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食堂記憶(三)

寫完了初中、高中,就輪到大學食堂了。大學是在本省讀的,距離我家兩個半小時車程,因此飲食習慣基本沒太大差異。我所在的大學有三個食堂,南院、北院各一個三層樓的食堂,還有一個回民食堂,只有兩層,規模小很多。除了校內食堂,校外幾百米的地方有個小吃街,我們俗稱“大棚”,裡面有幾十家小吃店,涼皮、捲餅、炒菜等,是我們的校外食堂。

我當時住在北院,因此每天起床在北院食堂吃過飯後,再去上課。早上七點起床,洗漱收拾完畢後,直奔食堂吃早餐。食堂一樓是出租給不同商家的,早餐樣式比較多。在一樓我常吃的早餐是一個夾菜的燒餅,一碗粥。夾的菜一般就是土豆絲,或者海帶絲,粥多是玉米粥。有稀有幹,配在一起吃,舒服美味。在後來的這麼多年裡,再也沒吃到過那個味道的燒餅。寫這段文字的時候,還能回憶起那個燒餅的味道[捂臉]如果去二樓吃,就比較固定了,一份涼拌鹹菜,一個饅頭或者兩根油條,再加一碗大米或小米粥。就這樣吃了四年早餐,都沒吃膩,現在看看,那會吃得健康又便宜,食堂對於我太友好了。

上午三四節如果有課,中午吃飯就比較隨意了。人多排隊,排到什麼菜就吃什麼菜,或者米飯或者饅頭,再來個免費的湯。不得不吐槽一下,大學食堂的米飯實在難吃,以至於我四年裡吃米飯的次數屈指可數,當然蒸饅頭的水平也是忽高忽低。如果三四節沒課,約上宿舍的姐妹,十一點就去食堂吃飯,有時炒菜,有時麵條,還有時會吃其他特色的。但是當時囊中羞澀,主要還是買兩個半份菜再加一個饅頭。無限懷念的還是一樓特色視窗的莜麵。莜麵黑黑的,是圓面,上屜蒸熟後,裝在不鏽鋼小碗裡,澆上熬好的湯,再加點生醃的大頭菜絲就是一份,只賣兩塊五。莜麵咬在嘴裡軟軟的,但也很筋道,澆得湯汁鮮香美味,再來一口大頭菜脆脆的,甚是好吃。每次吃的時候都覺得意猶未盡,可惜畢業後再也沒吃過這樣的莜麵了,懷念。除了莜麵,一樓還有拉麵、板面,柳葉面等等,那都是我喜歡的,我是一個愛吃麵的北方人。二樓主要以炒菜為主,食堂的菜說不上好吃難吃,主要是花樣多,因此吃起來也很豐富。

下午的三四節一般沒有課,我們宿舍經常相約去校外大棚買吃的,最常吃的是涼皮。小小的店面,外面一個人操作檯,一個阿姨在外面切涼皮,她家女兒幫忙打包,女婿在小屋子裡做炒涼皮、炒餅等。一到飯點忙的腳不著地,我們為了少排隊,都早早的就去。如果趕上飯點,前面排上是個人都不多,還沒個人要帶個三四份回去,可想而知他的火爆程度。涼皮其實就是普通的山西大刀涼皮,澆上蒜汁,調料水,再加上黃瓜、麵筋,最後來上一大勺濃濃的芝麻醬,一拌,格外好吃。但是一排店面三四家都是賣涼皮的,就他家最火。除了涼拌以外,炒涼皮也很受歡迎,可能很多人都沒吃過炒的涼皮。我每次都站小店門口看老闆炒涼皮,放油,放調料,放大頭菜絲,再加上涼皮翻炒,三五分鐘就是一鍋。炒好的涼皮,有醬香,有菜香,油亮亮的,吃一口軟糯鹹香,回味無窮。我多次觀察得出的結論是,炒的過程中加入的黃醬是關鍵,可是後來在家自己嘗試過幾次,怎麼也復刻不出人家的味道。大學畢業後,還特意回去學校,在她家吃了一份炒涼皮,那時價錢也由兩塊五一份漲到了五塊一份。回不去的價錢,回不去的大學時光。

今天先寫這麼多[可愛]

食堂記憶(三)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