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汽車/ 正文

“標準”沒有高低之分?我不相信

近日,“醬油一哥”海天醬油陷“雙標”爭議漩渦。2022年10月4日深夜,海天味業發出第二份澄清宣告稱,“各國對食品新增劑均有明確的法規標準,這些標準本身並沒有高低之分、優劣之別”。 2022年10月5日,中國調味品協會在其官方微信公眾號上發表宣告稱,“標準本身並不存在高低之分”。此言一出,事件進一步發酵在所難免。

姑且不談海天醬油是否在搞“雙標”,但海天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所謂“‘標準’無高低之分”論,不敢苟同。

海天醬油和中國調味品協會共同犯了兩個關鍵性的錯誤:一是否認了“標準”本身不是一成不變的這個客觀事實。無論哪個國家、哪個行業,任何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都是歷史事物,都有適應時代發展需要而修訂完善的必要性,其科學修訂過程就是吸收實踐經驗、最新科技成果而不斷完善、進步的過程。二是想當然認為,既然食品新增劑是安全的,那麼合規新增自然符合消費者的“飲食和消費習慣”偏好。

先講第一個錯誤,不妨舉一個身邊的例子。現在有車一族眾多,大多數人應該對成品油“國六”說法不無印象。針對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標準,我國從2000年7月起全國實施“國一”標準,後不斷提高排放標準,自2020年7月起全國實施“國六”標準,“國六”標準號稱“史上最嚴”。按海天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宣告的邏輯,“國六”與此前“國五”“國四”等是不是沒有高低之分?眾所周知,我國機動車汙染物排放標準逐步提升,這本身就是“高標準”代替“低標準”的過程,可謂海天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一紙宣告就把我國機動車汙染物排放領域的摸索努力和巨大成績擊得粉碎。放眼全世界,包括食品行業在內,修訂國家標準及行業標準並不鮮見。如果沒有“高低之分”,這些標準的修訂意義又何在?在人類的科學發展史上,人們對食品新增劑的科學認識也是一個與時俱進的過程,所謂“‘標準’無高低之分”論顯然不符合歷史邏輯。

再講第二個錯誤。醬油是中國的傳統調味品,傳統釀製工藝歷史悠久。現在醬油“國標”有兩種,分別是釀造醬油和配製醬油,市場上幾乎清一色是釀造醬油。但開啟釀造醬油的“國標”,食品新增劑赫然在列。這意味著,只要合法使用食品新增劑,所有醬油都可以放心食用。但對消費者來說,他們心目中的釀造醬油就是“無新增”的,再加之國外市場上銷售的海天醬油確實“無新增”,爭議自然而起,這恰好也證明消費者真正的“飲食和消費習慣”偏好是傳統工藝釀造的醬油。海天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宣告所謂“飲食和消費習慣”的依據在哪裡?消費者不關心釀造醬油是否符合“國標”,而更在意既然國外市場存在“無新增”的釀造醬油,那食品新增劑是否有必要? 追求安全是人類的天性,以所謂的“飲食和消費習慣”論來代替消費者決策,這是不符合現實邏輯的。

食品新增劑事件引起的輿論風波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海天醬油“雙標”事件是偶然也是必然。雖然“蘇丹紅”“三聚氰胺”事件,稱不上是食品新增劑引起的食品安全問題,但這種非法新增給消費者帶來的恐懼,會放大到合法新增的合理懷疑上。若不以治本之力解決大眾關注的“舌尖上的安全”,本次事件不會是最後一次。但在本次事件的處理上,海天醬油、中國調味品協會頗有挾行業利益渡過難關的嫌疑,有意將本次事件引向防止行業信譽“坍塌”的方向以期博得各方同情和理解。縱觀以往多次發生的食品安全事件,此種處理手法頗為見效,最後往往以極端案例而非普遍現象為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歷史已經證明,“坍塌”的只會是個體,行業永遠會在市場這隻的手的創造中充滿活力。但這個事件帶給人們的思考,不能僅僅侷限於一時一地、此生彼滅,能帶來什麼進步才是我們這個社會應該期待的勝利。特別是,我們應該以開放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事件的前因後果,鑑往事、知來者。若以“保護”名義凌駕“舌尖上的安全”,那就是“護短”、護“落後”。解決“舌尖上的安全”的治本之策就是要主動與國際接軌,拋棄那些另起爐灶、自搞一套的做法,加強食品原料的安全研究、安全驗證能力建設,借鑑學習、吸收應用人類文明關於食品安全進步的最新成果,全面修訂、完善、提升我國食品行業的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以真正“舌尖上的安全”提升廣大民眾的獲得感。

相關文章

頂部