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中國歷史上出過很多文學大師,如果想要在散文、小說領域找到一兩位頂尖人物,可能會有不少爭議。但如果說起詩和詞的代表人物,很多人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李白、蘇軾,他們都是宗師級的人物,寫過很多膾炙人口的作品,無論是流傳度還是文學水平,都很難找到出其右者。

沒有人能夠質疑他們的才華,因此他們留給大家的多是高大上的形象。但如果去掉明星光環,看一看歷史上真實的他們,恐怕會讓很多人失望了,因為從他們的經歷看,多數時候都是鬱郁不得志。

李白並不脫俗,一直想當官

很多人一直以為李白很清高,不屑於應試做官,這其實是天大的誤解。李白的出身不好,不僅沒沾上家庭的光,反而被嚴重拖累。他的祖上因犯法被流放碎葉城,到了他父親這輩也沒多少好轉,他父親是劍客,四處行俠仗義,殺人後躲避仇家,躲藏到了蜀地的江油,做起了生意,既掩飾身份,為了養家餬口。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詩仙李白

根據唐朝律法,“

刑家之子,工商殊類不預

”,什麼意思呢?犯人和經商者的子女,都禁止參加科舉考試。李白倒好,這兩樣都沾上了,要想走仕途的話,只能靠別人舉薦。再來看他具體生活的年代,701-762年,武則天的武周是690-705年,唐玄宗在位時間是712-756年,其中開元盛世是712-741年。可以看到,李白的青壯年時期正好處於唐朝的鼎盛時期。

按理說,身處這樣的盛世,政通人和,只要有真才實學,就不會沒有從政的機會。更何況李白在世時就已經名滿天下,甚至還被唐玄宗召見過,不像杜甫在死後才漸漸出名。

別看李白在詩詞中表現得很脫俗,現實中的他一直尋求出頭的機會,除了四處遊歷、吟詩作賦、結交朋友,還想方設法向各路貴人自薦。只可惜李白始終懷才不遇,直到天寶元年(742年),才在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舉薦下,得到了晚年唐玄宗的召見,進入翰林院,做了御用文人。但他很快就厭倦了這份工作,而且他生性桀驁不馴、自命不凡,又得罪了不少人,在長安只待了三年就離開了。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望廬山瀑布

天寶十四年(755年),安史之亂爆發後,在廬山隱居的李白儘管年事已高,卻仍然按捺不住從政的衝動,投靠了永王李璘。他認為大唐已亂,很像西晉末期的永嘉之亂,引發了“衣冠南渡”,由此進入了偏安一隅的東晉及南朝時代。他自比謝安,慫恿永王割據江南,結果很快兵敗入獄。負責審案的御史中丞宋若思對李白很看重,將其釋放並召入了自己的幕府。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安史之亂

李白稍微像樣點的為官經歷,基本就這兩次,都很短暫。名滿天下的他,寫了無數的自薦信,只不過得到了這樣的結果。

蘇軾雖有大才,卻坎坷一生

跟李白仕途難入不同,蘇軾是透過科舉考試走上了仕途正道,只不過結局也沒好到哪去。

蘇軾生活的年代是1037-1101年,享年與李白差不多,但卻經歷了多達五位皇帝。為了讓大家對這段時間更有概念,大致列了一下幾位皇帝在位時的大事:

宋仁宗(1022-1063年):

1033年才開始親政;跟西夏打了三年仗,簽訂《慶曆和議》;在遼的逼迫下“慶曆增幣”;任用范仲淹實行“慶曆新政”但很快失敗;仁宗盛治是宋朝最鼎盛的時期。

宋英宗(1063-1067年):

宋仁宗的養子,在位時間很短,與遼、西夏均未發生大的戰爭,最大的事件是任命司馬光修撰《資治通鑑》。

宋神宗(1067-1085年):

任用王安石推行“熙寧變法”,後雖有搖擺但仍堅持變法;還推行了針對職官制度的“元豐改制”;出兵西夏而拓地五州(“熙河開邊”),但之後兩次敗於西夏。

宋哲宗(1085-1100年):

即位時才10歲,太皇太后高氏臨朝聽政,重用保守派司馬光,恢復舊法(“元祐更化”);1093年親政,啟用新黨,恢復新法,後因新黨內鬥而失敗;恢復“河湟之役”,收取青唐;發動兩次“平夏城之戰”,使西夏臣服。

宋徽宗(1100-1126年):

就是那位書畫家,不是當皇帝的料,最後落得個“晉康之恥”。蘇軾跟他的在位時間只有一年重疊,忽略不計。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北宋地圖

蘇軾的仕途一開始就很波折,1057年第二次參加殿試才進士及第,然後母親去世回鄉守孝三年,回京後又經歐陽修推薦參加了制科考試,入仕後去當地方官(陝西鳳翔),沒多久父親去世又回鄉守孝三年。1069年蘇軾兄弟再次回到東京,這時已是宋神宗時期(說明一下,雖說皇帝的廟號在死後才有,生前應該用年號,但那樣的話時間概念太亂,所以本文統一用皇帝廟號指稱年代,大家不要介意)。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蘇軾

從前面的皇帝簡介中看到,宋神宗大力推行變法,蘇軾偏偏支援舊黨,於是被貶至杭州,後來又遷至多地,1079年因誹謗新政被捕(烏臺詩案),釋放後被貶至黃州(湖北黃岡)。再後來趕上“元祐更化”,身為舊黨的蘇軾開始得勢,1086年官至翰林學士。1094年宋哲宗恢復新法,蘇軾被貶至惠州,1097年又被貶至海南瓊州。1100年宋哲宗去世,蘇軾才得以北返,但很快就到了生命盡頭。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蘇堤

蘇軾與父親蘇洵、弟弟蘇轍同列“唐宋八大家”,可謂名門,但其一生中大多時候都不得志,倒是在各地遊歷時留下了廣為傳唱的詩詞作品。在文學造詣上他堪稱泰斗,但在仕途之道上卻很難成為榜樣。

李白和蘇軾相隔300多年,卻有許多共同點

李白和蘇軾都是大文豪,都是豪放派的代表人物,一個被譽為“詩仙”,一個則是“蘇仙”。帶著這樣的光環,再看他們的仕途之路,才會顯得反差有多巨大。他們各自的年代相隔300多年,但卻有許多共同點。

都趕上了盛世,卻缺乏政治頭腦。

李白趕上了開元盛世,是唐朝最興盛的年代;蘇軾則身處仁宗盛治,宋朝最繁榮的年代。盛世對應的是明君,不僅經濟繁榮,文化也繁榮,天下賢能之士會有更多的發展機會,更何況他們這樣享譽天下的文學巨匠!

李白、蘇軾們做官不成功,企業管理者大多有此共性

唐宋八大家

唐宋的中央官員中不乏知名的詩詞家、散文家、書法家,足以證明朝廷對有學之士的重視。李白和蘇軾的名作層出不窮,被天下廣為傳唱,自然會得到更多人的認可,只要能抓住機會的話,仕途本不應該太差。

但事實上呢?李白慫恿永王造反,蘇軾則始終與變法的潮流背道而馳。儘管他們在文學作品中表現出了細緻入微的觀察和想象力,但在政治上顯然缺乏深入的洞察,未能將極高的文學水準轉化成政治水準。

對於為官而言,只會寫寫詩詞文章是遠遠不夠的。文學水平高只代表有才華,頭腦中知識豐富,但為官則需要有政治嗅覺、官場處事、官員技能。人們往往會對才華橫溢者給予厚望,但一旦看清其在官場上的“稚嫩”,處於禮貌不好說什麼,但其實已經低看了。

都自視清高,有入獄經歷。

一般懷才不遇的人,再出格也不至於被關進大牢,況且他們所處的年代並非亂世,還不至於動輒用刑、砍頭,尤其朝廷往往對於他們這種“大才”多少還是會網開一面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們竟然還都被抓入獄過,可見有多麼不可思議!

李白是幫助永王造反,而且很可能還算得上是主謀,一直不得志的他,不夠謹慎也就算了,竟然還膽大地出此險招。蘇軾則是自恃才高,在詩詞中詆譭新法,卻沒想到他的作品本就傳唱度很高,是眾矢之的,還敢如此“囂張”,不是舉手主動要求責罰嗎?

這還不算,李白好不容易得以隨侍唐玄宗左右,卻很“高調”地得罪得寵的高力士,屢屢不遵守翰林院規矩,沉迷於酗酒,這是等著皇帝一再遷就嗎?要麼是恃寵而驕,要麼是情商太低。蘇軾則頑固地在黨爭中站隊,就是不順著皇帝的心意。王安石問題再多,好歹有自己的一套系統主張,為的是改良社會,讓國家強盛。但蘇軾並沒有太多的經濟、社會政策,就是一味地維護舊法,這就讓人覺得太不開明瞭。

李白和蘇軾並不是個案,企業管理者中有很多

前面用了很多筆墨,就是要去掉兩人的文學光環,還原他們的為官之道。為的是什麼呢?給現在的企業管理者帶來啟發。

大多數企業選拔管理者,首先都會盯著業務骨幹們。這是基於什麼邏輯呢?因為他工作表現優秀,所以他是人才,管理者一定要從人才中來選。這個邏輯表面看無懈可擊,實則有很多漏洞。

第一個漏洞,人才之前積累的能力與管理者所需能力匹配嗎?

這些吸引企業高層眼光的人才,有些是技術人才,有些是銷售人才,或者是其他專業領域。但不管他們是什麼崗位,以往的經歷只證明了一件事——他們適合做所在領域的基層工作。當然了,這些人才有很大的機率能夠勝任其他領域,因為他們能管好自己,他們有良好的工作態度,他們善於在實踐中總結工作方法並不斷改進。

然而管理者則不同,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是“管人”,將其他人組織起來更好地做事,幫助其他人成長,讓團隊保持努力的狀態。可以看到,這些工作及背後所需的能力,與人才們以往所做的事及能力要求截然不同。

第二個漏洞,人才在管理崗位上一定能成長為優秀管理者嗎?

有人會說,企業需要管理者,總不可能只在做過管理者的人中挑選,哪有那麼多?的確是這樣,所以企業一定會從專業人才中選拔管理者。但我要說的是,不能只盯著他們之前的本職工作,而要注意考察其是否具有管理者的潛力。

有些技術人才極其內向,跟他人溝通很有障礙,而且看不到改變的跡象,哪怕他專業水平再高,也不適合成為管理者。有些人才儘管專業水平很高,但自由散漫,看不起所有人,也不適合做管理者,因為難以成為團隊的表率。

企業要選拔管理者,就要列出管理者的特質,比如勇於做表率、溝通中保持低姿態、時間管理及計劃管理很強、認可企業價值觀等等。然後對於候選者要針對這些方面進行評價,請注意,這屬於潛力評價,而並不是針對日常工作本身進行評價。如果人才具備的這些特質越多,那麼就有更大的機率成為優秀的管理者。

第三個漏洞,人才如果不想成為管理者,還有沒有其他機會?

很多專業人才其實並不想做管理者,管理者並不意味著風光無限、大權在握,而是意味著數倍於基層崗位的付出,意味著要承擔更多的責任。相比之下,做基層專業工作,在工作複雜度上顯然要低得多,埋頭做好自己的事就好。

如果企業中沒有更多的發展機會,不做管理者就無法提高到較高的工資水平,就無法得到更多重用,那麼專業人才們就沒有選擇,很多人只能硬著頭皮頂上,卻始終沒能進入管理者的狀態。這樣的管理者越多,對企業來說機會成本就越高,因為不稱職的管理者佔著位置,至少在一段時間裡失去了任用更優秀者的機會。

很多企業為此設立了雙通道,人才可以自行選擇發展通道,想做管理者就進入管理通道,想繼續走專業路線則進入專業通道。進入專業通道的人才,一樣可以獲得與管理者在一個量級的待遇。在企業人才不多的情況下,企業沒有太多選擇餘地,因此只能將原本不適合的人才“趕上”管理者崗位,結果對企業、對人才本身都是一種傷害。

寫在最後

李白明顯不適合當官,但在古代出仕是出人頭地的唯一途徑,詩詞寫得再好,畢竟不是主業,不能以此來謀生,而只有當官才能進入上流社會。蘇軾稍好些,至少在做地方官期間留下了一些政績,尤其是水利方面;但在政治上沒有太多建樹,或者說沒得到太多機會展現。

同一時代的司馬光則不同,他始終是堅定的保守派,旗幟鮮明地反對新法,但卻被譽為政治家,官至宰相,得到歷任皇帝的重用。不僅因為他有自己的治國見解,對於治理地方也很有方法,尤其重要的是,他在史學方面有極高的成就,主持編撰了《資治通鑑》,這項工作在某種意義上成為了他保身的護身符。

像司馬光這樣的全才並不多見,因此人才還是要對自己有全面、客觀的剖析,對自己的發展有明確的規劃。選擇發展通道不是賭氣,也不能是一時意氣用事,而是深思熟慮後的選擇,是做好充分準備後的破釜沉舟。

當然了,就算人才自己有做管理者的意願,只具有潛力是不夠的,還需要刻意地提升管理者的特質能力。假如李白進入翰林院後,能夠收斂自己的心性,處好與同僚的關係,並努力學習中央官員所需的專業知識,肯定會是另一番天地!

李白和蘇軾都在廬山留下過傳世之作,不知蘇軾當時在遣詞造句時,是否有想過當初李白的不得志,是否有種惺惺相惜的感覺?

補充說明:我個人喜愛詩詞,對李白、蘇軾的詩詞造詣很是崇拜,本文並無貶低兩位大家的意思,只是對他們的生活經歷感到惋惜,借用來引出企業管理的講解。

(作者簡介:做了近20年管理諮詢,目前除了諮詢業務,還經營貿易業務,兼顧企業管理的理論和實踐,對民企尤其頗有心得。關注我可以深入探討管理的方法論和實踐案例。)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