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其實,甄嬛早就預判了「滴血驗親」這場局

今天這篇其實是針對上一篇文章《

為什麼皇后團隊沒有發現甄嬛和果郡王的私情?》

的映象文章——

甄嬛在滴血驗親前早已做了戰略佈局

之所以要寫這一篇,是因為上一篇寫完,很多人留言說甄嬛這局能贏,靠的是運氣,靠的是開掛之類的。

很抱歉,這類評論看得我忍不住想笑,因為這讓我聯想到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種現象:當別人晉升或者賺到錢的時候,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人家就是運氣好之類的。

退一步講,取得成功或者卓越的成績就是需要運氣的加持,但是運氣是什麼呢?

是高效、持續且精準的努力,遇上了好時機。

一個人什麼都不做,或者毫無章法地靠耗時間當作努力,運氣是很難光顧的。

同理,滴血驗親這場局,是皇后團隊為甄嬛精心設定的。

所以從這場戲的前半部分,甄嬛的處境完全是見招拆招的被動局面,當甄嬛拆穿滴血驗親的水有問題後,被動局勢才得以逆轉。

滴血驗親,是甄嬛團隊和皇后團隊之間的一場團戰,決定勝敗機率大小的是團隊領導的能力和團隊協同作戰的實力和水平。

如果明確了這一點,就會知道滴血驗親這場局的對峙,是後宮兩股力量的對峙,絕非是皇后算計甄嬛那麼簡單了。

而這一點也恰恰是皇后和甄嬛,作為團隊領導之間的最大的差距。

孫子兵法講:“故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之法,為不得已。”

戰略佈局的重要性,以及甄嬛戰略佈局的能力,我已經分析過多次,這裡就不再贅述(想複習的小夥伴,可以在公號內搜尋“戰略”二字即可查閱相關內容)。

皇后缺乏戰略眼光,當一個人沒有自己的戰略,那麼她就會成為對手戰略的一部分,從而陷入局面上的被動,

所以皇后在甄嬛生完雙胞胎之後,才看清局勢,她就急了。

而她急功近利之時,訴諸的是最低階的層面,那就是攻城,帶著團隊去主動進攻甄嬛團隊。

甄嬛則不同,從她回宮時,她就非常明確,肚子裡的孩子是一把雙刃劍。她早已預判到,孩子生下來,就是懸在她頭頂的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

所以她從一回宮做的是伐謀和伐交。

回宮後的甄嬛和太后很像,都是在更高層面上去謀劃和佈局,避免進入低層次的競爭。比如皇后這種靠爭寵來鞏固團隊實力的方式,就是非常低層次的。

如果細心留意一下,在滴血驗親前半部分,甄嬛團隊出戰的人員就會發現甄嬛提前在伐謀和伐交層面努力過的痕跡。

再說的直白一點,

從伐謀的層面,甄嬛從回宮後,就預判到她和皇后之間必有一場惡戰,所以她從回宮後就在做戰略佈局。

當祺貴人要告發甄嬛的私情時,甄嬛還未開口,第一個出戰的是葉瀾依。

其實,甄嬛早就預判了「滴血驗親」這場局

緊接著,出戰的是敬妃。

其實,甄嬛早就預判了「滴血驗親」這場局

接下來,和甄嬛一起用幾句話就釜底抽薪挫掉斐文證詞有效性的是端妃。

其實,甄嬛早就預判了「滴血驗親」這場局

還有後面欣貴人時不時的幫腔。

而皇后這邊就是腦子不太好使的祺貴人,以及一個和皇后一樣喜歡用隱藏打法的安陵容。

這戰隊實力對比,高下立判。

擁有這樣一支牛出天際的團隊,就是甄嬛伐交的結果:

第一步:太后和皇帝決定把甄嬛接回宮,目的是讓其整肅後宮生態,制衡狂妄囂張的皇后。於是,回宮後,甄嬛就第一時間給太后和皇帝交出一張很好的答卷,參見我之前寫過的《回宮後,甄嬛唯一的對手只剩太后》(

點這裡複習

)。

第二步:趁蘇培盛和崔槿汐對食之事,和端妃建立了穩定聯盟關係,詳情參見我之前寫過的《明知被端妃算計了,甄嬛為什麼還要讓她做高於自己的皇貴妃》(

點這裡複習

)。

第三步:生完雙胞胎之後,徹底消除了和敬妃之間的嫌隙,決定把朧月交給敬妃撫養,從而牢牢鎖定了敬妃這個最緊密的盟友,這一部分我之前在《同為老闆,甄嬛收買人心的手段究竟高明在哪裡》也有詳細分析(

點這裡複習

)。

第四步:甄嬛一回宮就開始拉攏葉瀾依了,但是葉瀾依真正被甄嬛繫結,就是在甄嬛生完雙胞胎之後,把她和果郡王的私情對葉瀾依交了底。

甄嬛很清楚,憑她一己之力想在後宮生存下來是遠遠不夠的,所以伐交對她是勢在必行的明智之舉,不僅僅是整合資源,更是透過資源的重組和配合,彌補她自身的不足和缺陷。

進而實現更高層面上的目的:改變後宮力量平衡的狀態,促成對她有利的力量格局和競爭環境,從而擠佔對手皇后的發揮空間和選擇餘地。

後宮的蛋糕就這麼大,誰爭取得多,誰的勝算就更大,誰就佔據絕對優勢。

甄嬛透過伐交把皇后不重視或者意識不到價值的力量都納入到自己的團隊中,這就是為什麼當聽到祺貴人要告發甄嬛時,敬妃、端妃和葉瀾依都會拼命出力的原因。

當然了,不僅是甄嬛和她們之間捆綁的夠深,而是甄嬛藉此贏得了人心。作為旁觀者,端妃、敬妃並不在乎甄嬛是否有私情,也不在乎甄嬛和皇后的恩怨。

她們真正在乎的是,後宮的掌權者不能再是皇后那種趕盡殺絕的人,甄嬛當權,對她們的長遠生存和發展才是有利的,因此她們不會讓皇后搞垮了甄嬛。

所以說,滴血驗親這一局,即便甄嬛個人被困住,她團隊的其他人會自發地去運作去籌謀,把甄嬛救出來。

這也是為什麼滴血驗親這場戲,大家會覺得甄嬛貌似什麼都沒做,最後卻反轉了。

於無聲處聽驚雷,於無色處見繁花,就是“上戰伐謀,其次伐交”的意義。

再類舉生活中的一些事,尤其是在職場裡,很多人覺得公司其他人的爭鬥與自己無關,或者莫名其妙地就陷入了某種爭鬥中,就是因為他們只看得到攻城略地這種層面的競爭,卻意識不到,在伐謀的層面、或者說伐交的層面,很多競爭早就開始了。

最後,甄嬛滴血驗親這局能贏,還取決於她對敵人皇后的充分認識和了解。

非常多的細節,都暗示甄嬛對皇后團隊的各種行動都是密切關注的。

其實,甄嬛早就預判了「滴血驗親」這場局

如果大膽一點,有沒有一種可能:

甄嬛正是基於對皇后的瞭解,她才無動於衷地步入了皇后為她設的局呢?

首先,皇后能布這麼個局,是拿捏了皇帝和太后的心思,因為這兩個人對甄嬛腹中孩子的血統都抱有懷疑,皇后這麼做無疑就是給驗證出一個答案。

其次,甄嬛也有一個訴求,就是她需要一個機會向後宮證明她肚子裡的孩子就是皇帝的血脈,從而保全孩子未來的生存和成長。

甄嬛回宮後的戰略很穩,但戰術層面開始變地狠辣,她若就坡下驢也不是沒有可能。

這就又回到那一點:如果你沒有自己的戰略,就會成為別人戰略中的一部分。

某種意義上,滴血驗親這場局裡,皇后很可能就是甄嬛戰略佈局中的一部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