放置當下的生活,不知從何時開始,我們把自己鎖在了“雲端”。杭州如同一幅白紙黑墨暈染出的山水畫,網際網路將其筆觸間暈染出的灰空間從沉睡中喚醒。穿梭於臨平體育公園,一個介入虛擬與現實之間的世界,在其中尋找到一種以自然對抗虛擬世界、在現代都市文明中找尋自我的親和力之法,同時,也窺見了一位“熾烈”而“偏執”的青年建築師的大院十年。

窺視

「窺視外部世界,

同時,窺視內心。」

臨平體育公園-彩色跑道-休息驛站

2021 / 11 / 14 14 : 00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現代建築似乎正在變成一個機器,一個滿足人功能的機器,淪為我們慾望的附屬品。可我們還是在努力地與自然建立一些聯絡。事實上,自然是需要人去適應的,人在適應自然過程中會產生一系列的儀式、活動,都是對自然的一種正向反饋。

邵兵(建築檔案創始人,以下簡稱“邵”)

本期城市記錄者是來自築境設計的朱禎毅老師,以及城市觀察員黃臨海老師,他們今天將帶領我們轉一下杭州臨平體育公園。請朱老師為我們介紹一下黃老師。

朱禎毅(築境設計主創建築師,以下簡稱“朱”)

黃老師是一位有著獨特視角的攝影師,他的作品有一種把你帶到現場的魔力,像我們所在的體育公園,他都能真正拍出建築師想要表達的效果。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你倆認識幾年了,四五年?

黃臨海(建築攝影師,以下簡稱“黃”)

大概是 2018 年底的樣子。

黃老師以前在南京吧,是什麼契機來的杭州?

這個契機要從一個人說起,建築攝影師姚力老師。我在南京時也是做攝影的,當時我其實沒有什麼方向,美食、酒店、淘寶都拍。當開始拍酒店時,

我發現一座建築是由諸多要素構成的。繼續鑽研,我越來越認識到建築能體現的東西並非是一張照片那麼簡單,其中蘊含著很深的美學層次。

於是我找到姚老師的一些作品開始研究,於是因為他,我正式進入了這個行業。後來剛好築境需要一個攝影師,我就來了杭州。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朱老師哪一年來杭州?

我 2006 年來杭州上學。

哪一年進的築境?

2011年,畢業之後我一直在築境設計工作學習。

在築境的十年,是一個節點。

你對築境的瞭解以及它的狀態是怎麼樣的?

我覺得築境設計對建築的美感,原創性,獨特性有著偏執的追求,公司的創作氛圍非常棒。

我們邊走邊聊,我想去看看你的休息驛站。

走。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這個公園裡的建築都非常特別。

公園裡面的建築包含三種類型:分別是健身中心、網球館、休息驛站。

我們目前所在的位置就是休息驛站,它就是升級版的廁所。

“升級版”,怎麼理解?

裡面不只是個廁所,還增加了一些附加功能,例如淋浴、自動販賣機等等,可以為跑步的人提供沖澡和買水的地方。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你用過一個詞,

“窺視”,窺視內心。

這個廁所有意思的一點,在外面看不到裡面,但是在裡面可以看到外面所有的風景,

好像在野地裡,是半透明的相對自然的狀態,感覺更像是心理上半遮掩,而不是純粹物理空間的半遮掩的狀態。

現在的建築慢慢變得更像一臺機器,它精確地滿足了我們的需求,帶給了我們確定性的生活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你是說,

建築正在成為機器?

是的,我認為這是生產力發展的一個必然結果,它把人的能量變得越來越大——我們可以人造溫室,可以空調製冷,

建築越來越淪為我們慾望的附屬品,讓我們逐漸忘記對自然的敬畏。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剛才聊到現代城市裡的建築給你帶來一種激情。先請黃老師說一下,你來拍照的時候是什麼感覺?

第一反應是很新穎,感覺它不像是一個廁所。我不進入到最裡面的空間,是沒有辦法確定這是解決功能的地方。

外面的藤蔓長到上面,很有意境,讓我以為這是一個可以逛的小房子。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它其實是帶有衝撞性,以及一點小驚喜、小心思、小情緒在裡面。突破不規則的這一點讓我覺很驚豔。

這個也是我想要的。

這座建築是一個受庇護的自然場所。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暈染

「似斷非連的,

無用空間創造庇護感。」

臨平體育公園-休息驛站

2021 / 11 / 14 14 : 1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杭州,一座以自然山水為底色的城市,人文的歷史和故事像一滴墨水一樣,在其自然山水的底盤上暈染開來,產生了很多“灰空間”。建築和自然的暈染,在設計中應該是對場所,以及人文、地理資訊的反映。

請朱老師為我們介紹一下這個廁所的設計理念。

我們對整個公園的建築設計提出了一個概念:

暈染

。在這個房子裡,建築的功能是墨,自然是底,

休息驛站就像一滴墨水滴在自然的基底上,緩緩向外擴充套件暈染開。

功能空間與自然交融後產生的一些“無用”角落,實際上是就是暈染中的“灰”,它看似是一些陌生化的空間,而實則可以發展成為遊客乘放多種行為活動的小容器,為建築的使用增加了彈性。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暈染是一個貫穿你所有建築的設計切口嗎?

我認為

“暈染”這種狀態特別適合詮釋杭州——這個城市以自然山水為底色,人文的歷史和故事像墨水一樣,在自然山水的底盤上暈染開去,產生了許多自然與人文交織的空間和故事

,讓這座城市呈現出非常有趣多元的狀態。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現在網際網路在雲端補充賦能,集合了很多城市的地理資訊、活動資訊、文化資訊,可以根據雲端的資訊定製自己在這座城市裡的生活方式

,我覺得這個對整個城市或對人的生活方式產生了一種很有趣的變化。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杭州的地理條件自然狀態和人文屬性的基底都非常好。

朱老師曾經說過理解杭州有三層:一個是現代快速的節奏,一個是原來的自然景色,一個是時間狀態裡的人文屬性,我覺得“暈染”很好地把這三個東西放在一起。

黃老師是怎麼理解的?

我首先想到就是

開放,西湖和杭州之間相互是開放的,融合在一起,邊界性很弱。

其實是允他者介入的,或者允許自己介入的一種方式。建築恰恰是這樣一個被暈染、需要暈染的行業,建築師也是這樣,互相滲透。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圍合內外(下圖 © 築境設計)

我覺得

暈染是一個很柔軟的態度,可以允許你來,我也可以去。

本質上解讀就是功能的複合,空間的交融,具體展現的方式都是因人而異、因地而異、因文化而異。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第一次來的時候我感覺這座建築是“退”的狀態。

建築不是搶鏡頭,而像做了一個半透明的牆在每一處,但是該有的功能要有。它不張揚。

它是相互融合,不能斷開只看建築。

所以兩個之間的平衡要做好,

既要融合又要個性化。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飛地

「承載一切,

昨天、今天、明天。」

理想菜園

2021 / 11 / 14 14 : 3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建築不是因為放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風景,而是因為跟自然結合,在其中能夠產生不同的體驗。當大量人湧進城市之後,會發現需要更豐富、更多元的城市生活,於是我們開始找我們需要的地方。

原來我們做城市規劃的時候,沒有注意到縫隙裡的空間,因為缺乏規劃,或者說沒有提前認知,那些剩下的空間,我們又起名叫“飛地”。

因為城市化進展太快,裡面的飛地沒有跟上節奏。

這個很正常,發展過程中不可能所有問題都想得清楚,留下了很多問題。

我認為這是一個挑戰,留下的飛地正好可以讓我們慢下來思考,城市需要什麼,市民需要什麼 。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這片飛地恰恰成了人民生活的聚集地,

上次我們來也是週末,人特別多,但是今天人更多,這裡還有搭帳篷區域和一些農場、菜園。

這塊是理想農場的菜園,市民可以認領菜地在這邊種菜,有人幫你打理,平時有時間了,你也能過來體驗一下勞作的感覺,挺有意思。現代人的生活節奏太快,很多事情都是以結果為導向,效率優先,極盡壓縮過程。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這一點說得很重要,

看到生產結果和參與生產過程是兩件事

這個理想農場的經營模式

,把我們重新帶回到土地,喚起了積累在我們基因裡勞作的記憶。

因為城市化人們都湧進城市,其實我們在城市的那段時間可能沒有想清楚我們到底怎麼在城市裡生活這件事。

現在大量的人湧進城市之後,會發現原來需要我們更豐富、更多元的城市生活,我們就開始找我們需要的地方。

所以這是設計師或者跟城市管理者有很大關係。

是的。建築師可以充分的介入城市規劃、專案策劃、專案運營等等階段,在更高的維度去組織、策劃多彩的城市生活。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你們倆都是從農村來城市裡的嗎?

我是,小時候體驗過農村生活。

我是在農村長大,我比較熟悉。

其實80後都有農村記憶。

對,農村生活讓我學會了很多奇怪的技能,很多犄角旮旯的場所被我們用奇奇怪怪活動重新點燃了。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失重

「在雲端,

何以克服失重。」

奇遇稻田-鐵路之下

2021 / 11 / 14 14 : 5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城市”將一切變的很輕,我們都處在失重狀態。然而,雲端應該是增強現實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地。因此如何將雲端同自然結合,將成為新的挑戰。

我們從工業時代到機器時代,其實是經歷了人從鄉村走向城市的過程。當下恰恰需要農耕文明,讓鄉村的元素更多地進入城市,把飛地創造為能夠呼吸的新的空間。

雲端城市跟自然城市之間是矛盾和衝撞的嗎?

我覺得這個矛盾並不存在,問題在於怎麼利用雲端城市去改變我們的生活。VR是虛擬現實,AR是增強現實,

雲端應該是增強現實的工具,而不是目的地。

是的。

它不是目的地,也不可能代替現實,但可能是我們經過的一個過程。

雖然按快門時間短了,但是你按快門時候裡面的思考變多了

,必須要去對這個畫面做解讀,我從實際深入以後,感覺沒有太大的衝突性。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虛擬和現實之間,你覺得是博弈狀態,還是僅僅是一種相對獨立存在的現象?

是否博弈我認為取決於人們對待它的態度。

很多人會把網際網路當成一個完美世界,把精力和時間耗在裡面。也有人把它變成增強我們現實的工具,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多姿多彩。

好像因為網際網路的出現,現在很多東西變得比較輕,包括人與人之間、人與城市之間,甚至是親人朋友之間的各種關係,都會變得比較輕。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我們的五感就是千百年來適應環境的產物,有了網際網路之後,我們的五感被壓縮了,思考的過程變短了,很多情緒比如等待、企盼、疑惑等等也被簡化了,好像只需要一臺手機,就可以掌控自己的命運。

或者說在消失,上天賜予你的東西慢慢在消失,但是你不自覺的,有一些感官的能力你不去用了就沒有了。

再這樣走下去我們就會淪為一個晶片,只需要找到宿主就行,變成了駭客帝國預言的樣子。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我最近也在思考,網際網路對我們建築這一行帶來什麼。比如大家在網際網路上釋出自己的建築作品,然而一個專案做得好不好可能就是一張照片的事情。“八秒理論”說,在瀏覽網頁的時候,超過八秒沒有點選,或者沒有吸引住人,專案可能不會被看到。

當前網際網路時代下建築行業的新現象,流量成了衡量一個房子或者一個事件最終極的評判標準,

大資料會推送最受歡迎的建築照片,它的調性、構圖、構成、甚至材料等等都會引領設計圈的風潮,

很多時候設計師為了自己的作品能被看到,也會按照這個標準去做設計而忘掉了初心,這種現象最後造成的結果就是我們的審美越來越單一化,建築越來越同質化。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到底網際網路就是雲嗎,還是說雲和網際網路是兩個概念。

網際網路是一個媒介,雲表達的更像是一種網際網路與人類的關係的一種狀態。

你上次用了一個詞“籠罩”,我覺得你對這個是有抵抗的嗎?

有那麼點,我們很多的資訊都被網際網路存到了雲端,我們享受了他的便利,就也得接受它的監管之下。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無崖

「以有崖求無崖,

不亦樂乎。」

兒童遊樂區

2021 / 11 / 14 15 : 2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邊界,其實就是要知道自己做什麼。網際網路帶來了過於嘈雜的聲音,在嘈雜之中,我們需要保持清醒,利用網際網路來幫助、提升自己,這是一個抉擇的問題。

有了“雲”之後,你們倆的工作有沒有質的改變。

我認為最主要的改變還是存在於認知邊界的拓展。

你覺得認知需要邊界嗎?

不需要,但是現實就是有邊界的,人的大腦容量有限。

每個人會給自然設一個邊界,你的邊界在哪裡?

我的邊界就是不給自己預設邊界,每一次都是重新開始。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黃老師的邊界在哪?

我覺得邊界也不是自己設定的,

我們都在探索自己的邊界,有的時候關乎理解,有的時候關乎行動。

可以這麼理解,你對自己要量力而行。

我覺得這也是一種態度。程院士的那句座右銘對我影響深刻:

“吾生有崖,而知無崖,以有崖求無崖,不亦樂乎”。

我第一次見到程院士,是被他這個人吸引的。他比很多年輕人都要年輕,不拘泥於任何東西,不管是生活還是工作。或許我們現在有點被生活糾纏和煩悶的困擾,但他真的很青春。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建築師的認知和大眾認知之間有時會有鴻溝。我認為你所說的邊界,其實就是要知道自己做什麼,因為網際網路的聲音太多,不可能把所有資訊都收集、掌握。所以你要清醒,利用好網際網路幫助你、提升你,這是一個抉擇問題。

非常大的鴻溝。

建築師不能太過於自我,我們得用一種折衷的方式去跟業主分享我們的思考。

我覺得

建築可以公共,但建築師不是公共的

,你剛才說的——我可以有走向公共的心,但是必須允許這個建築有我在,沒有我這個建築不成立——要保持自我張力。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攝影師跟建築師有一點共通:雖然都可以公開傳播照片,但實際上不是公共的,是有自己本身的張力在裡面,不是攝影技法,而是張力的表現。

覺醒

「調和自我,同時,

重塑大眾的建築觀。」

奇蹟草坪

2021 / 11 / 14 15 : 40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建築可以重塑大眾對這個世界的觀看方式,同時可以調整其開啟方式。創造一種新的體驗,是我們所追求的更高層次的想法。不斷地尋找自己,我覺得這是最好的成長。

你覺得現在建築能給人帶來的可能性還有哪些?

我認為最有意義的一點就是

建築可以幫助大眾重塑對這個世界的開啟方式,這一點跟電影有點像。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會有業主因為喜歡什麼型別來找你嗎?

目前沒有碰到過,業主找到我們,應該是因為我們公司對美有極致的追求,同時我們還有非常強的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一些新生代公司會遇到問題比較多,你是誰,你做過什麼,你為什麼能做這件事顯得重要。因為

建築公司是需要時間感的

你說的應該是建築公司的資歷和業績吧,這是必須的。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在公園裡面做建築,一方面是解決景觀化和標誌性問題,另一方面是創造一種新的體驗,這是一種更深層次的目標,一種全新的介入方式。

築境有築境整體對建築的理解,你個人也會對建築有一個理解,這裡面會不會有衝突感?

我覺得不會,

我是在這個環境中成長起來的,我成為了築境的一部分,我的理解和築境的理解是比較同步的。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雖然這個建築是由集體共同完成的,但是一定有個體的思路在裡面,你如何將個體的思想和集體的思想進行調和?

首先要搞清楚是什麼樣的專案,我對專案的在各個層面的認知在哪裡,以及“集體”的認知層面在哪裡,我們之間可能會存在資訊差。

所謂的討論,就是把所有資訊抹平,我們可以在同一個認知裡討論這個事情,我覺得這個差異需要找到一種共識。

很多時候人無法做到調和,是因為人根本不知道自己是誰。所以自我要覺醒,要不斷的找自己,因為我覺得這是最好的成長。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升維

「升維思考整體,

設計成就空間。」

健身中心-周邊

2021 / 11 / 14 15 : 5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從選址到細部的影響力是從大到小遞減,所以我們做設計經常性的會需要升維思考,用高維度的認知去解決問題往往會更具創造力。

不同型別的建築在介入的時候,本質性問題會有哪些不一樣。

做一個專案之前,一定要

清楚整個專案的定位

誰給的定位?

業主會給定位,我們也會根據專案的資訊做出自己的判斷。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一個好的建築可能會分為五大要素:選址、總圖規劃、功能構成、立面構成、細部設計。

我們其實要在這條座標上,根據每個專案本身的特質去選擇發揮的空間。

我覺得建築師還是要非常韌性地面對挑戰。

雖然講了很多要素,但是我覺得

你最後成全的是這個空間

其實這五個要素都會影響空間,

空間只是最後呈現出來的一種狀態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這裡面每一個空間都不是單一存在的。

對,是一個金字塔。從選址到細部的影響力是從大到小遞減,所以我們做設計經常性的會需要升維思考,用高維度的認知去解決問題往往會更具創造力。

熾烈

「虛擬世界正在摧毀,

內心深處的熾熱。」

健身中心-入口/首層

2021 / 11 / 14 16 : 0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有人的地方才有城市,人是城市的靈魂、溫度的來源。光的魅力就在於此,其實人對太陽的親和,以及自然和水,這幾樣東西遠遠超出對建築的親和力。而虛擬世界正在試圖摧毀這種對於自然的感觸力。

在這裡求婚多好啊。

圓圓滿滿,求完婚可以到下面的柱廊走一走,盡頭合為一把傘,就是合二為一的感覺。特別是這種下午的夕陽很美好。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光的魅力就在於此,其實人對太陽的親和,以及自然和水,這幾樣東西遠遠超出對建築的親和力。

當然現在

虛擬世界正在摧毀這種親和力

,我們進入虛擬世界再也不需要它們了。

需要的,

因為身體對於溫度的感知力還在

可以利用網際網路來增強我們的現實體驗。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圖源:小紅書

黃老師對我們倆是什麼感受?

每次跟朱工見面,他都會給我一些新的認識,包括他自己的一些偏執和狂熱慢慢被撥開、被發現。

偏執,我覺得時不時出來一下挺刺激的,但一會兒就用他社會化的圓滑圓回去了。

感性理性的來回切換。

我覺得你對於人性層次上挖掘理解的比較多。

是這樣。或許我對建築沒有那麼敏感,但是對人的敏感度是很高的,

因為人是有溫度的。我覺得建築師可以固執一點,可以偏執一點,可以由著自己的狂熱,那是我理解的建築師。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建築最終也是以人為本,所有的一切也都是以人為本。

這是偽命題,我們今天下午講的所有都不是以人為本,

是以自然承載了人。我們不是把自然搬進來,而是去進入自然。

朱老師今天用自然這個詞不下20遍,為什麼不斷地說,因為這是他在意的,

他在創作一種人與自然之間的空間溫度,如何在人和自然之間創造一種有溫度的東西,把人放進來,讓自然也覺得很舒服。

自然大過於人,人永遠不能凌駕於自然之上。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偏執

「建築如同一座橋樑,

最重要的是穩固和傳達。」

健身中心-頂樓

2021 / 11 / 14 16 : 2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建築師應該是搭起的一座橋樑,透過橋樑,把對建築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傳達給人們。因此不需要用完美這個詞評價建築,建築最高的境界就是能讓人感動。當你在建築面前時,自然而然就能體會到建築師想傳達的東西。

我很喜歡夕陽,它有退場的落寞感。它的光線並不強烈,但是你可以知道它在。

也有一點點溫度。

對,它跟身體的距離是結合在一起的。朝陽會讓你覺得刺眼一點,正午就更不用說了,

但夕陽就是這個溫度,遠遠地照著你,反而讓你覺得跟它建立一種更為親密的關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你的偏執體現在哪裡?

我會堅持我認為對的東西,

建築師應該是一座橋樑,你要主動搭起一座橋樑,把對建築的理解,對世界的理解透過這座橋樑,傳遞給你的業主。在同一個認知窗口裡

,有時為了推動專案進行,我也可以會做出一些妥協,畢竟落地才是王道啊。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我覺得可能有完美的城市感,但是不會有完美的建築。

對,建築只是一群建築師針對場地的一次解答,我們能做的是確保這個的答案在我們的故事裡是邏輯閉環的。但是對於它的感受,還是會因人而異的。

第一次來這裡時,在蘑菇傘底下,我想如果整體柱子再細一點,可能有小時候跑樹林的感覺,竄來竄去。或者這個蘑菇是長在草地上更好,感覺更強烈一點。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建築不需要過度解釋,設計本身就能傳達出他的主題,那才是最好的建築

,我見過這樣的房子。

是什麼?

斯卡帕的布里昂家族墓園(Brion Family Cemetery),整個參觀過程真的是層層解密的狀態,我覺得特別有趣,隱喻也特別深刻,

對生命的思考,通過了一種建築化的方式表達出來,它是一種超越文化,超越種族的力量。

我相信任何膚色,文化背景的人都能感受到斯卡帕對生命的崇高禮讚。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布里昂家族墓園,卡洛·斯卡帕,1968 © 朱禎毅

我能夠理解你的狀態,是狂熱又帶有生命力的。

從第一次跟你接觸到現在,我覺得你身上有很多比較熾烈的地方,好像不這樣的話你的生命感就沒有那麼強烈,會覺得自己沒有活過的狀態。

學建築不只是為了做一個建築,其實也是教會你怎麼去看待這個世界。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交織

「看似平行的線,

終會有交點。」

健身中心-頂樓

2021 / 11 / 14 16 : 45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雲端大腦促使我們以更多樣化的視角切入城市,暈染讓思維方式產生交織,而不是在某一種現代都市文明中找尋自我。在無數條軌道無窮多的交織組合間,找到雲端與自然的交點。

每一種人文都有獨立的大腦,暈染是讓思維方式有交織,我們可以進來、開啟,當然彼此間要開啟,而不是在某一個現代都市文明的狀態中去找自我。

杭州就是一幅水墨畫,山水為底,人文為墨,墨水在基底上暈染開,產生了介於黑白之間的灰的地帶

,網際網路在雲端賦能,讓這些灰空間煥發出生命力。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城市當前處在雲端,

之所以重提生命感和自然,因為建築師是最微觀層面的介入,每一筆都很重要,下筆除了從容之外,還要有點莊重和謹慎。

有了雲端大腦之後,所有的可能性都被放大了,它促使我們以更多樣化的視角切入這個城市,體驗城市裡的生活。

過去從個人角度拍攝,目的性很強。但今天聊完之後,瞭解建築師的出發點,就會有不同的感受,自然、生命、人文底蘊這些也是值得關注的東西。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 築境設計

非常感謝《建築檔案》給我的機會,可以重新思考建築與自然的關係。非常感謝臨平城建對我們專案的支援,非常感謝築境設計,我們專案的精神領袖殷總,他的一些高瞻遠矚的想法,讓我深受啟發。

謝謝朱老師和黃老師陪伴了我們一天,從朱老師透明的衛生間開始說起,最後來到通透的城市介面上,

我今天也是和杭州這座城市做了一次小小的“交織”。

“雲端”之上的杭州,運動中的自然城市

本文整理自「城市記錄者丨我們在杭州」 2021 年 11 月 14 日的直播對話,除特殊標註外,圖文及排版均屬城市記錄者所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