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禮讓行人”這一條規則,最早出自杭州市公交集團董事長沈勇,於2007年制定的《公交運營司機五條規範》。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而該項規則也是首次被寫入地方性法規,在此之後,為了進一步降低道路安全風險,推行至全國。

隨著我國機動車保有量的提升,截至2022年上半年我國機動車保有量已經達到4。06億量。也由此,推行至全國的禮讓行人,開始進一步發生了改變。

但基於規則的推行,新問題也逐漸誕生。也因這樣的背景,在有關專家的建議下,“禮讓行人”發生了改變。

改變方向並非人們預期認為的,對於行人產生約束,而是在車主群體方面,產生進一步的約束。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禁停區的確立,與其說是代替“禮讓行人”,倒不如說是在“禮讓行人”的升級。

那麼,專家們又為什麼在“禮讓行人”之上,又為什麼推行禁停區呢?這背後或與規則實施後的現象有關。

“禮讓行人”——離不開人們的誤讀

首先,人們應該知道,禮讓行人的本義是指

“行經人行橫道時減速禮讓”,而在早期,僅是公交以及計程車等公用交通系統進行適用。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而推行全國後,幾方面的問題也出現了,對於規則的誤讀,成為了最大的問題。

簡單來說,人們的誤讀情況,主要來自字面上的理解。也就是說,作為行人的自己,只要出現在道路上,就應該被禮讓。

如此誤讀之後,也就產生了過馬路的無序現象。而此現象也導致車主在道路上,出現了一定比例的弱勢。

如果,行人是在人行橫道上且為綠燈情況下,禮讓是正常的行為。但如果是紅燈呢?部分行人的誤讀規則,也出現了人們在紅燈時依然前行的現象。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也基於此,“禮讓行人”在適應今年上半年更新汽車保有量後,得到了改變,而所謂的“禁停區”對於駕車人而言,又有哪些改變呢?

禁停區的設立,車該怎麼開?

禁停區,簡單來說,是在人行橫道前新設立的5米範圍。這個區域主要由黃色網格區域構成。且司機需要在等待紅綠燈時,停在區域範圍之外。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而且,在違反之後,車主會受到150元以及扣三分的處罰。但是,如此規則是否對於道路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呢?

理性來說,約束行為應該來自對於事件雙方的約束。而單方面的約束,或許會對約束方產生一定的壓力。

簡單講規則需要起到雙方約束後,才能出現一定的社會效應。如此的單一約束,或對於車主產生一定的不妥。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對於車主而言,或許在注意交通安全的同時,也要注意車輛的速度問題和停車距離問題。也就是說,在注意力方面將產生一定的壓力。

“禮讓行人”與“禁停區”的共性問題

簡單來說,兩種規則屬於類似規則,也就是基於對於車主的約束。而其中會將主要問題歸責於車輛駕駛人身上。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但實際的矛盾點,或許是雙方在不同程度上的共性問題,也就是人們常說的道德。

而在引出共性問題之後,嚴格意義上來說,如果想降低道路安全問題,對於雙方,都需要進行約束才能使問題解決。而不是,依靠現在的道德觀念,進行單方面的制約。

如何解決共性問題

從好的方面來說,單方面約束也並非沒有道理。單方面的約束主要成因在於,社會信用系統沒有一定程度的覆蓋。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也就是說,對於車輛和個人採取一定的信用處罰。而由於社會行為中,信用起到一定作用,在此方面進行約束後,不論行人還是駕車人員,都會受到一定程度上的處罰。

基於此,雙方在事件發生前,也會更主動地對於自身行為產生行為約束,一定程度上的誤讀行為也會被摒除。

結語

其實,基於道路安全規範,有關部門也一直在努力,比如部分地區的紅綠燈,已經可以抓拍不合規的行人了。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而在社會信用系統進一步實施後,此方面的問題也會所減少。而從制度與法律的層面來說,約束力需要有著一定的雙方作用力,才能起到作用。

而現行的禁停區,在實施後,短時間內也需要人們儘快地適應。而在適應的同時,相關的雙方制約,或在後期進行進一步的實施。

禮讓行人還沒取消,“新措施”更讓人無語,車主:車到底該怎麼開

人們需要明白的是,規則的實施,需要一定的週期才能逐步完善。而在完善後,此方面問題的進一步減少,對於車主以及行人都會產生一定的向好作用。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