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當後人回顧多災多難的2022年,3月21日,一定是最灰暗的一天。

這一天,在廣西發生的東航客機事故,造成了132人遇難,不僅終結了中國民航史上最長的安全飛行記錄,也讓許多人陷入了對明天和意外到底哪個先來,陷入對生命無常的失落和惶恐中。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時間慢慢走過,馬上東航失事已經過去半年,這段時間,我們又遭遇了許許多多的無常,對飛機失事的衝擊感,可能已經退卻。但是對遇難者家屬,對依然關注這一事件的網友們來說,期望靠時間來沖淡一切的念頭,並不起作用,反而會因為日積月累的思念和情愫,久久不能忘懷。

人類的科技越來越發達,我們可以輕易地實現古人難以企及的日行千里,但是“空難”最終還是會把人打回原形:

我們終究是肉體凡胎,終究抵不過自身的侷限。

面對一場空難,我們幾乎不可能倖存下來,也來不及做任何的告別。

最近,我開啟半個世紀前,1971年秘魯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當年17歲的少女朱莉安的個人傳記

《她的空難和她》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這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視角。

因為一場機毀人亡的空難,唯一的倖存者往往是非常小的小孩,或者就不可能有人有人倖存,

她到底是怎麼活下來的?

作為一個倖存者,“又活了一次”的她又可以給我們哪些啟示?

在東航事件半年之後,以這篇文章憑弔逝者,告慰還活著的人們。

一、活著,是僥倖,也是一種萬分之一的機率

首先,我先來解答,朱莉安是怎麼活下來的。

朱莉安是德國人,其父母是德國科學家,在二戰之後,由於德國不容易找工作,他們夫婦兩人便申請了國外的野外科考工作,來到了秘魯,在熱帶雨林中做科研。

朱莉安受到父母的影響,也對科考,特別是熱帶雨林的生活非常感興趣。在耳濡目染中,她也熟悉許多我們常人完全不懂得如何在熱帶雨林地區活下去的生存技能。

聖誕節,是西方一家團聚的日子。朱莉安的母親和朱莉安便想著乘坐飛機,到父親所在的地方一起過節。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就是這架飛機出事了。

當時的秘魯經濟比較差,航空公司的飛機質量也不佳,他們所乘坐的飛機所在的公司,之前已經掉落好幾架飛機了,但是因為航班安排等問題,同時也是抱著“應該不會那麼湊巧”的心態,他們和其他的乘客還是登上了飛機,準備一起過聖誕,卻沒有想到,這次的旅行會成為他們人生的終點。

因為天氣不良,閃電很多,他們的飛機可能是在高空被雷擊中了,然後飛機解體,墜樓在亞馬遜的原始叢林中。

東航飛機失事告訴人們,其實飛機失事與飛機碎片的散落地可能是一個非常廣袤的範圍,並不是在哪裡看到飛機落下,飛機上的物體和人就在這個地方存在。

朱莉安也是如此。

她掉在了亞馬遜的某處原始叢林中。

經歷了十幾個小時的昏迷,她甦醒了過來。

身邊沒有其他人。

從理論上推斷,朱莉安能活下來,那麼這架飛機在這個時間點,應該也有其他人可能存活。

這是第二度的人生。

但是,

不要太高興,接下去的日子更艱難。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熱帶雨林,並不是我們逛的森林公園那麼安寧祥和,其實到處都是危機,一個不小心,就有可能丟掉好不容易撿回來的命。

什麼植物,是可以食用的,什麼是有毒的,一吃斃命?

什麼水可以飲用,什麼水是不能碰的?

在看起來都差不多的廣袤叢林中,如何才能不怎麼兜圈子,走出這片迷霧森林?

這些都是擺在朱莉安面前的巨大挑戰。

這也是這部《她的空難和她》最引人入勝的地方。

平心而論,

假如朱莉安不是叢林科考科學家的女兒,假如朱莉安不是本人就比較喜歡這些,那麼她大機率即便倖存下來,也存活不了多久,依然會成為“死亡”名單上的一個人。

在亞馬遜森林中,過一種原始生活,避開野獸,避開微生物的侵襲,讓自己在十幾天內還能行走,直到走到水源地,被人發現……

這裡每一步都不能行差踏錯,否則就是萬劫不復啊。

因此,

朱莉安的奇蹟,是很難複製的。

她的倖存,在某種程度上,給了人們空難之後依然可以倖存的希望。

但隨著人們解析她的故事,就會發現旋即帶來是失望:

她的倖存,與其說是奇蹟,不如說是一種萬分之一機率的巧合,在一個體力尚好的年紀,在一個倖存狀態下沒有太大受傷的狀態,更重要的是有一個家庭的傳承。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誰又能有這份幸運呢?

二、活著的人們,更不容易

空難,對於遇難者來說,可能是一瞬。

也可能是苦苦等待他人救援,但是堅持不到那一刻的絕望。

無論如何,他們的苦難終結在那一刻。

更艱難的,屬於活著的人們。

《她的空難和她》作為一部倖存者的個人記錄,除了描述了她倖存的過程,也關注了這個群體: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活著的人們。

朱莉安的父親,在這場空難中,屬於不幸中最為幸運的人,因為本來他以為會失去兩個親人,沒想到女兒能夠倖免。但是,他終身都沒有走出喪妻的哀痛,反而因為女兒的倖免,讓他一度認定,其實妻子可能還活著,只是沒有找到的執念中。

而更多其他“活著的人”,也因為朱莉安的事蹟,透過她這個“希望”,久久不能放下,他們也認為自己的親人應該也活著,只是還在廣袤的熱帶雨林中。

這讓我想到了曾經的馬航370。

至今都有許多遇難者家屬認為他們的親人還活著,在某個小島上……

是呀,誰能接受自己的親人就這樣煙消雲散,與天地間融為一體了呢?

只要有一線希望,誰不希望他們是活著呢?

時間雖然在流逝,但是他們的時間好像就停滯在了那一刻。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朱莉安也是如此,作為倖存者的時候,她才17歲。但是空難倖存者的這個身份,伴隨她的一生,即便她後來結婚、成家,也成為了有名的博士,人們對她的記憶,依然是那個倖存者。

坊間也有許多關於她如何走出叢林的傳聞。

作為讀者,我能感受到她的不堪其擾,感到到她其實也不太想回憶那種痛苦的心情,但是作為公眾人物——很多時候,我們也沒有權利選擇不成為這樣的人物,她不得不面對這些。

即便活了下來,她的生活,也不太可能恢復到過去了。

尊重,不去打擾,說起來容易,但是要做到太難了。

這或許也是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能不能做到,關心但不打擾他們呢?

除非她們有需要,請勿主動獻愛心,特別是打聽細節,這對他們來說,可能也是一種傷害。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三、航空安全背後的人性考驗

一次次的空難,再次提醒人們,人類科技的侷限性,我們切不可過於自傲。

紀錄片《波音飛機大調查》中,展示了現代科技企業是如何因為私慾膨脹,最終導致一樁樁悲劇的全過程,發人深省。

而秘魯的這樁飛機失事事件,雖然有自然原因,但是這家飛機公司差勁的飛行記錄,其實更早就提醒人們,航空安全是一件大事,容不得片刻的僥倖。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她的空難和她》之所以會被人們所關注,離不開沃納·赫爾佐格導演為此拍攝的災難紀錄片《希望的翅膀》,而他之所以對這個題材感興趣,是因為他差點也登上了這架飛機,也是因為陰差陽錯,沒有登機,才僥倖逃生。

作為另一種“倖存者”,他的這部紀錄片和朱莉安的這本書配合“食用”,可以讓我們獲得更多啟示:

對人類來說,航空業給我們帶來的希望,人類可以在全世界範圍內,自由地遷徙,可以去南極去北極,可以說極大地豐富了人類的視野。

對此,我們依然要深深感激。

但是,

我們也要看到自己的渺小,看到生命的脆弱,不可太過自傲。

對於安全,要萬分重視,事實上,大多數的空難,歸根究底還是人禍——無論是技術設計問題,還是人員操作問題,都能從中找到蹤跡。

我們也要從一次次的災難中,真正汲取教訓,航空業的安全,在很大程度上,是一次次類似這樣的悲劇,用血的教訓換來的。

我們要認真對待每一天的生活。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如朱莉安,她重獲新生後,繼承了父母的職業夢想,後來考取博士,也成為了一個考察叢林的資深科學家,她在延續母親被無情中斷的夢想,在延續父親被悲傷困擾的人生。

她沒有過分地利用這場災難,她也沒有沉浸在災難帶來的痛苦中,相反,她選擇把餘生過好。

上天也好,自己的努力也罷,給了她難得的第二次生命,因此,她選擇好好利用每一天,加倍努力,帶著父母的夢想,帶著全飛機其他人未完成的夢想,好好活下去。

東航失事半年祭:半個世紀前空難的唯一倖存者給我們的啟示

我們也要,好好地活下去。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