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鐵人三項緊身服不雅?視角清奇的背後是思想腐臭

近日,關於鐵人三項服飾是否露骨引發的熱議,逼得鐵人三項國家一級運動員馮竟爽發文迴應,順帶科普了一下鐵人三項的文化。這番嚴肅、專業的講解,能讓那些視角清奇的人士停止無厘頭的責問嗎?

馮竟爽在一次比賽後釋出影片慶祝,這本來是鐵三比賽中司空見慣的場面。然而,她卻因身穿緊身運動服被罵上熱搜。有些人不懂比賽,對比賽用服也知之甚少,卻很懂“穿衣尺度”,他們堅持認為馮竟爽穿的是“泳衣”,而且是裸露大面積肌膚的很不得體的“泳衣”。

迫不得已,馮竟爽在網上開起了“掃盲班”。她表示,鐵人三項的比賽服有兩個版本,一種是帶腿的平腳緊身褲,另一種就是馮竟爽穿的這種不帶腿的三角形比賽服。由於一些人對這項運動不是特別瞭解,所以就把三角形的比賽服當成泳衣了。而自己之所以會選擇這種比賽服,主要是考慮到帶腿的比賽服有可能會磨大腿,影響到騎行的速度。

也就是說,穿緊身比賽服,首先是出於提升運動效能、贏得比賽的考慮,而不是為了展示人體曲線美。這也是運動比賽服進化的內在邏輯:更符合人體工學、更貼合人體曲線,因而更能提升運動效率、更有利於發揮運動潛能。當然,效率與美一體兩面,更有效率的也是更美的,更美的也更有效率,展示了進化的深層次邏輯。再說了,就是因為美本身吸引了更多人觀看,又有何不妥?

一些人用“比賽服比內褲還短”“衣不蔽體,帶壞小孩”的惡俗語言諷刺挖苦當事人,這很過分。假如這些人平日穿泳衣游泳的話,建議先面壁十分鐘,因為百多年前,甚至幾十年前,穿泳衣也是“傷風敗俗”的事。

四十多年下來,男男女女齊下泳池早已不在話下。與其說時間使然,不如說是見識起了決定性作用。同樣是1980年代,我住校時,一度羞於穿三角內褲,原因是“三角褲”這個字眼就被鄉人視為“不檢點”。好在我這個“病”很快就被治好了。

這種例子在體育界舉不勝舉。女排當年換上緊身衣之後,也引來一陣喧囂。如今誰還憑著那一點狹隘的心做文章?無他,當人們逐步開啟窗戶,拓寬視野後,偏見與保守心態便會受到極大的衝擊。

但馮竟爽鐵三服事件中,令人擔憂的是,一些言辭激烈的人,並不是因為缺乏常識而胡亂“開炮”。實際上,他們也與時俱進地瞭解和掌握著“時尚”“潮流”密碼,如果讓反對者“穿越”到“裸體就是罪惡”的中世紀,他們肯定不願意,但他們卻偏偏一貫以當代“道學家”的面目世人,彷彿捍衛世道人心就在此一舉了。

特別要警惕的不是對鐵三服一無所知的“衣盲”,而是“看見白胳膊就想到大腿”的假正經、真猥瑣。魯迅先生多年前批判的,就是這種“憑空聯想”的社會心理現象——看見白胳膊就這樣了,看見人體那還了得?

國內的美術課堂引入裸體模特引發軒然大波,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改革開放之初,關於能否請裸體模特的問題也產生過爭論,好在最終達成共識。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言論拉鋸”之後,理性與科學佔據了上風。當關於身體與衣服的禁忌逐步去“禁忌”,迂腐和乖謬讓位於健康、爽朗與文明,這是歷史軌跡給出的答案,令人欣慰。

事實說明,觀念開放和社會開放是同步的、共振的。

在開放進步的今天,體育運動員大大方方地展示人體曲線美、動感美,再正當正常不過了。更妙的是,如上所述,更美的與更有效率的,一個本體的兩個面相,是一而二、二而一的。人類發展體育運動,從“長袖善舞”的年代進入到更貼合人體服飾唱主角的年代,本身就包含了對人體美、動感美的致敬之意。不允許運動員穿緊身衣、展現曲線,邏輯上是有問題的。一是對運動競技本身的粗暴干預,二也是對美本身的褻瀆。你可以看不慣,看不慣可以不看。以偏激的一己之見擾亂視聽、挑戰文明,有殭屍回魂之感。

文明大潮洶湧。建議某些人先把腦子裡的那些中世紀念頭扔掉,別擾亂了大家欣賞競技體育之美的心情。而面對這些不值一駁的風言風語,馮竟爽們大可一笑而過,繼續更高、更快、更強,挑戰極限,展示競技之美。我們不能把這個世界拱手讓給鄙視的人。

(作者系媒體人)

•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伍裡川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