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句話絕對有道理。有些歷史人物,因為壽命較短而“出師未捷身先死”;有的歷史人物,因為壽命較長最終完成了功名大業。三國時期,古人的壽命普遍較短。有些歷史名人,根本沒有時間實現自己的宏偉抱負。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周瑜、郭嘉、龐統等人年紀輕輕便一命嗚呼。如果這些人不死,足以改變三國曆史的走向。那些“剩下了”的人,則有希望成就一番大業。司馬懿活了72歲,成功地熬死了曹操、曹丕、曹睿,最終架空了曹魏政權。司馬懿不僅熬死了自己的老大,還熬死了老對手諸葛亮。

說起三國君主,大家可能毫不猶豫地會說曹操、劉備、孫權。實際上,也確實是這三個人奠定了三國鼎立的基本格局。可惜的是,曹操並沒有稱帝。所以,曹魏的開國皇帝為曹丕。不過曹丕在歷史上的名氣,不如孫權。

雖然孫權與曹操、劉備齊名,實際上他們的年齡相差甚大。曹操和劉備的年齡差不多,曹操比劉備大個五六歲,兩個算是同齡人。孫權在兩人面前算是小字輩,比曹操和劉備小了20多歲,孫權和曹丕算是同齡人。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孫權雖然是曹操的對手,不過在曹操眼中孫權只是兒子輩。曹操曾經稱讚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劉景升兒子若豚犬耳!”孫權不僅是小字輩,而且壽命還相對較長。孫權的壽命為70歲,為三國所有皇帝之最。孫權不僅壽命長,當皇帝的時間也僅次於劉禪。

作為“後起之秀”的孫權,起點不可謂不高。站在父兄的肩膀上,承繼江東事業。孫權在父兄的基礎上,將基業發展壯大,並且建立孫吳政權。孫權有絕對年齡優勢,去世之時,曹操、劉備、曹丕、諸葛亮、司馬懿等人都已經去世。諸葛亮和司馬懿去世之後,孫權面對的基本上都是後輩。

孫權本人也才華橫溢。同時代的人幾乎都給予孫權極高的評價,非常認可孫權的才華。孫權繼承父兄事業的時候,不過是一個十幾歲的少年。但是,孫權卻能選賢任能、審時度勢,穩定了政權。孫權主動聯合劉備,在赤壁擊敗了曹操,確定了三足鼎立的格局。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孫權還擊敗了關羽,奪取了荊州。此後,又在夷陵擊敗了劉備。孫權多次擊敗了來自於曹魏和蜀漢陣營的攻擊,穩定了政局。孫權還在內部穩定了各大士族,使其成為孫吳的統治基礎。孫權迫使山越人走出大山,促進了民族融合。孫權還促進了江南地區的開發,為經濟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礎。

孫權既有年齡優勢又有才華,幾乎耗死了所有敵人,最終卻沒有統一天下。為什麼有如此優勢的孫權,始終無法更進一步,最終沒能統一天下呢。其實,說到底就是孫權的優勢不足以彌補其劣勢。

年齡和才華只是統一天下的條件之一,卻不是最重要的條件。孫權之所以無法統一天下,歸根結底是孫吳的實力不足。孫權成為江東之主時,曹操已經打贏了官渡之戰。此後,曹操陸陸續續統一了北方。曹操統一北方之後,在三國中已經佔據了絕對優勢。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雖然曹操兵敗赤壁,但是並沒有元氣大傷,反而繼續發展。曹操去世之後,曹魏政權已經擊敗了北方的絕大多數敵人。東漢時期的十三個部州中,孫吳和蜀漢也就是佔領了揚州、交州、益州和半個荊州。

東漢劃定十三個部州的時候,基本依據是人口、耕地、經濟水平等。天下十三個州,東吳也就是佔據兩個半州。孫權在位期間,東吳的人口大約為250多萬,軍隊人數大約為20萬—30萬。蜀漢的人口大約為94萬,士兵大約為10萬。曹魏人口440多萬,軍隊大約為50萬。

綜合起來看,曹魏的綜合實力超過了蜀漢和孫吳總和。這種格局從三國鼎立之前,到孫權去世之後,始終沒有改變。無論哪一個王朝,之所以能夠完成統一,都是實力雖然。孫吳的基礎硬實力並不佔據優勢,自然無法完成統一大業。西晉之所以能夠完成統一,主要因為曹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蜀漢和孫吳的綜合實力不夠,使得兩國的北伐基本上都是以失敗而終。蜀漢擁有諸葛亮這樣的頂級人才,孫權擁有呂蒙、陸遜這樣的頂級軍事人才。但是,兩國的北伐全部都是以失敗而告終。曹魏依靠強大的綜合國力,可以同時應對來自於蜀漢和孫吳兩國的進攻。

有句俗語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每個年代都有每個年代的人才。壽命足夠長,固然可以熬死一部分政敵,但卻不是擊敗政敵的最佳方式。如果敵對方出現了人才斷檔,倒是有可能實現逆襲。比如,司馬氏趁曹氏病要了曹氏的命。

孫權面對的不是某個人或者某個家族,而是整個曹魏政權和蜀漢政權。曹魏政權內部出現了權力更迭,甚至是叛亂。但是,整個北方政權並沒有因此發生動搖,北方政權依然人才輩出。孫權熬死了曹操和張遼,卻迎來了曹丕、曹睿和司馬懿,此後又迎來了司馬師和司馬昭等人。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孫權熬死了老對手,又迎來了新對手。相比較於老對手,新對手的成色並不差。司馬昭、司馬師、姜維等人都是難纏的角色。孫權去世之後,曹魏(西晉)同樣人類輩出,比如鄧艾、羊祜、杜預、王濬等人。其實,不光孫權存在這種情況,諸葛亮也一樣。

諸葛亮最初需要面對曹操、魯肅等人,此後又要面對陸遜、曹真等人。曹真去世之後,又要面對更狠的司馬懿。孫權若是那種人擋殺人佛擋殺佛的人才,根本不需要將勁敵耗死,完全可以將勁敵整死。孫權固然才華橫溢,卻也有明顯的缺陷。簡單點說,孫權並不具備統一天下的才能。

曹操此前評價孫權說:“生子當如孫仲謀”,後來網友又加了一句“合肥十萬送人頭”。通過後半句,也可以看出後人對孫權的評價。孫權能夠在三國那麼混亂的環境生存下來,並且建立孫吳政權,自然有其過人之處。孫權絕對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皇帝,卻沒有完成統一的能力。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總得來說,孫權的馭人之術非常高超,政治才能次之,軍事才能平平。孫權憑藉高超的馭人之術,總能選拔出出色的人才。周瑜去世之後,提拔了魯肅;魯肅去世之後,提拔了呂蒙;呂蒙去世之後,又提拔了陸遜。內政方面,孫權也選拔了大量的人才。有了這些人才的扶植,孫權不需要有過多的政治、軍事才華。

合肥之戰堪稱是孫權軍事生涯最大的汙點。孫權率領十萬大軍,最終敗給了張遼的8000多人,自己還差一點送了人頭。孫權的軍事才能一般,也沒有開疆拓土的能力。此後,數次北伐也全部都無功而返。孫權的才華有某些缺陷,所以始終無法更進一步。

曹魏、蜀漢、孫吳之所以都沒有統一天下,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三國政權實際上都不是士族的代言人。當時的天下大勢是士族一統天下。三國皇帝都不是出身於士族,三國政權建立過程中,實際上也伴隨著與士族的鬥爭。

孫權幾乎耗死了所有勁敵,為何沒有一統天下?孫權:東吳實力不行

孫吳的統治根基是江東士族,比如朱張顧陸四大家族等。孫權為了鞏固政權,既依靠士族又打壓士族。孫權的理想和士族的理想並不一致,士族對孫吳政權也多有掣肘。蜀漢和曹魏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司馬氏代表的是士族的利益,也得到了士族的支援。最終司馬氏架空了曹魏,滅了蜀漢,統一了全國。曹操、劉備無法對抗天下大勢,孫權也不行。天下大勢不在孫權一邊,他又怎麼能統一天下。

儘管孫權有的某些不足,卻不失為一位非常賢能的君主。孫權之所以始終無法統一天下歸根結底還是實力使然。如果將孫權和曹丕換一下位置,說不定三國時代會提前結束。可惜無論是曹魏還是蜀漢,都沒有把東吳當根蔥。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