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歷史上的永定河水患及安次移民(上)

永定河,古稱治水、桑乾河、盧溝、渾河、無定河等,是海河流域的一個重要水系。流經內蒙古、山西、河北三省區、北京、天津兩個直轄市,共43個縣市,於天津屈家店與北運河匯合。因此,部分由北運河入海河,大部分經永定新河在北塘鎮入渤海。

安次區位於永定河下游,歷史上,洪水災害貫穿始終。明清時期,每逢水災,官方的態度就是倡導災民自行搬遷。到清朝康乾年間,曾安置災後移民。晚清至民國年間,朝廷實力下降。新中國成立後,政府對永定河進行綜合治理,河岸居民在生產、生活方面得到妥善安置。

一、安次縣城因洪水多次搬遷

安次歷史久遠,西漢初年置縣,縣城治所在今廊坊市區西側的古縣村,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漢朝以前,古永定河流經今北京城區經蕭太后河、涼水河入北運河,對當年安次縣影響較小。唐朝以後,永定河自盧溝橋以下分為兩支:東南支走向未變,南支開始沿鳳河流動,其後逐漸西擺,曾流經小清河至白溝一線,從此南支即成主流。受永定河左右搖擺的影響,到了唐朝,安次縣城治所的古縣四周圍夯土修築的土城牆,因為長期遭受河水侵蝕,這所歷經八百多年的安次縣城被迫遷徙。

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安次縣城治所從古縣村南遷到50華里的石樑城。縣城遷到石樑城以後,由於受永定河南支的影響,這座剛剛建好的安次縣城僅存留十幾年的時間,又不得不北遷到境內的常道城(今北常道村)。

唐朝開元二十三年(735年),安次縣城治所的常道城又因為受到永定河支流和隋唐大運河(永濟渠)水道的影響,縣城又遷到耿就橋(今舊州村)。

五代十國(936年),安次淪為遼地,曾一度改縣為城,安次縣城曾遷到崧城(今稽察王村)。

元朝中統元年(1260年),安次縣治所又從崧城遷回到舊州。安次縣改名東安縣。公元1261年升為東安州(不領縣)。

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永定河水患,東安州州址又從舊州南遷50華里的常伯鄉張李店(今仇莊光榮村)。明朝洪武九年(1376年),東安州降為東安縣。中華民國三年(1914年),東安縣複名安次縣。

建國初期的1950年,安次老縣城由於受永定河長期水侵和積淤的原因,縣城四周比縣城內平均高出8米,治所內形成一個很大的盆底坑。如遇洪水縣城隨時都有被淹沒的危險。為了保證機關正常工作,安次縣政府決定把歷經明、清、民國三個朝代共581年的老安次縣城遷到當年的廊坊鎮內(今廊坊市區)。

從漢朝安次置縣至建國初期1950年的兩千多年間,由於受古今永定河水患的影響,安次縣城歷經七次遷徙。每次遷移都消耗大量的人力和財力。所以,被永定河“趕著跑的安次縣城”是符合實際的。

二、移民,域內人口大流動

安次自漢朝建縣曾多次受到水患的侵擾,百姓生存艱難。據《康熙東安志》記載:漢桓帝永康元年,境內大水,賜溺水者二千。唐朝德宗建中元年(780年)易水溢高丈餘,苗稼蕩盡。周太祖廣順二年(952年)大水,安次流民入塞者4萬口。宋太平興國二年(977年)境內大水,遣李崇炬將軍治之。

自元朝在北京建都以後,永定河南支在境域內活動頻繁。又據《康熙東安縣誌》記載:元朝,延佑七年(1092年),渾河在落垡決堤。大定二年(1162年)七月水災,泰定二年(1325年)七月水,平地水深數尺。境內平地水深如湖。僅在元朝,域內發生較大的水災10次之多。

永定河連年水患,境內中南部大部分村莊的百姓,被迫離鄉背井,遷居外地求生存。受永定河水患影響,域內地廣人稀,大面積過水土地長期荒蕪,無人耕種。明朝初年,為了充實京畿重地,恢復農耕,境內接納了來自山西洪洞、山東即墨,浙江金華等地的大批移民,在域內建村、立戶定居。據20世紀80年代初,全國第一次地名普查統計,全縣共有278個明朝遷徙過來的移民聚居點,後來逐漸形成村落,佔當年全縣村莊的三分之二。

明朝,朝廷雖然採取各種手段治理永定河水患,但效果甚微。據縣誌記載,永定河在境內曾發生較大水患27次。其中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渾河決口,是年兒童多為獨生。正德九年(1514年)境內道路行舟。明朝隆慶六年(1572年)大水分派於東安(安次)至左奕、朱村、馬子莊、調河頭一帶村莊。明萬曆二年(1574)年,渾河沖決,水災漂沒人畜,知縣洪一謨號泣救濟。萬曆十一年(1583年)夏,渾河決口。萬曆十五年(1587年)渾河在馬子莊、駱駝灣決口。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渾河主河道移至本縣,水溢縣城西門。明天啟六年(1626年)渾河水入縣城,房舍淹沒,民眾架巢為屋,苗禾盡失…… 這一時期每逢水災,朝廷無力顧及,境內百姓只能各自投親靠友移居各地。

清朝康熙年間曾對永定河進行六次築堤,調整河流下口,河道在境內調河頭一帶曾多年擺動,每逢洪水域內方圓幾十裡的村莊一片汪洋。雍正,乾隆年間為了控制永定河水南泛北侵,在境域修建築了南、北遙堤,從而形成了以永定河中泓和北泓兩大區域之間方園40裡,涉及近百個村莊的永定河老泛區。因為永定河沒有固定河道,境內位於下游,地勢低窪,緊鄰澱泊,每逢上游發大水,河水在老泛區幾十裡之內任意漫流,起到勻水散沙的防洪作用。清朝康、乾年間,泛區內的百姓為了延續生存環境,他們在各自居住村莊四周築起了各種土圍埝,隨著洪水的侵蝕,各村的土圍埝逐年增高。同時增加了境內泛區的御洪能力,也影響到了正常的行洪,導致泛區下游流水不暢逐漸積淤。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時任吏部尚書舒德赫、直隸總督方觀承聯名奏請皇帝,對境內泛區內的馬家口、王家園、武家莊、朱家莊、馮場、東沽港、宋流口、外瀾城、郭家場等14個村莊1627戶的百姓進行遷移,共涉及土、瓦房近萬間。乾隆十八年(1753年)頒佈內閣遵旨議奏《堤內禁止民居事》中明確指出:“河堤埝內為河身重地,不應今民居住。朕此次巡視,見居民村仍有佔河身者,或因其中積成高阜之處所,可阻河水漲,若將來增益,於經流有礙,不可不嚴限制。著總督方觀承,務將現在堤內村民人等即確查實處,並令沿河州縣會同河覽一同查清,嚴加治罪。對下口南埝河內村莊,務遵聖訓勸諭遷移…… 其願遷之村民即給房價…… 對外來居住建房者勒令拆遷毀掉……”這是清朝為了永定河順暢行洪,對泛洪進行的大規模移民。

是年,為了落實朝廷頒佈的移民法令,直隸總督兼總河道方觀承在永定河堤豎立了《禁河身內居民添蓋房屋碑》,其內容嚴令河身內村莊的居民在原址造房屋居住。其中北埝頭至範甕口一帶的北埝村莊,東安境屬:淘河201戶,瓦土房1783向。於家堤118戶,瓦、土、草房428間,葛漁城656戶,瓦土房4164間。自范家口至鳳河堤北埝村莊:門家莊6戶,草房13間,鄭家樓31戶,草房90間。

同時還嚴格規定:永定河流經的南泓、中泓、北泓泛區內的村莊不準築埝打堤,任其河水漫流。

根據相關資料統計:僅清朝永定河在境內決口近50次。因大雨下流下游排水不暢引起的水澇總計20多次。

中華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永定河在固安縣梁各莊決口改道,原南北遙堤之間的永定河老泛區淤廢,在境內又形成了永定河北護路堤至原北遙堤之間的永定河新泛區。據1995年統計:新泛區涉及安次境內白家務、舊州、楊稅務、仇莊、大王務、調河頭、碼頭、東安莊、落垡10個鄉鎮、114個行政村、人口7。 2萬、耕地16萬畝。

1949年夏,境內大雨、水災。受災面積74萬畝,其中50萬畝絕收,災民15萬,倒房2萬間,災情為數年未有。同年6月,域內四區平地水深2尺。

1949年秋,據安次縣政府統計,全縣開挖洩水口11處,排水騰地6畝,堵築永定河險工決口處36處,沿河堤的村莊修築7處,共110華里的護埝。

劉化田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