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高管減持、信託被曝違約,旭輝能否挺過至暗時刻?

高管減持、信託被曝違約,旭輝能否挺過至暗時刻?

近期,一則旭輝控股集團高管減持的新聞引起了筆者的注意,減持人是

旭輝控股執行董事、集團副總裁兼CFO楊欣

,要知道,CFO可能是最瞭解一個公司財務狀況的人了,他在9月29日減持870萬股旭輝控股集團股份,涉資603。17萬港元。

高管減持、信託被曝違約,旭輝能否挺過至暗時刻?

而在9月27日,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透過郵件給旭輝幹部發了一封內部信,直言行業面臨嚴峻挑戰,

而且在未來幾個月,旭輝的現金流將承受前所未有的挑戰

同樣在9月27日,旭輝有一筆在當日到期的信託產品正在尋求展期,雖然這筆信託規模並不大,目前還不構成違約,具體情況還要看協商結果,但是也可以反映出旭輝目前的資金壓力之大。

旭輝目前的困境也充分反映在了股價上,9月當月,旭輝控股集團股價暴跌60%,今年全年已經整整下跌了82%,國慶節前股價僅0。8元,總市值75。59億元。

高管減持、信託被曝違約,旭輝能否挺過至暗時刻?

種種跡象表明,旭輝已經走到了公司成立至今最危險的時刻。

遭遇房地產下行週期,旭輝並沒有直接選擇躺平,而是一直在努力。這一年來,公司控股股東多次在公開市場增持旭輝控股集團股份,2022年年內合計加倉達到1694萬股;同時,大股東還掏出真金白銀購買上市公司出售的資產來為公司輸血;除了自掏腰包支援上市公司,為了激發員工幹勁和增強員工信心,旭輝還向300位中高層推出總計3億股的期權激勵計劃,該計劃行權價2。51港元,期權所有者在股價高於6港元時方可行權;更不用說這一年來,旭輝一直在壓縮各項運營成本,減少拿地開支,加強專案去化來回流資金。

然而這一切的努力,似乎仍然抵不過房地產的下行週期和房企融資環境的惡化。

旭輝一直是房企中的優等生,無論是總資產、淨資產,還是房子銷售金額都是行業裡的佼佼者。今年五月份,旭輝還和碧桂園、龍湖、新城和美的地產一起被列為發債示範民企,並於9月21日由中債信用增進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無條件不可撤銷連帶責任保證擔保,發行了12億三年期債券,利率僅3。22%。並且,在旭輝的不懈努力下,2022年其已經沒有境內外剛性到期債券需要兌付。

這樣的一家房企,在民營房企中不可謂不優質,如果旭輝都到了挺不住的時刻,是民營房企自己出了問題,還是行業出了問題呢?

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

旭輝控股董事局主席林中仍然表示不會選擇躺平和放棄,而是要朝乾夕惕、重信守約、履行承諾,旭輝自己過難日子、緊日子,節省一切可以節省的開支,把有限的資源集中在“保交付、保品質”。

這樣的表態不可謂不負責任,不可謂不講政治。

但是,大環境如此的情況下,光靠企業本身的努力是不夠的,民營房企迫切需要政策的支援和金融機構的輸血。

然而,我們的金融市場真的缺錢嗎?實際上,金融機構可以說是“流動性氾濫”,今年以來金融機構發愁的就是怎麼把錢貸出去,君不見現在消費貸低至4%點多,小微企業經營貸甚至低至3%點多,而這些流動性根本無法流向民營房企。

流動性的突然收緊、預售資金的加強監管,這些變化來得太快,讓企業無暇應對,房住不炒固然是大勢所趨,是必須要達成的,但是假如民營房企大規模破產倒閉,損害的不僅僅是民營房企本身的利益,那些掏空六個錢包購買了期房的無數個購房者,他們背後的家庭的的利益也會蒙受重大損失,那些購買到爛尾樓的無助購房者,他們是咎由自取嗎?

救樓市,先救房企

,民營房企是鏈條上的重要參與者,每個房企背後都是無數個家庭,他們的倒下不僅損傷了已購房者的財富,也打擊了潛在購房者的信心,如何在房住不炒的前提下保證廣大購房者的權益,是到了考驗政府智慧的時候了。

相關文章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