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浚縣浮丘山位於縣城西南,又稱南山,太行山餘脈。 上有小金山千佛寺石窟為國五,明代碧霞宮(本圖)為國七。

浚縣浮丘山南北長三里,東西寬約一里半,高約百米,如此迴旋之地卻有七座廟觀。魚和先生從浚縣古城北門步行至浮丘山山麓,也就是由於明城牆把浮丘山圈入古城內的姑山部分。這裡有浮山寺、三聖殿、白衣庵和神霄宮。浮丘山山頂有舉國矚目的浚縣廟會濫觴碧霞宮,在小金頂即山上山有聞名遐邇的小金頂千佛寺石窟及千佛寺。此外浮丘山東麓還有城隍廟。浮山寺、三聖殿、白衣庵、神霄宮和城隍廟為新近復建的。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全稱碧霞元君行宮,又名聖母廟。位於浮丘山南端峰巔,是一處規模宏大、佈局嚴謹的古代建築群。

浚縣碧霞宮當地人稱為“老奶廟”,坐北朝南,三進院落。有殿宇樓閣87間。碧霞宮始建於明嘉靖年間,清代增建了戲臺和寢宮。魚和先生謁此,恰逢大殿、後殿和寢宮在修繕,很遺憾!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始建於明嘉靖21年,浚縣知縣蔣虹泉主持興建,歷21年落成。後經明、清多次重修擴建,漸具現今規模。

提示各位打算去這裡的朋友,從正山門進入不收費,魚和先生從姑山進入收費三十元每人。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有建有戲樓、萬物資始坊、硬山頂山門、四阿頂二門、捲棚歇山與懸山頂組合的正殿、三重簷歇山頂寢樓。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山門前廊有四通兩方清代碑刻,西側有康熙三十二年、道光元年、同治十一年的修繕碑和妝金碑。東側有嘉慶十六年的告示碑,咸豐十年的油香碑等。下圖為國保碑,有碧霞宮介紹。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一進院內多為明代碑刻。均為重修碑和功德碑。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二門中門的抱鼓石。過此門正殿在望。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正殿建於明嘉靖二十一年,為捲棚歇山頂拜殿和懸山頂後殿組合式建築。面闊5間,進深7間,前為拜殿。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正殿建在二米高的月臺上。月臺兩邊各有十蹬踏步,正中石雕盤龍御路,上雕“二龍戲珠”。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寢宮樓建於清順治三年,清、民國時期多有修復,1987年落架大修。面闊五間,進深3間,為三重簷歇山頂建築。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寢樓為兩層,上下均有走廊環繞,廊下為木圓柱支撐,故又稱“轉角樓”。

碧霞宮的後院,寢宮之前有隴西尹公浮屠和一古經幢左右對稱矗立。此外碧霞宮西南有角門,角門處還有幾個石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隴西尹公浮圖,原在浚縣大賚店鄉大八角村南原真武廟遺址上,石塔建於唐天寶九年(751年)。為方形七級密簷式石塔,高約四點五米,由塔座、塔身和塔剎三部分組成。最下方形塔座,四邊雕佛龕、獅子、覆蓮、獸頭和伎樂飛天。塔身最下一層南面闢門,門楣、門額均有雕刻,塔心室內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薩、四角雕龍柱,塔背面亦有龕,內無雕像,龕外雕二龍、人物和《隴西尹公浮圖銘》。其上各層均雕有佛龕。最上部為寶瓶狀塔剎。(摘自360文件)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石經幢也很精美,只是魚沒找到題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從碧霞宮西北角門出去就見到小金山和千佛寺。小金山即是千佛寺石窟所在。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碧霞宮西北角門,拍攝位置在千佛寺山門處。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從殘存碑刻和清代碑記考稽,千佛寺當建於勝唐。因寺內有千佛洞而得名。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千佛寺前院,有一石孤峰,高約4米,名小金山。南北兩端皆鑿石級供攀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小金山石壁上有三方民國時期的題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小金山西南下建有一石坊,橫額書“即武當”三字。石峰巔有廟一間,內奉真武。

“即武當”石坊一座,另一面刻“威震五嶽”。為清代雍正十三年乙卯歲(1735年)立。外形與碧霞宮山門外的“德並五嶽”坊相似。柱、枋皆素面,底部有高大抱鼓石加固。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小金山還有幾處摩崖石刻。明代嘉靖年間(上圖上)、正德年間(上圖下左)、萬曆年間(上圖下中)和一方沒有時間的《遊千佛洞有懷》(上圖下右)詩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小金山四面崖壁上皆有摩崖石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小金山下西面崖壁有石窟二座,南為“千佛洞” ,洞口有書法家程淓題“佛國”二字。洞前有清代建的捲棚頂拜殿。

小金山山上是真武殿。山下西側南向有清代建捲棚抱廈一間。簷柱聯:鑿破混沌別幻出七寶山莊嚴妙相,燒殘劫燼常存留千佛洞自在法身。窟門上方為清書法家程淓題刻“佛國”。其下方,也就是石窟窟門門楣刻元至元六年(1269年)巴思巴文題記。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千佛洞”有佛像千餘。主尊三世佛,仰覆蓮花須彌座,洞壁有唐代唐高宗、武后年間的題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窟門進入,窟內正壁有一佛二弟子二菩薩造像。左右又各有一尊佛像。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大唐永隆元年(680年)歲次庚辰 ”題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出南窟,沿小金山西壁北行,即見北窟,外觀特小,入內空間稍大,造像不如南窟多,也不如南窟儲存完好。但色彩鮮亮、雕工更精細。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宋嘉祐七年的題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窟內的菩薩身姿婀娜,天王身姿優美。讓魚想起平遙雙林寺千佛殿的韋陀立像。千佛寺石窟北窟內造像身上服飾如同臨風飄舞,動感十足。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以下圖片為姑山白衣庵、三教殿、浚縣姑山景區旅遊服務公司內的神霄宮、浮山寺和浮丘山東麓的城隍廟。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姑山白衣庵。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姑山三聖殿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重修姑山三聖殿碑記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掛著浚縣姑山景區旅遊服務公司牌匾的神霄宮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浮山寺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浮山寺和登姑山蹬道的當代摩崖石刻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在姑山看浚縣古城

11)進豫·浚縣:浮丘山——南有唐朝千佛窟,北有明代道觀碧霞宮

復建的浚縣城隍廟

感謝到訪,順致夏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