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7月12日

深圳簽發第1號林長令

《關於壓實林長責任高質量推進2022年林業重點工作》

以推動林長制從“建章立制”

向“走深做實”轉變

深圳為什麼要推行林長制?

在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方面

深圳有哪些創新舉措?

又取得了哪些成績?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落實林長制,打通森林保護“最後一公里”

根據林長制要求

全市要建成

四級林長體系

市、區、街道均設立

第一林長、林長和副林長

由各級政府主要負責人擔任

社群則構建起

“一長兩員”機制

即社群級林長、基層監管員、護林員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深圳的藍綠底色。歐陽勇 攝

“一長兩員”作為源頭管護機制

將全市上百萬畝森林劃分為責任網格

每個網路均對應基層的監管員和護林員

打通森林資源保護管理“最後一公里”

林長制全面推行後

林業工作不再是簡單地造林育林

而是納入生態文明建設體系

成為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重要內容

其站位高度史無前例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漫山盛開的毛棉杜鵑花 深圳晚報記者 寧傑文 攝

截至目前

深圳共設立

林長1772名

基層

監管員328名

護林員1027名

設定林長責任

公示牌206塊

落實林長制

經費1432萬元

將充分調動林長的“領頭雁”作用

“護綠”“用綠”“享綠”

為守護“深圳綠”營造良好氛圍

科學精準治汙,打贏碧水藍天保衛戰

除了森林保護外

深圳在治汙除霾、垃圾處理等方面

也打造了深圳樣板,成為全國典範

/01/治水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茅洲河再現水清岸綠。深圳特區報記者 何龍

堅持“巴掌大的黑臭水體都不能有”

深圳累計投入

超1500億元

拆除沿河違建

134萬平方米

2019年底

深圳在全國率先實現

全市域消除黑臭水體

159個黑臭水體、

1467個小微黑臭水體全部消除

全市五大河流

水質全面達標

優良率達86.7%

/02/治霾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深圳藍”成為靚麗風景線。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紅聲 攝

2004年,深圳灰霾天

一度達187天曆史高值

PM2。5年均濃度超70微克/立方米

立志消除灰霾,深圳大力實施

“深圳藍”可持續行動計劃

2021年

深圳空氣質量

優良天數比例達97%

今年上半年PM2。5

降至15.3微克/立方米

為有監測資料以來最好水平

位居

國內超大城市第一

/03/垃圾處理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可以喝咖啡看山景的鹽田能源生態園。通訊員 崔嵩 攝

助力“無廢城市”建設

深圳將垃圾焚燒廠打造為

“能源生態園”

不僅具備垃圾處理功能

還兼具

科普教育、工業旅遊、休閒娛樂

屬性

煙氣排放執行

全球最高標準

全市垃圾焚燒處理能力

2萬噸/日

生活垃圾

回收利用率達46.5%

在全國名列前茅

倡導低碳生活,打造綠色發展深圳樣板

深圳的治汙成效得益於正本清源

從能源到建築,從出行到用電

深圳給出了全民參與的“碳減排方案”

Part。1

清潔能源

深圳已徹底淘汰

民用散煤和普通工商業用煤

形成了以

氣電、核電為主

新能源發電為輔

煤電為備

的能源格局

2020年

深圳風電、光伏、水電

合計上網電量

69.71億千瓦時

減少碳排放614萬噸

非化石能源發電量

佔比達69.3%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大亞灣核電基地全景 圖源:晶報

Part。2

綠色建築

7月1日起

《深圳經濟特區綠色建築條例》

實施

要求新建築不低於綠色建築標準一星級

截至2021年底

深圳共有綠色建築評價標識專案

1521個

總建築面積

超過1.46億平方米

是綠色建築

規模和密度最大的城市之一

深圳目前單位建築面積的年均能耗

僅為美國的23。5%、歐盟的30。1%

節能減排成效處於全球領先地位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南科大綠色建築樓頂安裝有太陽能裝置,種植有綠色植物。深圳特區報記者 劉羽潔 攝

Part。3

綠色出行

作為全球

電動化程度最高的城市

深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全球第一

2017年實現全市公交電動化

每年可

減少碳排放135.3萬噸

2018年實現出租車全面電動化

每年可

減少碳排放60萬噸

2021年底

深圳已建成公共

充電樁9.7萬個

建設規模國內領先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深圳充電樁規模全國領先。通訊員 鍾嘉成 攝

Part。4

碳普惠制度

為推動全民參與碳減排

《深圳碳普惠體系建設工作方案》

釋出

《深圳市碳排放權交易管理辦法》

施行

還為公共出行、居民用電的碳減排

制定了

碳普惠方法學

碳減排變現

邁出第一步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深圳新能源汽車保有量全球第一。圖源:英文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開窗見綠,出門見園

碧道環繞,野趣盎然

在深圳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No.1 千園之城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光明虹橋公園。寶安日報記者 雷小林 攝

打造“公園裡的城市”

深圳現有各類

公園1238個

市民出門

500米

可達社群公園

2公里

可達城市公園

5公里

可達自然公園

全市森林

覆蓋率約40%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

守護好自然本底

No.2 山海連城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鹽田綠道。李伯強 攝

截至2021年

深圳已建成

綠道2843公里

覆蓋密度居

全省之首

已建成

郊野徑181公里

跨越南山、福田、羅湖三區

貫穿東西部的郊野徑建成後

主線總長將

超300公里

串聯森林郊野公園

最大限度達到“自然無痕”

No.3 候鳥天堂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深圳是全球瀕危鳥類黑臉琵鷺的第三大棲息地。鹿向榮 攝

保護生物多樣性

深圳擁有各類自然保護地

27個

其中“國字號”自然保護地

6個

陸域自然保護地面積佔國土面積

24%

在一線城市中佔比最高

全市約有

3萬個

物種

其中野生維管植物

2086種

陸域野生脊椎動物

585種

累計恢復紅樹林溼地

超135公頃

作為重要的候鳥遷徙越冬地和中轉站

每年有

數萬只

候鳥來深休憩

全市鳥類種類數

佔全國的1/4

No.4 自然教育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壩光自然學校特邀講師、環境科學博士劉毅向孩子們普及自然知識。深圳特區報記者 楊浩瀚 攝

為鼓勵市民參與生態保護

深圳成立

全國首家自然學校

目前已建成自然學校

22所

自然教育中心

27個

註冊環保組織

141個

註冊環保志願者

3.3萬人

生態保護氛圍濃厚

不光要GDP還要GEP

深圳在全國率先建立

生態系統生產總值(GEP)核算制度

釋出全國

首個“生態賬本”

2020年深圳

GEP達1303.82億元

進一步詮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深圳做法”

未來

深圳將繼續打造成為

“世界級公園城市”

連山、通海、貫城、串趣

宜居、宜業、宜遊

這樣的深圳

你愛了嗎?

本文科普專家:王倩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新能源與低碳研究中心副主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