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2022年6月19日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神清宮舊址

嶗山有三宮之說,指黃石宮、華樓宮、神清宮,如今命運各不相同,黃石宮和神清宮俱已傾圮,令人惋惜,只有華樓宮得存。

想像幾百年前,一行人遊玩完黃石宮,下行到白沙河響石渡口,過河之後循山道至華樓宮,看華表峰,遊玩華樓宮後夜宿華陽書院。次日清晨自華陽書院再到九水,在九水進山之處有大嶗觀和神清宮,游完大嶗觀和神清宮,再進山裡面遊九水,何其妙哉。現如今交通發達,大多時候我們已經體會不到古人遊山的艱辛了,也體會不到那種原始自然環境下的心理感受了。

三宮據守白沙河兩岸,目視白沙河衝出最後一個山口,然後一路不停,緩緩流向大海。據說在黃石宮、華樓宮、神清宮三者之間,還有一座文昌塔。

黃肇顎《嶗山續志》記載:“岸居華陰集東南,為入出門戶。上建文昌塔,象文筆峰。由此而南歷藍家莊、紅斷等村,可達登窯以至於海。福堆岸俗訛福泰庵。”

清順治進士藍潤《福堆岸新建文昌塔記》記載文昌塔:“路厄於兩山之間,結為兩河之會。。。實關鎖之要地,既詳其山水之情,復度其高下之規。始知此一峰尚屬缺陷。今與岸上建立文昌塔一座,聳然砥柱,文筆插天。。。”

高密孫鳳雲在《遊嶗紀略》中記載神清宮:“正殿三間,殿角石泉清澈。懸崖下有長春洞,周魯鐫:“洞天”二字。巖頂玉皇草閣一座,有古松曰:“陰陽樹”,曰“穿心樹”。西一洞為單道人脫塵處。”這次探訪,都沒看到,估計都早已被毀了吧。我們只能看看山志記載來了解神清宮了。

姚竣德在《遊嶗紀略》中記載神清宮:“上祀三清,再上為玉皇殿,東為長春洞。殿西小洞東向,額鐫“乾隆六年單義省脫塵處”,舊有陰陽樹、穿心樹。南有自然碑,不加磨礱,自成碑質。”

周至元《嶗山志》記載:“神清宮在芙蓉峰西路,創建於宋,元、明兩代迭經重修,至清康熙中又加修葺。中祀三清,後為玉皇閣,東廂為精舍,西為救苦殿,事變中,經日人焚燬,已大非疇昔。其地林木蓊蔚,洞壑深幻,危石古松,重壓殿宇,白日寒生,斜陽最宜。東山有大玉頂,有石窟玲瓏,並有池經年不涸,為養魚池。宮之內外有長春洞、自然碑、摘星臺、會仙台諸勝,遊其中者,冷然神清。名與實符,誠不虛矣。”

黃肇顎《嶗山續志》記載:“(神清)宮居芙蓉峰前。峭壁危崖,奇偉秀麗,殿閣參差,松篁掩映,無塵氛氣,修真之善地也。宮祀三清。後為玉皇閣;東為長春洞,周魯題《洞天》二字。閣之西小洞東向,額鐫‘乾隆七年,單義省脫塵處。’洞之上曰觀星臺。西南鐘樓下,懸石架空,曰聚仙台。宮有長春子題句:‘修真恰似上山勞,腳腳難移步步高。若不志心生退怠,只取天上摘蟠桃。延祐六年二月長春子題。’餘不備錄。”這首詩在白龍洞和響石也有鐫刻。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重修神清宮記

:“自古道術稱黃老,以清淨無慾,教人凝神內守,以養天年,而不中道夭閼,此其本也。後因務以為長生口德,高慕遐思,口曰海外十洲三島之間,有神人焉,藉令一見而塵埃可脫。即有識之士莫不往,是以仙蹤遂滿東海之隅,而牢山尤萃。惟二嶗稱墨巨麗,三面環海,群峰插天,朱戶丹室,匝布其間。當萬山之中曰神清宮,宮創於宋延祐間,為長春棲真之所。真人已往,其跡丘墟。我明嘉靖間,住持姜全志,募眾重修,構三楹,貌太上三清帝釋之像,安居堂室,頗為周備。凡歷二十餘年,至萬曆乙酉甫告落成,徵餘為記,餘因喟然而應之。曰:噫!道之在宥天地,形形色色,惟廣漠,惟淨惟清,前之而無始,後隨之而無終,得是道者以長生。嗟夫,人者昧之,汩汩沉欲,滔滔而不知返。其神不清,雖生何生。宜乎至人之觀,朝菌之晦朔,螻蛄之春秋也。茲宮之建,窈渺幽深。冀夫居者安以凝神,淨以徐口,超塵出世,而永不死不生,即日而登廣漠之庭。嗟夫!高慕者蕩志,遐思者放情,又何弱水之可濟,羽翼之可生哉?夫如是,使夫施者作者口一塵而與山嶽共永,滴水而與滄溟同波,功德何窮。聊書以記其事。明萬曆十三年冬十月上朔之吉如幻道人口山口撰。”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重修神清宮碑記

:“二嶗之勝,自華陰迤東,山勢盤鬱,蔚然深秀。至東南一峰,翠煙攢簇,有殿閣突兀其中,而層巒古木,互相映帶,望之若在曾城仇池間,眼界為之頓異。問其處,則所謂神清宮者在焉。考廟由來:蓋自元延祐間長春邱子建立之後,曆元、明以迄於今,重修者屢矣。且中經前代敕建,擬之金莖白鶴,道籙神清,其崇異實相當也。歲月變遷,東嶗宮觀半非疇昔。而神清宮連年繕製,獨煥然維新。則人力之修持,而亦山靈之呵護也。其中殿宇森列,牆垣周密,無少缺陷。特前殿之西,兌宮未備。風伯噓寒,豈非藩籬之脫漏乎?道人輩勇於精進,亟籲同心,庀材而踵成之。為立救苦殿一區,則甍如鵬飛,棟似龍驤,其雄峙之勢,宏整非常。其剋日完成,非道人募眾之苦心,築基之巨力不及此。餘蠟屐過其地,覽眺徘徊,瞻禮再四,不勝感慕焉。則屢建之後,又復增修之,使祥霓蔥茜,佳氣崢嶸,而刻銘勒碣以紀盛事,固其宜也。然而名山結構,必得李青蓮、蔡少霞其人,為書丹握槧而後可。夫豈易致之耶!餘不揣固陋,而志以質言,雖不必增重仙宮,聊陳其大略,亦庶幾與浩劫相終始爾!康熙三十一年十月”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神清宮玉皇殿記銘

神清宮已廢,如今只能從古人的詩作中探求和感受它當年的模樣和情勢了。

孫篤先(淮浦)詩《神清宮道中》:“翠煙深處一峰孤,嵐氣瓏璁半有無。扶杖漫隨樵徑轉,穿林惟聽鳥聲呼。須臾似睹三山影,咫尺新開五嶽圖。幾歲別來成恍惚,頻尋野老問前途。”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神清宮前的場地

楊還吉(六謙)詩《長春洞》:“昔讀長春傳,今如長春洞。本自巖棲人,乃為口君動。憶當西赴時,萬里陰山凍。雪沒馬鞭,諸戎勞轉送。苦衷擬玩世,甘言類託諷。往跡已百年,名猶此山重。故老謬傳聞,崑崙輒伯仲。洞前雙珠樹,十圍有餘空。故老指餘言,西征手自種。樹老煙雲生,山空鸞鶴痛。遠望擬飛帆,近視猶覆甕。阿閣三五重,偃蹇巢成鳳。有時風雨來,不為憂華棟。洞前松柏聲,洞裡蝴蝶夢。想像洞中人,生涯猶聚訟。”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千難萬難不離嶗山,大欠不欠大亂不亂。

江如瑛詩:《神清宮次壁上韻》:“為愛長春洞,登臨足勝遊。一從黃鶴去,只有白雲封。爐火虛丹灶,松陰下石樓。孤峰憑眺處,歸雁幾行秋。”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黃念昀詩《神清宮》:“溪上望東南,崒嵂但修嶺。坐起時蹇裳,許久到異境。臨壑地逾高,負山丹房整。東戶巖為屏,雜花發新穎。北望多松陰,欲登空延頸。出門循西麓,攀緣陟其頂。敧臥得盤石,倒看夕陽景。復下沿澗流,彷彿洗耳潁。道人呼晚餐,山蕨宿未省。滅燭不成眠,砭人山氣冷。熱酒破寂寥,待月閉深靜。不令仙犬吠,卻將燈光屏。時出觀山壁,朦朧卉木影。意境增肅然。心神亦清迥。無言悄相對,幽窗漸耿耿。”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王大來詩《宿神清宮》:“上盡登山路,山花晚更香。懸崖綴高閣,怪石抱回廊。翠積松窗暗,雲深竹榻涼。道人知愛客,曉起煮黃梁。”

行走嶗山:探訪神清宮

翟熙典詩《神清宮題壁》:“踏雲尋古寺,殿閣覆巖唇。洞敞蘿為幕,松乾蘚作春。石紋穿水脈,峰頂露河身。單道遠難問,寥寥憶脫塵。”

藍水詩:“結宇附山脅,門臨大壑深。日光來近午,樹影自陰森。古洞雲常佔,堂高庭若沈。導人看竹興,飛過一聲禽。”

芮麟詩:“綠陰如海浸重樓,野興修然老麥秋。漫把奚囊收拾去,行人又為好山留。”

周至元詩:“古剎倚雲峰,到來神自清。蒼松盤殿角,白日覺寒生。深洞穿雲溼,斜陽透竹明。禪床試小憩,枕上落泉聲。”

(——謝謝閱讀——)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