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景泰藍中國的著名特種金屬工藝品類之一,到明代景泰年間這種工藝技術製作達到了最巔峰,製作出的工藝品最為精美而著名,故後人稱這種金屬器為“景泰藍”。景泰藍正名“銅胎掐絲琺琅”,俗名“琺藍”,又稱“嵌琺琅”,是一種在銅質的胎型上,用柔軟的扁銅絲,掐成各種花紋焊上,然後把琺琅質的色釉填充在花紋內燒製而成的器物 。因其在明朝景泰年間盛行,製作技藝比較成熟,使用的琺琅釉多以藍色為主,故而得名“景泰藍”。

景泰藍,亦稱“銅胎掐絲琺琅”,它是一種特種工藝品,是用細扁銅絲做線條,在銅製的胎上捏出各種圖案花紋,再將五彩琺琅點填在花紋內,經燒製、磨平鍍金而成。外觀晶瑩潤澤,鮮豔奪目。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關於景泰藍的起源,考古界沒有統一的答案。一種觀點認為景泰藍誕生於唐代;另一種說法是元代忽必烈西征時,從西亞、阿拉伯一帶傳進中國,先在雲南一帶流行,後得到京城人士喜愛,才傳入中原。但有一點是學術界公認:明代宣德年間是中國景泰藍製作工藝優點,並達到了一個新的頂峰時期,“景泰藍”一詞也從此誕生。釉色均肥,絲工粗獷,飾紋豐富。

據史料分析,“銅胎掐絲琺琅”大約於13世末,由阿拉伯國家傳入中國。傳入之初,被稱作“大食窯器”、“鬼國窯器”和“佛郎嵌”。1935年中華民國北平市政秘書處編輯的《舊都略》在談到景泰藍起源時,援引《陶說》寫道:琺琅,在過去叫“佛郎”,又叫“發郎”、“發藍”,產於“拂”。唐書稱拂即大秦。大秦即中世紀羅馬帝國。據有關史料記載,13世紀下半葉,元蒙軍隊遠征,橫跨歐亞大陸入侵西亞,俘虜了大批有專業技能的工匠作為工奴輸往後方,專為蒙古貴族生產豪華日用品。此時,阿拉伯地區流行華麗的金屬胎琺琅製品。在這種情形下,燒造“大食窯器”的阿拉伯工匠帶著燒造技術和主要原料來到中國。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史料記載,乾隆四十四年除夕年夜飯,只有乾隆皇帝的餐具是景泰藍,底下全部用瓷器。可見景泰藍在中國歷史中扮演著怎樣的角色,她是身份與地位的象徵。由於景泰藍的歷史意義及工藝,2006被國家列為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

清代中後期,由於宮廷皇室的奢華,對景泰藍的影響很大,這時期的作品造型豐富,除器皿造型外還有立體的建築物、屏風、桌椅、動物造型和實用物等。可以說清代中期開始,景泰藍在表現內容上,走上了一個新的紀元。其裝飾題材廣泛,像勾子蓮、龍鳳、吉祥花鳥等圖案,色彩也較明代豐富起來。清代對景泰藍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作用。由於景泰藍在清中期以前大都為宮廷所供奉,所以就它的造型、裝飾、色彩及做工而言,總體感覺過於繁瑣、過於奢華。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康熙初年,清廷即在武英殿附設的造辦處部門中設定“琺琅作”,製造宮廷專用器皿。乾隆時期的宮中造辦處在琺琅器的製作上,更是突破了一般瓶壺碗盤之類範圍,擴大到傢俱上。這些嵌琺琅傢俱依據嵌琺琅的工藝手法的不同,大體上可以分為掐絲琺琅傢俱、嵌畫琺琅傢俱、嵌鏨胎琺琅傢俱等幾大類。這件琺琅番蓮紋冰箱就是一件精美的掐絲琺琅傢俱。

景泰藍冰箱外觀十分華麗。冰箱高76釐米,重102公斤,由紅木底座和箱體組成,箱體以木為胎,外表則採用掐絲琺琅工藝製成,通體飾枝寶紋路,箱口鎏金,上刻“大清乾隆御製”六個大字,從落款就可以看出,這冰箱是乾隆皇帝的。

冰箱古稱冰鑑,最早出現在周代,《周禮》中便有“祭祀供冰鑑”的記載,古代的冰箱主要用來降溫和儲存冰塊。最早的冰箱是銅製,曾侯乙青銅冰鑑就是代表。後來的冰箱則是木製,其箱面更加繁華,製造工藝更為精緻。乾隆的這對御用冰箱便是經典。

神秘古老的景泰藍藝術瑰寶

景泰藍中國彩嵌工藝畫是一種高檔家居裝品,分為無金絲和有金絲等多種製作方法,它融合各種工藝美術的手法與技法,由純手工精製而成,以金屬絲為線條,天然彩石為顏料,鑲嵌成各種精美的圖案。

擁有華光麗彩的景泰藍,寓意著深厚美好、繁榮高雅、智慧與和平,古時它曾象徵帝王的至尊至貴,今時今日,它亦代表著中國不朽的文明與驕傲。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