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本文原載於《兵器》雜誌2004年05月刊。本次轉載時經重新二次內容完善及編輯、補充部分插圖和整理,以與同好共同分享。個人認為《兵器》雜誌是一本專業、客觀的軍事雜誌,推薦持續訂閱,豐富自身的軍事知識。轉載其上的一些年代比較久遠的文章主要是想讓讀者以另一種比較獨特的視角審視曾經的事物和觀點。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姍姍來遲

由於在北非早已見識過德國“虎”式坦克的威力,美國軍方在1942年下半年就提出了在坦克殲擊車上安裝更大口徑的90毫米火炮的設想。鑑於當時研製的M10坦克殲擊車採用76。2毫米火炮,對付擁有重灌甲的德國新式坦克威力已顯不足,美國武器開發委員會下達了開發新型坦克殲擊車的指令。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安裝90毫米高炮的T53原型車

但和M10進展神速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這個計劃並沒有被放在優先考慮的範圍內,研製過程十分緩慢。這一方面是因為90毫米炮改裝的工作量大,短時間內難以投入使用,另一方面也是當時德國新型坦克的數量稀少,沒有給盟軍形成全面的壓力,所以更大威力坦克殲擊車的需求並不是很迫切。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諾曼底登陸之後情況明顯惡化。西線德軍裝甲部隊裝備了相當多的“虎”式和“豹”式坦克,就連以前較容易擊毀的IV型坦克也都換成了加強防護的後期型。盟軍裝甲部隊在擁有空中優勢的情況下打得非常艱苦。據說“謝爾曼”坦克對“豹”式坦克的交換比高達5:1。而且德軍還首次出動了裝甲更厚重的“虎王”坦克。盟軍對這種怪物幾乎無計可施,只能咒它快點自己出故障(一般很快就能靈驗)。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原創現存於世還能正常行駛的德國虎式系列坦克

美國軍方此時才火急起來,不得不加緊研製90毫米M3坦克/反坦克炮以及M26“潘興”重型坦克,為了能將強大的反坦克火力盡快投入戰場,甚至想將90毫米高炮直接裝在“謝爾曼”底盤上使用,樣車型號為T53。火炮採用敞開式結構。其改進型安裝了一個火炮防盾,被稱為T53E1計劃生產500輛。該車後來因為機動性差、發動機過熱、外形尺寸過高以及無法承受後坐力等問題,在1944年春被取消。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安裝了防盾的T53E1原型車

最終配用90毫米反坦克炮的制式坦克殲擊車還是M36。原型車仍由通用動力公司製造,底盤基本照抄M10,使用新設計的炮塔容納M3反坦克炮。一開始的問題還是90毫米的火炮太重,使炮塔很不平衡,解決的辦法也還是老招數——在炮塔後部增加了配重以平衡重量。基於M10 A1原型車使用福特公司發動機的被稱為T71使用通用動力公司發動機的被稱作T71E1,後全部改造為T71的標準。1944年7月T71原型車終於正式定型為M36,並於當年投入生產。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然而正當M36坦克殲擊車開始裝備部隊之時,它的主要獵殺物件“虎”式坦克的生產已接近尾聲,而威力更強大的“虎王”坦克開始量產。姍姍來遲的M36“起大早趕晚集”,只得硬著頭皮擔負起獵殺德軍新型鋼鐵猛獸“虎王”的重任。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虎王”重型坦克

M10放大版

M36坦克殲擊車身材高大,車長7。46米、寬3。05米、高3。28米;但是戰鬥全重居然比M10要輕,僅重28。1噸。從外形來看M36和M10簡直如出一轍,不同之處在於M36使用了全新的炮塔設計,炮塔更加豐滿,幾乎比M10大了一圈,火炮防盾為類似德國“豹”式坦克的拱形結構。此外,炮塔下方有一個吊籃,上面固定了炮手、裝填手和車長的座椅(而M10的座椅是安裝在炮塔的座圈上部)。M36內部空間更加寬敞以便放置較大的90毫米炮彈。由於90毫米火炮佔據了很大空間,炮塔內空間十分狹小。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M36的強大火力來自90毫米M3反坦克炮。該炮由M1高射炮發展而來。50倍口徑的M1高炮於1940年3月正式定型,是美國第一種90毫米高射炮,爾後生產了數百門。第二年M1被它的改進型M1A1替代,其作用類似德國的88毫米高射炮。無獨有偶,就像德國在88毫米高射炮上發展出“虎”式所用的88毫米坦克炮一樣,美國也在M1的基礎上發展出了M3坦克/反坦克炮,原型被稱之為T7。類似的例子還有蘇聯T34/85坦克採用的85毫米坦克炮。看來在二戰時只要遇到難以擊毀的對手,坦克炮設計者就會向現有的高炮尋求答案,大口徑高炮的彈道直、初速高,只要解決重量、後坐力和炮彈問題,很容易被移植到戰車上。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M36坦克殲擊車的90毫米50倍口徑M3炮備彈47發,最大仰角20°、俯角10°。使用風帽穿甲彈(APCBC)射擊30°傾斜角的均質鋼裝甲時,2000米上能擊穿105毫米厚度的裝甲; 使用高速穿甲彈(HVAP)時,2000米距離上可以擊穿154毫米厚的裝甲。由此可見,M3炮可以對絕大多數的德國坦克構成致命威脅。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和M10一樣,早期的M36沒有航向機槍和共軸機槍,炮塔後部安裝了1挺12。7毫米口徑的勃朗寧M2機槍,備彈1000發。

生產型M36使用M10A1的底盤,還有一部分使用M4A3坦克的底盤,安裝了1臺福特公司的GAA V8汽油機發動機,功率368千瓦,使用垂直螺旋彈簧懸掛系統。它的機動性和M10差不多,最大速度48千米/小時,最大越野速度28。69千米/小時,儲油量為730升,最大行程249千米。

M36顯然是一種直線思維的產物(將M10放大以便安裝更大口徑的火炮),因此它繼承了M10的種種優點和不足,特別是高大的外形很容易被發現。另一方面因為M36和M10系列使用類似的底盤,因此它們之間又有很強的相容性,不但很多零件可以互換,而且使M36直接採用大量成熟技術,可靠性大大提高。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獵殺虎豹

M36坦克殲擊車是美國在二戰期間研製的最後一種坦克殲擊車,可以說是二戰中美國反坦克武器的終極型號。它在防護性和機動性方面和“前輩”們相比沒有什麼提高,突出的重點就是提高火力,其裝備的90毫米火炮是盟軍武器庫中的一張王牌。M36的使命就是把王牌迅速有效地擺到戰場上剋制敵人,而不是像前面的型號那樣扛著和普通坦克一樣的火炮竄來竄去。這就和蘇、德在坦克殲擊車的使用上有了一定的共同之處,所以說M36也算是美國唯一名副其實的坦克殲擊車。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M36坦克殲擊車於1944年7月首先在歐洲戰場投入使用,在同樣裝備90毫米火炮的M26坦克投入戰鬥以前是盟軍唯一裝備這種火炮的裝甲車輛。90毫米M3火炮的穿甲厚度常常要受發射炮彈彈種的影響,比如要擊毀一輛“虎”式坦克,如果使用高速穿甲彈在2000米距離上就可以摧毀對方; 而如果使用被帽穿甲彈則要抵近到1000米才能擊穿其正面裝甲。不過“虎”式坦克數量不多,M36經常碰到的對手往往是IV號坦克或其他中型裝甲車輛。對付它們使用普通炮彈就夠了,高效能的炮彈留在關鍵的時候用。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如果遇到裝甲厚達180毫米的“虎王”坦克將是一場噩夢,因為M36在設計之始並沒有以它為目標,即便使用高速穿甲彈,也得在1000米內才有希望將“虎王”正面擊毀,而“虎王”的88毫米71倍口徑炮在2000米外卻可以輕鬆解決M36。好在“虎王”的數量實在是太稀少了。需要指出的是,戰場形勢受多種因素影響,戰車是否被擊毀也有一定的隨機性。以上資料對比只是粗略估計一下火炮的摧毀能力,不完全代表實際情況。

現以美軍第776坦克殲擊營為例。該營於1944年9月開始裝備M36,並於12月14~19日對法國Simserhof要塞的進攻中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實戰表明M36的90毫米大炮能從1800米外輕易洞穿德軍的鋼筋混凝土工事。阿登戰役期間,776營的M36在阻擋德軍強大攻勢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擊毀了大量德軍坦克裝甲車輛。美軍稱讚90毫米大炮無堅不摧,包括在2700米距離上擊穿至少1輛“豹”式坦克,並且還擊毀了1輛隸屬於653重型坦克殲擊營的“獵虎”坦克殲擊車(還有一說是被火箭筒擊毀)。此前從沒有這種龐然大物在西線被擊毀的紀錄。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德國獵虎坦克殲擊車

得益於M3火炮的優異效能,M36戰後還參加了朝鮮戰爭、印巴戰爭甚至巴爾幹半島衝突。

改進與生產

M-36有2種改型——M36B1和M36B2。其中M36B1直接使用了M4A3的車體並繼承了它的7。62毫米勃朗寧M1919A4機槍,備彈450發,這樣做簡化了生產步驟,但這種底盤使車重有所增加,速度也受到一定影響;M36B1重30。8噸,寬2。66米,最大速度41。6千米/小時。M36B2使用M10的底盤和2臺GM6-716046發動機。1945年春美軍為M36頂部加裝了頂蓋,這個頂蓋並未把炮塔全部封閉起來,而是類似於頂棚的結構,四面留有縫隙。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加裝了頂蓋的M36坦克殲擊車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M36系列坦克殲擊車總共生產了1722輛,其中1944年10~12月生產M36B1 187輛和1945年4~5月生產M36B2 237輛。

由上可見,美國坦克殲擊車和其他國家相比有點不倫不類。當M36安裝頂蓋的時候,美國坦克殲擊車的發展路線和坦克重疊在了一起,從“沒頂蓋的坦克”變成了“坦克”,這也說明這條路快走到頭了。美國人終於明白了他們的坦克殲擊車已經成了多餘的、重複建設的產物,因此,二戰之後再也沒有研製過這種武器。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現在世界上的坦克殲擊車可謂寥若晨星,或者是為了利用剩餘資源,或者是為了支援快速反應部隊,總之,它已經成為戰場上難得一見的角色。美國坦克殲擊車的故事說明武器的研製必須根據從實際出發,充分考慮自身條件和戰場需求,尤其在戰爭時期,不能只是單純模仿,為擁有而研製,否則就會浪費戰爭資源,甚至貽誤戰機。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朝鮮戰爭期間韓國陸軍裝備的M36B2坦克殲擊車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遲到的“獵虎者”——M36坦克殲擊車(二戰美軍坦克殲擊車專題六)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