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中國傳統文化基本內涵

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內涵可大致概括為三個方面:一、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易傳》所強調的“自強不息”、“厚德載物”,是中華民族民族精神的集中體現;崇尚和諧統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高價值原則;“中庸”,既是思想方法、原則,是修養境界。二、注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客觀規律的探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三、重家族、重血緣的家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總之,中國傳統文化有著豐富的內涵,且精華與糟粕並存,要使傳統文化的精華在現代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不僅要批判地繼承,要進行創造性的轉換。

要使中國傳統文化獲得再生,科學合理地評價中國傳統文化,充分了解和把握傳統文化的內涵,是必要的基礎性工作。本文試就這一問題進行探討和分析,以求教於各位同行。

一,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社會生活實踐中積澱起來的精神遺產,也是中華民族特有的思維方式的精神體現。小農經濟的生產方式,高度集權的專制政治制度,還有作為社會生活基礎形態的宗法關係、血緣關係,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產生和發展提供了深厚的社會政治經濟基礎,使之形成了把世間倫常、現實政治作為思想和行為的主要目標的主導性價值取向,成為以政治倫理文化為主體、以等級制度亦即禮制為框架的封建專制文化。

中國傳統文化又是一個具有內在矛盾的複雜體系,其中既有積極的內容,也有消極的因素;既有精華, 也有糟粕,要正確認識傳統文化, 必須對之進行全面考察、理性分析。

張岱年先生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思想概括為剛健有為、和與中、崇德利用、天人協調四個方面。他認為, 《易傳》中提出的“天行健, 君子以自強不息”及“地勢坤, 君子以厚德載物”兩個命題, 集中地體現了中國文化的精神實質。“自強不息”就是“努力向上, 決不停止”,中華民族不斷進取、奮發有為精神的寫照;“厚德載物”指君子應以大地一樣的胸懷包容萬事萬物。這些特點, 概括出了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中國歷史上雖然也有哲學家主張清靜、無為, 但從總體上講, 中國文化歷來關注現實人生, 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和積極入世的人生態度一直居主導地位。

注重人的內在修養,輕視對外在的客觀規律的探究,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價值指向。儒家的價值學說,可以稱為內在價值論或道德至上論,它認為道德不是來自上天的意志,而是基於人與人之間的現實關係而產生的。孔子主張“義以為上”(《論語·陽貨》) ,即道德的價值是至高無上的,道德具有內在價值,是人類社會的基礎和主導;道德不但可以衍生出知識價值,而且可以決定政治價值和物質利益價值。這種重視道德和人的精神生活的思想,對中國古代價值觀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儒家並非不看重生命的價值,但更強調道德價值,在他們看來,生命對一個人固然重要,但人的道德操守和氣節更重要。在兩者發生矛盾的時候,他們主張“殺身成仁”,“捨生取義”。儒家道德觀念重內在價值與修養,認為道德不是用來達到某種目的的手段,尤其不是用來謀取個人利益的手段,它是一種精神的自律,人加強內在修養,就是要提高道德的自覺性。

中國思想家從人類生活本身探求道德的根據,體現了人本的觀點。像孟子把道德的根源歸於人性,荀子將道德的產生歸於聖人的思慮,張載從人與人、人與物的本然關係詮釋道德等等,這些觀點雖然在歷史觀上屬於唯心主義,但比宗教的道德觀無疑要高明、合理。

對社會理想和人格理想的追求,是中國傳統文化和傳統價值觀中最為鮮明、持久的傳統之一,至今仍有強大的生命力。中國曆代哲人都認為人應該有崇高的社會理想,這個社會理想就是《禮記·禮運》篇所描繪的大同世界。這種帶有濃厚理想色彩的原始大同社會圖景,影響了中國曆代哲人和統治者。中國古代哲學中有肯定人的人格尊嚴、人的道德價值的思想,儒家道德的特點是富於理想主義、人文主義和實踐理性精神,它追求自我完美,力圖透過道德塑造理想人格。孔子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孟子也說:“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為大丈夫。”認為高尚品德的價值遠在世俗的富貴之上。儒家非常注重氣節,孔子說: “志士仁人, 無求生以害人, 有殺身以成仁。”孟子說: “生, 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 捨身而取義也。”儒家最理想的人際關係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儒家強調人的社會責任, 積極入世, 在個人與家庭、個人與國家、個人與社會的關係上, 提倡群體意識, 突出個人的內在修養, 意欲透過個人的內在修養達到道德的完善。這種充分肯定人的人格尊嚴的觀點, 是非常深刻的。中國傳統道德之所以具有當代價值, 正是由於它有著與人類理想的大道相一致的方向。

封建的、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社會的延續與發展, 以及以儒家仁義道德為價值信念, 以成仁取義為價值理想的思想傳統, 使中華民族形成了重家族、重血緣的家庭倫理本位的價值觀。

在中國封建社會中, 最為普遍的家庭模式是幾代同堂的大家庭。大家庭中成員通常居住在一起, 經濟上實行統一收支和管理, 除家長外, 其他人經濟上沒有自主權力, 要依賴家庭的共同財產而生活, 因而, 家庭的命運也就是個人的命運, 而個人就不得不以家庭為本位。家長制管理模式下的家庭關係, 沒有任何民主和平等可言, 有的只是對家庭成員應負責任和應盡義務的種種倫理限制與規定,而且這些限制和規定大多是單向度的, 僅強調一方對另一方的責任、義務, 族權、父權、夫權在家庭中處於不可動搖的主宰地位。這種家族本位主義的價值觀後來被引申發展為國家為本、君權至上的社會本位主義, 正如“三綱”中所規定的: “君為臣綱, 父為子綱, 夫為妻綱”。

總之, 傳統文化是一種適應、反映、表達、體現中國傳統社會尤其是宋明以來社會經濟、政治關係的封建的思想文化。它以自然經濟、血緣宗族依附關係為根基, 以維護皇權、神權、父權為中心的嚴酷等級秩序的“禮”為基本正規化,有其內在的同一性和根本價值指向, 有導源於這一中心的本源性的統治與服從關係, 是一種自足的整體性體系。必須看到, 這種植根於長期穩定的農業社會, 服務於封建的經濟基礎和國家機器, 有著穩定的、整體的發展模式的文化, 與現代工業文明和以商品交換為特徵的市場經濟所需要、所要求的文化, 有著本質的區別。文化的轉型, 新的文化體系的建立, 必須以現實的社會實踐為出發點, 為依託, 為尺度。但同時, 以儒家為主導的中國傳統文化和價值觀的積極作用是不容抹煞的。它的整體性、系統性和傳承性,使之構成了人們解讀、理解現代化的整體背景;它所包含的豐富的思想材料, 也是新的價值體系和文化體系成長和建立的必不可少的資源。能否充分利用好這筆資源, 讓它在當代發揮應有的價值, 是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現實而又緊迫的任務。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